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比发展(00947) - 2023 - 年度业绩
摩比发展摩比发展(HK:00947)2024-03-22 22:10

财务业绩整体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减少至约人民币6.4085亿元,减幅约6.7%[1] - 2023年毛利率约为15.0%,较2022年的约15.6%有所下降[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约人民币5920万元[1] - 本年度每股基本亏损为约人民币7.28分[1] - 2023年公司总收入640,849千元,较2022年的687,000千元有所下降[10] - 2023年税前亏损52,806千元,较2022年的222,082千元大幅收窄[10] - 2023年公司亏损5919.5万元,2022年亏损22976.1万元[23] - 2023年销售收入约6.4085亿元,较2022年约6.8700亿元减少约6.7%[29] - 2023年公司毛利约9631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9.9%,毛利率由约15.6%降至约15.0%[45] - 2023年其他收入约3477万元,较之前减少约11.5%[46] - 2023年分销及销售开支约4216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6.6%[48] - 2023年行政开支约7517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15.9%[49] - 2023年研发开支约6251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27.6%[50] - 2023年融资成本约328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34.0%[51] - 2023年税前亏损约5281万元,扣税前纯利率由2022年约 - 32.3%增长至约 - 8.2%[52] - 2023年年内亏损约5920万元,纯利率约为 - 9.2%,2022年约为 - 33.4%[54]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53706亿元,较2022年的3.83295亿元有所减少[3] - 2023年流动资产为人民币8.94024亿元,较2022年的9.26938亿元有所减少[3] - 2023年流动负债为人民币7.40974亿元,较2022年的7.40652亿元略有增加[3] - 2023年贸易应收账款项为29367.9万元,较2022年32973.9万元有所减少[24] - 2023年贸易应付账款项为36936.9万元,较2022年40372.9万元有所减少[2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约1.5305亿元,较2022年的1.8629亿元有所下降[83] - 2023年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平均周转日数分别为约111日、203日、387日,2022年分别为124日、222日、349日[84] - 2023年12月31日已抵押银行存款约1.3236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9867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约9500万元,2022年分别约为8979万元、1.7428亿元、3856万元[85]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1.21倍,较2022年的1.25倍下降;2023年12月31日杠杆比率约为7.6%,2022年为约2.9%[85] 业务板块业绩 - 2023年天线系统、基站射频子系统、覆盖延伸方案业绩分别为15,756千元、30,586千元、 - 15,219千元,2022年分别为 - 27,539千元、34,298千元、 - 12,043千元[10] - 2023年天线系统销售额约2.5564亿元,较2022年约2.0700亿元增加约23.5%[29] - 2023年基站射频子系统销售额约3.2765亿元,较2022年约4.0663亿元减少约19.4%[29] - 2023年覆盖延伸方案产品销售额约5756万元,较2022年约7337万元减少约21.6%[29] - 2023年天线系统产品收入约2.5564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23.5%,FDD+TDD天線及多頻/多系統天線销售额分别增长约61.1%及97.8%至约2123万元及约1.8983亿元[33] - 2023年基站射頻子系統产品收入约3.2765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19.4%,低頻重耕/物聯網射頻器件销售额增长约2280.9%至约562万元[36] - 2023年覆盖延伸方案产品收入约5756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1.6%,光伏、智慧城市等新业务项目落地贡献弹性[38] 客户与市场收入情况 - 2023年客户A1、B1、C1收入分别为242,973千元、143,378千元、125,163千元,2022年客户A1、B1收入分别为348,959千元、141,888千元[14] - 2023年中国市场收入330,439千元,海外市场收入310,410千元;2022年中国市场收入278,030千元,海外市场收入408,970千元[15] - 2023年公司对国内运营商销售收入约1.521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1.9%,占总收入比重约为23.7%,预计2024年确认更多收入[40] - 