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25.12885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27.70827亿港元有所下降[1] - 该期间公司经营业务亏损9.5659亿港元,上一年度同期亏损为1.76397亿港元[1] - 除税前亏损为15.72512亿港元,上一年度同期为5.82702亿港元[1] - 期间亏损为16.23937亿港元,上一年度同期为7.15171亿港元[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238港元,上一年度同期为0.522港元[1]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综合收入26.0450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28.22284亿港元有所下降[11]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亏损9.5659亿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76397亿港元[11]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15.72512亿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5.82702亿港元[11]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期间亏损16.23937亿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7.15171亿港元[11] - 2023年总营业额为2512885千港元,2022年为2770827千港元,有所下降[13] - 2023年经营业务亏损相关折旧开支约369298000港元,2022年为410145000港元[14] - 2023年融资成本为785392千港元,2022年为597788千港元,扣除资本化金额后2023年为582446千港元,2022年为495667千港元[15] - 2023年本期税项支出为51425千港元,2022年为132469千港元[17]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818604000港元,2022年为323785000港元[18] - 2023年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61041000股,2022年(经调整)为619895000股[18]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营业额25.129亿港元,较2022年的27.708亿港元减少9.3%,毛利9.528亿港元,较2022年的10.09亿港元减少[62][63] - 各业务板块中,物业投资营业额6.084亿港元,同比降12.7%;物业发展及销售6.002亿港元,同比降30.1%;餐厅及餐饮产品销售业务2.626亿港元,同比增5.5%;酒店业务4.215亿港元,同比增25.6%;媒体及娱乐1.76亿港元,同比增19.6%[63]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8.186亿港元,2022年为3.238亿港元;每股亏损净额为1.238港元,2022年(经调整)为0.522港元[64] - 若不计物业重估影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2.758亿港元,2022年为3.04亿港元;每股亏损净额为0.417港元,2022年(经调整)为0.490港元[64] - 回顾期内,集团租赁业务营业额为6.084亿港元,2022年为6.968亿港元,其中来自香港、伦敦及中国内地租赁物业的营业额分别为2.624亿港元、0.364亿港元及3.096亿港元[68] - 香港主要投资物业租赁营业额总计2.624亿港元,较2022年的2.942亿港元下降10.8%[70] - 英国伦敦主要投资物业租赁营业额总计0.364亿港元,较2022年的0.429亿港元下降15.2%[70] - 中国内地主要投资物业租赁营业额总计3.096亿港元,较2022年的3.597亿港元下降13.9%[70] - 合营公司项目所得租金款项总计0.678亿港元,较2022年的0.877亿港元下降22.7%[70]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中国建设银行大厦合营公司租金收入约1.118亿港元,2022年为1.311亿港元;蓝塘傲合营公司租金收入约0.239亿港元,2022年为0.445亿港元[70][71]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总营业额为6.08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968亿港元下降约12.7%[74] - 香港地区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2.62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942亿港元下降约10.8%[73] - 英国伦敦地区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364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290万港元下降约15.2%[73] - 中国内地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3.09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97亿港元下降约13.9%[74] - 合营公司项目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总营业额为678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770万港元下降约22.7%[74] - 中国建设银行大厦合营公司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约1.118亿港元,2022年为1.311亿港元[75] - 蓝塘傲合营公司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约2390万港元,2022年为4450万港元[76] - 蓝塘傲已售出住宅单位2023年应占销售面积为30,524平方呎,2022年为56,823平方呎[76] - 伦敦投资组合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租赁营业额总计36392千港元,较去年42913千港元减少15.2%;以千英镑计为3917,较去年4060减少3.5%[77]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出售物业已确认营业额为6亿零20万港元,2022年为8亿5890万港元[111] - 2023年1月31日,集团物业发展业务已签约但尚未确认销售额为3亿1270万港元,计及合营公司项目后总额为6亿5190万港元[113] - 中国内地已确认销售中,中山棕榈彩虹花园高层住宅单位215个,营业额4亿4410万港元[111] - 中国内地已签约销售中,横琴创新方第二期横琴哈罗礼德学校大楼营业额1亿6530万港元[113] - 