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植华集团(01842) - 2022 - 年度业绩
植华集团植华集团(HK:01842)2023-03-30 22:0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394,119千港元,2021年为304,716千港元[1][3] - 2022年年内亏损466千港元,2021年溢利5,256千港元[1][3]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05港仙,2021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53港仙[1][4]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72,616千港元,2021年为46,748千港元[1][5] - 2022年流动资产为203,259千港元,2021年为182,135千港元[1][5] - 2022年资产总值为275,875千港元,2021年为228,883千港元[1][5][6] - 2022年负债总额为141,644千港元,2021年为124,154千港元[1][6] - 2022年资产净值为134,231千港元,2021年为104,729千港元[1][5] - 2022年流动比率为1.5倍,与2021年持平[1] - 2022年资产负债比率为51.3%,2021年为35.3%[1]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4,325千港元,2021年为1,204千港元[22] - 2021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245千港元,2022年为0[22] - 持续经营业务2022年开支为394,680千港元,2021年为298,939千港元[23]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1年开支为128,319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24] - 持续经营业务2022年融资成本净额为 - 3,877千港元,2021年为 - 1,740千港元[25]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1年融资成本净额为 - 1,478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25] - 持续经营业务2022年扣除所得税金额为353千港元,2021年为 - 15千港元[29]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1年扣除所得税金额为 - 1,324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29] - 持续经营业务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 - 0.05港仙,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53港仙[33] - 2021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内亏损826.4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83港仙[35] - 2022年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70.1万港元,2021年为146.4万港元;2022年出售账面净值总额约145.4万港元,2021年为2000港元[36] - 2022年无形资产无增加,2021年增加1073.9万港元;2022年无因出售附属公司而注销无形资产,2021年为2642.3万港元[37]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7.6755亿港元,2021年为10.8139亿港元[38]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838亿港元,2021年为6.4693亿港元[39] - 2022年银行借款为6.374亿港元,2021年为3.2367亿港元;2022年年利率介乎1.5%至7.8%,2021年介乎1.8%至5.8%[39][40] - 2022年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12亿股,较2021年增加2亿股,收取现金认购价3200万港元[41] - 2022年公司业绩受疫情、俄乌战争、全球通胀率及利率上升影响,收益增长29%[45] - 2022年自有标签产品业务收益约为3.941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8940万港元或约29.3%[47] - 2022年毛利约为5880万港元,毛利率为14.9%;2021年毛利约为5990万港元,毛利率为19.6%[47]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约1250万港元增加约180万港元至报告期约1430万港元[48] - 行政开支从2021年约3950万港元增加约200万港元至报告期约4150万港元[49] - 融资成本净额从2021年约170万港元增加约220万港元至报告期约390万港元[50] - 报告期所得税开支约为40万港元,2021年为所得税抵免约1.5万港元[51] - 报告期持续经营业务亏损及净亏损约50万港元,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溢利约530万港元、净亏损约300万港元[5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6480万港元(2021年:592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馀等约为9140万港元(2021年:5820万港元),银行借款约为6370万港元(2021年:3240万港元)[5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年利率介乎5.0%至6.5%(2021年:1.9%至5.8%),报告期年利率介乎1.5%至7.8%(2021年12月31日:1.8%至5.8%)[5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51.3%(2021年12月31日:35.3%)[57]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2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首次应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2] - 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已颁布但未生效,预计生效后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3][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主要专注自有标签产品分部,持续经营业务销售货品收益为394,119千港元,2021年为304,716千港元[19] - 