财务业绩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益减少13.9%至54.814亿港元[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减少13.6%至9.158亿港元,毛利率维持在16.7% [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所得税前溢利减少23.0%至3.518亿港元[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减少21.6%至2.969亿港元[2]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9.3港仙,2021年为37.8港仙[3] - 2022年资产总值为38.90424亿港元,2021年为41.65694亿港元[5] - 2022年权益总额为14.13112亿港元,2021年为13.08515亿港元[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为24.77312亿港元,2021年为28.57179亿港元[22] - 2022年非流动银行借贷为2.02884亿港元,2021年为2.37787亿港元[22]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7.43631亿港元,2021年为20.17929亿港元[22] - 2022年公司总权益及负债为38.90424亿港元,2021年为41.65694亿港元[22] - 2021年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益为63.6267亿港元[46] - 2021年公司分部业绩总计为10.6032亿港元[46] - 2021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4.56977亿港元[46] - 2022年其他收入为1879.4万港元,2021年为2930万港元[46] - 2022年其他收益净额为3944.2万港元,2021年为808.4万港元[46] - 2022年已动用原材料及耗材(不包括研发开支)为3,823,136千港元,2021年为4,614,031千港元[47] - 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研发开支)为573,126千港元,2021年为731,242千港元[47] - 2022年研发开支中雇员福利开支为121,736千港元,已动用原材料及耗材以及其他为44,912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无数据和141,908千港元[47] - 2022年销售成本、销售开支及行政开支总额为5,174,286千港元,2021年为5,936,771千港元[47] - 2022年支付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8港仙,金额为28,851千港元,2021年为5.7港仙,金额为57,026千港元[82] - 公司建议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3港仙,金额为34,003千港元,2021年为5.6港仙,金额为56,026千港元[82] - 2022年12月31日土地使用权使用权利资产为139,054千港元,2021年为109,701千港元[83] - 2022年12月31日楼宇使用权利资产为25,723千港元,2021年为32,996千港元[83] - 2022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流动部分为8,241千港元,非流动部分为16,916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8,840千港元和23,743千港元[83] - 2022年与租赁有关的现金流出总额为1000.4万港元,2021年为938.8万港元[85]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值为10.50103亿港元,2021年为12.26404亿港元[85]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7.43631亿港元,2021年为20.17929亿港元[86] - 2022年借贷总额为2.48566亿港元,2021年为3.41134亿港元[89] - 2022年股本为1.0304亿港元,股份溢价为16.2426亿港元,总计17.273亿港元[91] - 2022年即期所得税中,中国企业所得税为3154.6万港元,香港利得税为2763.3万港元[96] - 2022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3.51778亿港元,2021年为4.56977亿港元[103] - 2022年按适用企业所得税率25%计算的税项为8794.5万港元,2021年为1.14244亿港元[103]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969亿港元,较2021年的3.78616亿港元下降21.6%;每股基本盈利29.3港仙,2021年为37.8港仙[104] - 2022年已支付现金股息总额4794万港元,2021年为1.12051亿港元[106] - 2022年末集团土地使用权余下租赁期为14至49年,2021年为15至49年[107] - 2022年受限制银行存款1.70578亿港元,2021年为6325.8万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1.41768亿港元,2021年为3.99347亿港元[114] - 2022年公司收益下降13.9%至54.814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为3.518亿港元[125] - 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3港仙,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8港仙,全年总股息每股普通股6.1港仙,派息比率为20.8%[126] - 2022年收益总额由6362.7百万港元减少13.9%至5481.4百万港元,电讯及照明设备分部需求降幅分别为35.9%及35.0%[135] - 2022年公司收益总额为54.81亿港元,较2021年的63.63亿港元下降[139] - 2022年消费品电源分部收益约3153.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8.8%,占总收益57.5%,毛利率为12.4%[130] - 2022年工业电源的智能充电器及控制器分部收益2328.