2023年公司对国内设备商销售规模约1.4338亿元,较2022年略增约1.0%,占总收入比重约为22.4%[41] - 2023年公司向国际运营商直接销售规模约7638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13.3%,占总收入比重约11.9%[42] - 2023年公司向国际设备商客户销售额约2.511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1.1%,占总收入比重约39.2%[43] 税务情况 - 摩比深圳在2022 - 2023年度按15%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9] - 摩比吉安和摩比科技2023年及2022年企业所得税率为15%,其他中国子公司适用税率为25%[20][21] - 2023年税项总计6,389千元,2022年为7,679千元[18] 股息分配 - 不建议派付任何末期股息[1]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度末期股息[96]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及销售天线及无线电射频子系统[4] - 公司坚持市场驱动、技术研发及成本费用改善三大战略方向,未来将夯实天線及基站射頻子系統业务板块[31] - 公司紧跟运营商建网进度,加大研发投入,在多波束天線等产品及复杂多端口的T+F类天線领域有研发进展[34] - 公司是跨国通信设备商核心射頻子系統供应商之一,保持全球领先电信设备商主力供应商地位[35][36] - 公司打造多元化产品组合,参与5G时代新生態构建,对新业务领域拓展有信心[37][38] - 2023年公司紧抓通信建设机遇,拓展国际市场,探索新业务领域,寻求客户结构多元化[39] - 未来公司将同步关注国内外市场,深耕无线移动领域传统业务,探索“5G+”垂直行业应用及节能、新能源等新业务领域[68] - 公司将拓展海外运营商市场,深化与国际设备商的战略合作,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71] - 公司为全球领先系统设备商与电信运营商提供射频技术解决方案,保持产品技术领先和客户渠道拓展[72][73] - 2023年国内客户合作界面拓宽加深,在多维度产生新合作,保持国内设备商主力供应商优势[74] - 公司探索“5G+”垂直行业及节能、新能源等新业务领域,挖掘潜在客户,为业绩增长奠定基础[74] - 海外客户方面,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占据优势,拓宽客户群体,保持市场份额优势[75] - 公司前期海外市场拓展进入跨国主要运营商采购短名单,未来将加大产品技术升级和覆盖度推进力度[76] - 公司在“通信 + 新能源/节能”领域实现多个通信落地新场景,有望成为新业绩增长点[80] 行业环境 - 截至2023年底,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162万个,其中5G基站为337.7万个,占比29.1%,较上年末提升7.8个百分点[69] - 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球5G基站部署总量超517万个,年度新增153万个,环比增长7.48%,预计2025年将达650万个[70] - 国内5G发展步入下半场,海外5G发展不均衡,部分新兴市场有LTE网络建设需求,将带动相关产品需求增长[77] - 预计到2025年5G基站射频行业市场规模超600亿元,公司射产品将趋向小型化及轻量化[79] 公司合规与治理 - 公司业务运营须遵守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有关法律法规,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未出现严重违反情况[67] - 公司全体董事在2023年度及截至公布日期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2] - 公司致力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相关详情将载于2023年年报[93] - 2023年公司除主席与行政总裁由胡翔先生兼任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9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3年度业绩[95] 其他财务相关 - 本年度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5]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50,122千元,2022年为 - 46,069千元[10][16] - 2023年财务成本3,279千元,较2022年的4,970千元有所降低[10][18] 股份回购 - 2023年公司在联交所回购624.2万股股份,价格介乎每股0.18港元至0.27港元,并注销该等股份[91] 员工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员工约1447名,截至2023年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1.8627亿元[88] 财务数据审核与披露 - 2023年度综合财务数据经德勤确定与经审核报表金额相符[97] - 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将按规定刊登及寄发[98] - 业绩公布已刊登,2023年年报将适时刊登及寄发[99] 环保情况 - 公司生产低排放、低耗能、少污染,遵守环保规则法规,过往未受处罚,预计未来经营不受环境政策影响[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