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额为4994591千港元,2022年为519181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8%[1] - 2023年毛利为799286千港元,2022年为162214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0.7%[1] - 2023年经营业务亏损为2358093千港元,2022年为1270831千港元,同比扩大约85.6%[1] - 2023年年度亏损为3529046千港元,2022年为2479995千港元,同比扩大约42.3%[1]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2.159港元,2022年为1.928港元,同比增加约12.0%[1]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60496827千港元,2022年为6315362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2%[3] - 2023年流动资产总值为16525194千港元,2022年为2135130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2.6%[3] - 2023年流动负债总值为11162495千港元,2022年为1300744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4.2%[3] - 2023年非流动负债总值为27039744千港元,2022年为2842378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9%[4]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8290718千港元,2022年为1927458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1%[4] - 2023年分类收入总计51.69亿港元,2022年为53.93亿港元[11] - 2023年经营业务亏损23.58亿港元,2022年为12.71亿港元[1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35.85亿港元,2022年为22.13亿港元[11] - 2023年年度亏损35.29亿港元,2022年为24.80亿港元[11] - 2023年资产总值77.02亿港元,2022年为84.50亿港元[12] - 2023年负债总值38.20亿港元,2022年为41.43亿港元[12] - 2023年和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416,924千港元和487,637千港元[13] - 2023年和2022年使用权资产折旧分别为373,508千港元和409,301千港元[13] - 2023年和2022年资本开支分别为700,092千港元和1,139,632千港元[13] - 2023年和2022年总营业额分别为4,994,591千港元和5,191,815千港元[16] - 2023年和2022年来自客户合约的营业额分别为3,955,446千港元和4,063,569千港元[16] - 2023年和2022年租金收入分别为1,039,145千港元和1,128,246千港元[16] - 2023年和2022年香港地区分类收入分别为2,418,020千港元和2,036,658千港元[14] - 2023年和2022年中国内地及澳门地区分类收入分别为1,981,296千港元和2,791,288千港元[14]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综合非流动资产分别为50,251,835千港元和52,817,752千港元[14]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综合流动资产分别为12,609,630千港元和14,213,080千港元[14] - 2023年折旧开支约7.22783亿港元,2022年为8.2535亿港元[19] - 2023年撇减发展中物业至可变现净值约8.58亿港元,2022年为3.08亿港元[20] - 2023年融资成本为12.14342亿港元,2022年为9.04641亿港元[22] - 2023年本期税项为3.43644亿港元,2022年为4.88982亿港元[24] - 2023年递延税项为 - 4.00022亿港元,2022年为 - 2.21509亿港元[24]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16.654亿港元,2022年为11.96301亿港元[26] - 2023年应收账款(扣除亏损拨备)为8.30219亿港元,2022年为8.99786亿港元[32] - 2023年未到期或逾期少于30天的应收账款为2.43867亿港元,2022年为3.02767亿港元[32] - 2023年逾期超过90天的应收账款为5430.5万港元,2022年为4230.8万港元[32] - 2023年应付账款402330千港元,较2022年的620436千港元有所下降;其他应付款项及应付费用2464780千港元,较2022年的2402428千港元略有上升;认沽期权负债1114080千港元,较2022年的1240322千港元下降[33] - 2023年已收按金及递延收入568777千港元,较2022年的543567千港元上升;合约负债941913千港元,较2022年的677885千港元上升[33] - 2023年7月31日,集团综合现金及银行存款为51.243亿港元(撇除丽新发展集团则为1.019亿港元),未提取融资为57.204亿港元(撇除丽新发展集团则为4.25亿港元)[66] - 2023年7月31日净债权比率约为119%(2022年7月31日为110%),集团资本负债比率(撇除丽新发展集团之净债务)约为5%[66]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集团营业额49.946亿港元(2022年为51.918亿港元),毛利7.993亿港元(2022年为16.221亿港元)[67]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16.654亿港元(2022年为11.963亿港元),每股亏损净额为2.159港元(2022年经调整为1.928港元)[69] - 不计物业重估影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11.421亿港元,2022年为8.907亿港元;每股亏损净额为1.481港元,2022年(经调整)为1.435港元[70] - 2023年7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82.907亿港元,2022年7月31日为192.746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由2022年7月31日的每股32.729港元跌至2023年7月31日的每股20.706港元[70]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营业额为12.55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3.418亿港元,同比下降6.4%[78][79] - 