2021年已终止经营业务销售货品收益为120,655千港元,2022年为0[19]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及递延税项资产除外)欧洲为896千港元,中国为22,140千港元,香港为12,977千港元,总计36,013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1,803千港元、18,759千港元、17,363千港元,总计37,925千港元[20] - 2021年自有标签产品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304,716千港元,品牌标签产品为120,655千港元,总计425,371千港元[21] - 2021年自有标签产品分部业绩为9,832千港元,品牌标签产品为 - 6,419千港元,经营溢利为562千港元,年内亏损为3,008千港元[21]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拨备按2022年和2021年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部分附属公司适用两级利得税税率制度[26] - 中国附属公司2022年和2021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部分符合条件公司适用不同实际税率[27] - 丹麦附属公司2022年和2021年所得税税率为22%[28] 股份配售及所得款项使用 - 2022年12月5日完成配售2亿股新股份,占完成前已发行股本20%,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16.67%,所得款项净额约3110万港元[54] - 公司收取的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990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悉数据,报告期内提升资讯科技管理系统动用180.4万港元[69][70] - 2022年12月5日公司完成配售2亿股,配售价每股0.16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130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1360万港元,未动用约1770万港元预计2023年12月31日前动用[71][72] 可换股债券相关 - 2022年5月12日公司拟发行本金总额15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换股价由每股1.68港元改为2.09港元,年利率2.5%,行使换股权后将配发7177033股,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0.72%及扩大后股本约0.71%,该协议9月30日失效[73][74] 关联交易相关 - 公司附属公司植华制造厂与GPL香港于2021年12月31日订立框架供应协议,出售背包等产品[75] - 产品价格按正常商业条款,经公平磋商并根据现行市场价格厘定[76] - 报告期内,公司向GPL集团销售交易金额建议上限为7000万港元,实际交易金额为6224.5万港元[77] - GPL香港为公司关连人士,框架供应协议下交易为持续关连交易[77]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持续关连交易属公司一般及日常业务,按一般商业条款或更佳条款进行,符合股东整体利益[78] - 公司独立核数师致同获委聘对持续关连交易作出报告,并发出无保留意见函件[79][80] - 致同确认未注意到框架供应协议项下交易存在未获董事会批准等问题[81] - 除已披露者外,报告期内集团无须根据上市规则第14A章披露的关连交易[82] 保险保单相关 - 植华制造厂于2022年1月12日向恒生保险购买人寿保单,初步单笔保费2,994,160美元(约23,300,000港元)[83] - 若植华制造厂在保期内中断保单,应收获保证最高金额为2,849,788美元(约22,170,000港元)[84] - 投购保单构成上市规则第14章须予披露交易,报告期内集团无其他须根据该章披露的须予公告交易[86] 市场环境及业务展望 - 2023年集团业务面临疫情、俄乌战争、高通胀、地缘政治摩擦等挑战,业绩可能减弱[87][88][89][90] - 2023年集团将优化提升产能、控制成本、提高品牌知名度,参与NFT旅游项目以推动销售[91] - 公司2023年将保持审慎态度,持续监察情况并调整业务策略[92] - 2022年全球通货膨胀率达到峰值8.8%,预计2023年将保持在6.5%[89] 公司治理及合规相关 - 报告期内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特定偏离情况外[96] - 公司董事会主席Berg先生及执行董事Morten Rosholm Henriksen先生未出席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执行董事郑伟民先生当选大会主席[97]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规定[98] - 公司为香港雇员参与强积金计划,为中国雇员向国家赞助计划供款,为丹麦雇员向企业年金计划缴款[99]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曾庆煊先生任主席[103] 业绩公告及年报相关 - 公司外聘核数师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确认业绩公告数据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105] - 全年业绩公告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刊发,年报将适时寄发并刊载于上述网站[106] 股东周年大会相关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5月25日举行[94] - 公司将在2023年5月22日至5月25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过户文件须在5月18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95] 外汇风险相关 - 公司业务遍布全球,承受美元及人民币外汇风险,目前无外汇对冲政策[66][67] 股息政策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派付末期股息(2021年:零)[68] 抵押资产相关 - 截至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抵押资产包括账面价值约110万港元的土地及楼宇、约4590万港元和4880万港元的已抵押存款、2630万港元和700万港元的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65] 员工数量相关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399名雇员[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