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2%,占总收益42.5%,毛利率为22.5%[130] - 2022年“其他”分部收益增长131.7%,得益于新能源业务客户订单增加[138] - 2022年消费品电源分部收益31.53亿港元,同比下降18.8%,占总收益57.5% [151] - 2022年工业电源的智能充电器及控制器分部收益23.28亿港元,同比下降6.2%,占总收益42.5% [151]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借贷中2.565亿港元由资产作抵押,2021年为3.215亿港元 [1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5.6港仙,以发行股份方式派付 [144] - 2022年电讯设备的开关电源销售额由24.636亿港元减少35.9%至15.787亿港元,智能充电器及控制器销售额减少6.2%至23.284亿港元[168] - 2022年毛利率为16.7%,与2021年持平[171] - 2022年其他收益增加,因录得汇兑收益净额1250万港元,2021年为汇兑亏损净额2790万港元[172] - 行政开支从2021年的4.142亿港元微增至2022年的4.144亿港元,增幅0.03%[173]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的6850万港元减至2022年的5520万港元[175] - 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为2.28亿港元,2021年为6.111亿港元[178] - 2022年销售成本较2021年减少13.9%,与年内收益减少幅度相符[195] - 2022年集团毛利为9.158亿港元,较2021年减少13.6%[196] - 公司香港附属公司按16.5%的税率缴税,2022年贡献的溢利增加[175]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从2021年的2.202亿港元减少11.7%至2022年的1.943亿港元[198]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减少主要因收益减少致销售团队雇员福利开支减少[198] - 行政开支主要包括行政员工雇员福利开支、折旧等多项费用[199] 业务范围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开发、制造及销售电子充电产品业务[7] - 公司确定六个可报告分部,包括电讯、媒体及娱乐、家用电器、照明、智能充电器及控制器和其他[45] 会计准则 - 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于2023年1月1日起生效[11] 税收政策 - 内资及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自2008年1月1日起生效;中国境外直接控股公司的中国附属公司以2008年1月1日后赚取的溢利宣派股息,对该直接控股公司征收10%的预扣所得税,符合条件可按5%缴纳[75][76] - 天宝电子(惠州)及天宝电子(达州)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为15% [99] - 匈牙利企业所得税率年内为9% [102] 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加快新能源业务发展,年内新能源业务业绩翻倍,电源业务随市况下跌[118] - 未来研发与业务发展围绕大功率充电技术,包括充电桩充电模块产品、便携式储能系统及工业电源相关应用[119] - 集团重构供应链管理模式,利用大数据数字化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加强研发、产能及市场营销能力[120] - 集团年内以投资方式与一家行业领先的中大功率充电模块客户合作,共同研发充电桩充电模块[121] - 未来公司将继续寻求更多潜在战略合作机会,复制合作模式以加强竞争优势[121] - 2022年确立以充电模块、储能、汽车电子应用为核心的新能源产品策略,新能源业务板块收入可观,待交付订单倍增[128] - 2022年成为首批设计及生产便携式储能箱的企业之一,与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合作推出大容量便携式储能箱[129] - 2023年将持续关注市场机遇,优化收入结构,推行新能源产品策略,完善全球化生产布局[132] - 2023年研发投入围绕大功率充电技术,包括充电桩充电模块产品、便携式储能系统及工业电源应用[132] - 2023年计划将电子制造解决方案业务生产延伸至海外生产基地[133] - 企业营运将在多方面加快步伐,落实生产营运智能化,供应链将物料标准化及本地化[134] - 公司正探讨在墨西哥设立生产基地的可行性 [148] - 公司落实降本增效措施,后续将加大物料标准化及本地化力度 [152] - 2022年对西安星源博锐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投资2.239亿港元 [146] - 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开拓新客户群,发展系列汽车电子产品,新能源业务使客户及产品组合更多元化[159] - 公司目前在广东惠州、四川达州、匈牙利及越南设有生产基地,正探讨在墨西哥设立生产基地的可行性[160][163] - 公司计划全面增加充电桩充电模块产能,包括新设40KW充电模块生产线[162] - 公司将持续投放资源发展汽车电子及绿色出行等新能源产业,扩充产品品类[164] - 公司通过产能调配、供应链计划及智能升级等方案,为客户提供稳定服务及灵活关税安排[160] - 公司将积极寻找海外合作机遇,灵活投资不同海外地区[163] 行业环境 -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达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157] - 随着海外开放、补贴政策推动及国内供应链出口,2023年欧美充电桩需求有望爆发式增长[157] - 2023年市场预期中国新一轮经济复苏将由消费带动,行业正逐步向好[155] 股息发放安排 - 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公司普通股3.3港仙[2] - 预期建议末期股息支票将于2023年7月5日以平邮寄发予股东[188] 或然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84] 产品成果 - 充电桩充电模组领域新增40KW充电模组,储能产品推出大容量便携储能箱 [150]
天宝集团(01979)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