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证国际证券(00812) - 2023 - 中期业绩

公司整体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2,91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09,624千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2.2913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0.9624亿港元[14] - 回顾期内集团录得收益及其他收入及收益328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负1.086亿港元),除税前亏损56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016亿港元)[39] - 回顾期内集团录得收益总额229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1.096亿港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20.9%[40] 公司亏损情况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5,56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1,619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152港仙,2022年同期为5.506港仙[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综合亏损约5,561,000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556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01619亿港元[17][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权股东应占亏损556.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01619亿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0.152港仙和5.506港仙[21] 公司资产情况 - 于2023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90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67千港元[3] - 于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317,30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2,713千港元[3] - 于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87,42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8,104千港元[3]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中,债务证券总计3.1730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2713亿港元[22]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账面值为5.4586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84028亿港元;减值后分别为1210.8万港元和4772.6万港元[24] - 2023年6月30日证券孖展客户应收账款账面值为5.3368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36138亿港元;减值后分别为8.5万港元和12.4万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证券孖展客户已质押有价证券公允值为35.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5万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证券孖展客户除外)账面值为1218.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789万港元;减值后分别为1202.3万港元和4760.2万港元[27] - 2023年6月30日提供企业融资顾问服务产生扣除减值后即期应收账款为10万港元,2022年为3064万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未另行处理之信托款项约为1.1580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8418亿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3.874亿港元,流动负债净值为28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0倍,资本负债比率为 - 2711.5%;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3.781亿港元、流动资产净值7.745亿港元、24.8倍、 - 3773.5%[58] 公司负债情况 - 于2023年6月30日,应付债券为723,84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0[3] - 于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约为27,996,000港元,资本亏绌约为26,695,000港元[6] - 应付债券约723,841,000港元将于2024年2月9日到期偿还,而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仅约为387,423,000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应付债券(2021年美元债券)账面价值为7.2384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975亿港元[31] - 2021年2月9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为1.78亿美元之债券(「2021年美元债券」)[31] - 2021年美元债券自2月9日起按固定年利率4.00%计息,采用实际年利率4.2%按摊余成本列账,余下9250万美元债券将于2024年2月9日到期,回顾期内公司赎回并注销1000万美元[32] - 2021年美元债券于2023年6月30日公允价值约为712149千港元[33]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总收入为502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690万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经纪业务证券买卖佣金收入为4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60万港元;保险经纪费收入为0,2022年同期为440万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企业融资业务IPO保荐费收入为37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50万港元;包销及配售佣金收入为126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86万港元;咨询及财务顾问费收入为1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54万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孖展借贷利息收入为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08万港元;坐盘买卖收益净额为1.7888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1.5122亿港元[14] - 回顾期内坐盘买卖业务录得收益净额179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负1.151亿港元),收益净额较去年同期上升1.33亿港元[40] - 回顾期内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录得收益10万港元,对比2022年同期大幅减少200万港元,减幅约95.2%[42] - 企业融资业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340万港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500万港元,增幅约47.1%[44] - 2023年上半年承销配售服务收入达130万港元,同比去年的110万港元上升0.2百万港,同比增幅18.2%[46] - 坐盘买卖业务于回顾期内录得收益净额179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净额1.151亿港元[51]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100万港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990万港元[52] -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在回顾期内无收益,2022年同期为零港元[47] 公司成本及费用情况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1.657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3.7602亿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1400.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374.1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金融资产预期信贷亏损净额为 - 181.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0.2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为141.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44.1万港元[19] - 员工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2370万港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400万港元[53] - 服务费及佣金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320万港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0万港元[55] - 财务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3760万港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660万港元,减幅55.9%,公司已完成回购100万美元之债券,本金总额为17800万美元[56] 市场指数情况 - 2023年6月末恒生指数收报18916点,较2022年末下跌4.4%;国企指数收报6424点,较2022年末下降4.2%;恒生科技指数收报3911点,较2022年末下跌5.3%[38] - 香港恒指从2022年收市的19,781点跌至2023年6月30日的18,916点,跌幅4.4%[43] 公司业务运营变动情况 - 集团已分别于2021年12月停止期货及期权直接经营业务,2022年5月20日暂停“证券经纪及孖展业务板块”经纪业务,2022年7月20日终止保险经纪及相关财富管理业务[42] 公司债券回购情况 - 2023年4月20日,公司完成购回本金总额1000万美元的2021年美元债券,占初始本金总额约5.62%并已注销[71] 公司财务资料审核及报告发布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审核中期财务资料及业绩公告[73] - 中期业绩公告已刊登,中期报告将于2023年9月发布并寄发股东[74]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回顾期派付中期股息[34] 公司其他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尚未偿还银行贷款,银行备用信贷总额为零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000万港元[6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就备用信贷质押任何资产,2022年12月31日也无[61] - 回顾期内无重大收购及出售投资,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也无[6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12月31日也无[6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2022年12月31日也无[6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汇率波动重大风险敞口,2022年12月31日也无[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用36名雇员,2022年6月30日为65名[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