香港合营公司项目已确认销售中,蓝塘傲(50%基准)独立洋房营业额6415万港元[111]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6个月,餐厅及餐饮产品销售业务营业额2.62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489亿港元增加约5.5%[150]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酒店及酒店式服务公寓业务营业额4.215亿港元,2022年为3.356亿港元[155] - 海洋公园万豪酒店营业额1.124亿港元,期末出租率45.9%;Caravelle酒店营业额1.995亿港元,期末出租率55.2%[156]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戏院营运营业额2.631亿港元,2022年为2.239亿港元,分类业绩亏损3520万港元,2022年亏损6190万港元[164]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媒体及娱乐业务营业额1.76亿港元,2022年为1.472亿港元,分类业绩溢利从去年同期的980万港元增至1740万港元[167] - 回顾期内举办及投资47场表演,2022年为8场[168] - 回顾期内发行5张专辑,2022年为6张,公司预期通过新媒体提高音乐版权收入[169]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电影及电视节目制作及发行业务营业额7290万港元,2022年为1.354亿港元,分类业绩亏损1220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1180万港元[171] - 回顾期内2部电影上映,发行17部电影和127部录像,2022年分别为2部、10部和133部[172]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合营公司亏损307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8730万港元[172] 资产负债情况 - 于2023年1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622.19066亿港元,较2022年7月31日的631.53622亿港元略有下降[3] - 流动资产总值为188.48962亿港元,较2022年7月31日的213.51302亿港元有所减少[3] - 流动负债总值为106.33962亿港元,较2022年7月31日的130.07448亿港元有所下降[4] - 非流动负债总值为283.1941亿港元,较2022年7月31日的284.23789亿港元略有下降[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89.03265亿港元,较2022年7月31日的192.74583亿港元有所减少[4] - 2023年1月31日资产总值81.068028亿港元,较2022年7月31日84.504924亿港元有所减少[12] - 2023年1月31日负债总值38.953372亿港元,较2022年7月31日41.431237亿港元有所减少[12] - 2023年1月31日,集团综合现金及银行存款为57.786亿港元,未提取融资为38.414亿港元,净债权比率约为114%(2022年7月31日为110%),资本负债比率(撇除丽新发展集团之净债务)约为4%[61] - 2023年1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89.033亿港元,2022年7月31日为192.746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由2022年7月31日的每股32.729港元跌至2023年1月31日的每股21.399港元[64] - 2023年1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银行结馀约57.786亿港元,未提取融资约38.414亿港元,其中约58%以港元及美元列值,约35%以人民币列值[173] - 2023年1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约222.834亿港元、有担保票据约42.792亿港元及其他贷款约7.729亿港元[175] - 集团发行本金总额为5亿美元及3.85亿港元的有担保票据,年期5年至7年3个月,固定利率4.9%至5.25%[176] - 按未偿还债项总净额对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资产净值百分比计算的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14%,不计丽新发展集团的净债项,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178] 会计政策 - 编制中期财务报表主要会计政策与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相同[8] 信贷政策与应收应付账款 - 集团(除丰德丽集团)不同业务有不同信贷政策,应收账款与众多分散客户有关,无重大集中信贷风险且免息[21] - 丰德丽集团贸易条款大多为信贷形式,发票一般30 - 90天应付,部分延至120天,无重大信贷集中风险且应收款免息[22] - 集团除已收取的租赁按金外,无就应收账款持有其他抵押品或信贷加强措施[23] - 2023年1月31日应收账款(扣除亏损拨备)为8.76亿港元,较2022年7月31日的8.99亿港元有所下降;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项及应付费用为43.96亿港元,较2022年7月31日的42.63亿港元有所上升[25] 股权变动与交易 - 2023年1月公司完成供股,按每持有两股现有股份获发一股供股股份,每股认购价1.58港元,配发2.94亿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4.47亿港元[26] - 2023年3月16日,丰德丽通过协议安排方式合并寰亚传媒的计划生效,寰亚传媒成为丰德丽全资附属公司[27] - 丰德丽将于2023年3月27日配发及发行2.64亿股新股份并支付现金代价约1.94亿港元,完成后丽新发展于丰德丽权益将由74.62%摊薄至63.40%[28] - 期末后,丽新发展集团收购公司15%权益,该公司业务涉及开发香港大埔船湾高尔夫球场[42] - 2023年1月完成供股,所得款项扣除开支后总净额约4.471亿港元,已全部用于偿还集团未偿还银行贷款[60] 股息政策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7月31日财政年度中期股息,去年同期也未宣派[30] 市场环境 - 2022年香港实际本地生产总值收缩3.5%,预计2023年将增长3.5% - 5.5%[32] - 2023年写字楼租赁市场短期内空置率将上升、租金受抑制,零售租赁市场虽开始恢复但租金仍有压力,住宅市场活动有所回升[33] - 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减缓至约5%,公司对中国营商环境和业务所在城市前景乐观[43] 物业项目进展 - 公司持续优化租户组合,完成若干翻新及空间优化工程,伦敦Leadenhall物业重建修订议案预计未来数月获批[35] - 观塘Bal Residence及元朗大旗岭住宅项目预计2024年上半年竣工,将分别增加建筑面积约7.18万平方
丽新国际(00191)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