香港地区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营业额为5.398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5.655亿港元,同比下降4.5%[78] - 英国伦敦地区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营业额为771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470万港元,同比下降9%[78] - 中国内地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营业额为6.38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6.916亿港元,同比下降7.7%[79] - 合营公司项目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租金款项总额为1.35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594亿港元,同比下降14.7%[80] - 中国建设银行大厦合营项目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租金收入约2.23亿港元,2022年为2.394亿港元,同比下降6.8%[80][81] - 蓝塘傲合营项目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租金收入约4880万港元,2022年为7940万港元,同比下降38.5%[80][82]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出售物业已确认营业额为9.466亿港元,2022年为16.855亿港元[120] - 截至2023年7月31日,集团物业发展业务已签约但未确认销售额为10.143亿港元,计及合营公司项目后为13.116亿港元[122]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餐厅及餐饮产品销售业务营业额为5.52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4.199亿港元增加约31.6%,回顾年度内有6间新餐厅投入营运[157]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酒店及酒店式服务公寓业务营业额为9.777亿港元,2022年为6.5亿港元[161]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戏院运营营业额为5.251亿港元,2022年为3.85亿港元[169]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年度,戏院运营分类业绩亏损为5550万港元,2022年亏损1.301亿港元[169] - 截至2023年7月31日,媒体及娱乐业务营业额3.725亿港元(2022年:2.568亿港元),业绩由亏损840万港元转为溢利1220万港元[171] - 截至2023年7月31日,电影及电视节目制作及发行业务营业额1.131亿港元(2022年:1.846亿港元),亏损4860万港元(2022年:亏损5280万港元)[175] - 截至2023年7月31日,合营公司亏损1030万港元,较去年亏损4200万港元收窄[177] - 2023年7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银行结馀约51.243亿港元、未提取融资约57.204亿港元,其中约42%以港元及美元列值,约44%以人民币列值[178] - 2023年7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约218.746亿港元、有担保票据约42.637亿港元、其他贷款约7.721亿港元[180] - 集团贷款总额中约83%为浮息贷款、16%为定息贷款、1%为免息贷款,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19%,不计丽新发展集团约为5%[182][183] - 2023年7月31日,账面价值约356.586亿港元投资物业等资产已抵押予银行[184]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公司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报表无重大财务影响[8][9]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度末期股息,年内并无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亦无)[35] 宏观经济环境 - 香港经济预计在2023年底前恢复至0.5% - 2.0%[37] - 中国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约为5.0%[48] 物业项目进展 - Bal Residence预计2024年上半年竣工,建成后增加建筑面积约71800平方呎,截至2023年10月20日已预售出8个单位,销售面积约2731平方呎,平均售价约每平方呎17800港元[41] - 大旗岭项目预计2024年上半年竣工,建成后增加建筑面积约42200平方呎,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推出预售[41] - 窝打老道116号项目拟重建为建筑面积约46600平方呎住宅项目,提供约85个住宅单位[42] - 旭龢道1号及1A号项目计划重建为建筑面积约55200平方呎豪华住宅项目,提供约27个中至大型住宅单位[42] - 截至2023年10月20日,蓝塘傲已售出75个停车位,销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04100000港元;喜築已售出7个汽车停车位和4个摩托车停车位,销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10200000港元[43][45] - 逸瑆144个住宅单位已售罄,销售面积约45,822平方呎,平均售价约每平方呎21,300港元[46] - 上海丽丰天际中心和广州丽丰国际中心竣工,增添约130万平方呎总租赁建筑面积[49] - 业绩公布日,上海丽丰天际中心约73%商业和32%办公室面积、广州丽丰国际中心约40%商业和38%办公室面积已落实租约[49] - 横琴创新方第二期建筑工程进行中,将提供355,500平方呎商业及体验式娱乐设施、158.5万平方呎办公室空间、578,400平方呎酒店式服务公寓空间[51] - 业绩公布日,横琴创新方第一期商业区约83%可供出租区域已出租[51] - 2023年7月31日,上海五里桥项目全部住宅单位已售,13个停车位待售[52] - 蓝塘傲605个单位已售出,销售面积约405831平方呎,平均售价约每平方呎18000港元[125] - 喜筑209个住宅单位及7个商业单位已全部售出,平均售价分别约为每平方呎16400港元及每平方呎23500港元[127] - 逸新项目138伙已全部售出,总销售面积约28,
丽新国际(00191)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