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经营业务整体财务数据变化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2.62亿港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2.63亿港元[2] - 持续经营业务经营费用从2022年上半年约3.58亿港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3.73亿港元[2] - 未扣除折旧及其他无形资产摊销前的持续经营业务经营亏损从2022年上半年约3200万港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7700万港元[2] - 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从2022年上半年约1.73亿港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约1.49亿港元,减幅约1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至约2.63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2.62亿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收入约1.1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7亿港元减少约0.52亿港元或31%[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服务成本增加约0.33亿港元至约3.03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2.7亿港元;节目制作成本减少约3%,销售成本增加约20%[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网络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2%,销售、一般、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0%[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经营亏损约1.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0.96亿港元增加约15%[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融资费用增加约0.11亿港元或44%至约0.36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0.25亿港元[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非经营开支净额约0.01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0.45亿港元[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亏损净额约1.49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73亿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约为0.48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0.53亿港元[32][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2.8港仙,2022年同期约为3.2港仙[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633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61704千港元[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亏损为1100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6100千港元[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459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5632千港元[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19698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5874千港元[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2.8港仙,2022年同期为3.2港仙[86]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净亏损1.97亿港元,2022年为2.26亿港元[97]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应列报分部收入2.63393亿港元,2022年为2.61808亿港元[127]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1.1006亿港元,2022年为9610万港元;持续经营业务亏损1.49239亿港元,2022年为1.73346亿港元[127] - 2023年上半年融资费用3554.7万港元,2022年为2506.5万港元[127] - 2023年上半年入息税项330.7万港元,2022年为771.4万港元[1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1.96986亿港元,2022年为2.25874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总额为2.8港仙,2022年为3.2港仙[136] 集团整体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8.98亿港元,总负债为18.34亿港元,总亏绌为9.36亿港元,净资产负债比率为 - 139%[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90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受限银行结余约1700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 [4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资产负债比率约负139%,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负146%有所改善 [4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综合负债净值约9.3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7.4亿港元增加 [44] - 2023年6月30日,以港元计值的带息贷款账面价值约8.3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5.91亿港元增加 [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8.97556亿港元,总负债18.3401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总资产8.79494亿港元,总负债16.19023亿港元[12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较流动资产超出4.2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89亿港元[9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亏绌为9.3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4亿港元[97] - 期内经营现金流出总额为1.15亿港元,2022年为6100万港元;现金流入总额为2700万港元,2022年为现金流出总额800万港元[97] - 集团流动负债包括带息银行贷款2.95亿港元,须按要求立即偿还[9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永升的控股股东已向集团提供共5.4亿港元之3年期无抵押带息贷款,其中2.4亿港元于上半年提供;2023年8月进一步垫付8000万港元[97] - 银行融资于2023年3月更新,未偿还贷款结余2.95亿港元已获重续[9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确认递延税项资产净额约9902.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02144亿港元[137]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6.225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3422亿港元;合约资产为1.697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797亿港元[138]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营业账款为5.619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278亿港元[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之普通股股份数目为71.3462352亿股,金额为7928.975万港元[139] - 2023年6月30日,银行贷款账面价值为2.9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2.95亿港元),来自Celestial Pioneer Limited贷款账面价值约5.3603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2.96035亿港元),带息贷款总额8.3103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5.91035亿港元)[143][144] - 2023年6月30日,未提拨准备之资本承担为813.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1201万港元)[14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就全资附属公司借款信贷额向银行提供担保2.9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4亿港元),附属公司已动用2.9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2.95亿港元)[14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向对手方提供履约保证398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3983万港元),其中98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983万港元)以银行存款作抵押[147] 业务线客户数据变化 - 2023年6月宽带及电话客户数目分别从2022年6月约20.1万名及7.1万名减至约17.2万名及6万名[3] - 2023年6月30日,宽带服务客户人数较2022年6月30日减少[64] 电讯业务线财务数据变化 - 电讯分部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1.92亿港元减约600万港元至2023年上半年约1.86亿港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讯分部收入约1.8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 [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讯分部未扣除折旧及其他无形资产摊销前的经营费用约1.3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 [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讯分部未扣除折旧及其他无形资产摊销前的溢利约53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5% [42] 媒体业务线财务数据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媒体分部的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加约11%至约0.78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0.7亿港元[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媒体分部的持续经营业务产生的未扣除折旧及其他无形资产摊销前经营费用增加约22%至约1.75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43亿港元[38] 收费电视业务终止情况 - 2023年6月1日起公司终止收费电视业务,但2023年上半年广告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4] - 集团自2023年6月1日起终止收费电视业务,但广告收入录得轻微增长[62][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终止本地收费电视节目服务业务[91] - 公司附属公司有线电视自2023年6月1日起终止本地收费电视节目服务牌照,2023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4774.7万港元,2022年为5252.8万港元[133][134] - 2023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出净额5456.9万港元,2022年为2978.3万港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出净额2022年为593.9万港元[134] - 2023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及摊薄亏损均为0.7港仙,2022年为0.8港仙[134] 节目及赛事相关业务动态 - 上半年推出4辑全新煮食及饮食节目[14] - 上半年推出健康养生节目《健康关注组》[15] - 上半年取得多项国际赛事转播权,包括《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等[16] - 为转播亚运会,上半年推出2个先导节目《亚运来了》及《亚运直杭》[17] - 2023年6月1日“有线18宝”上线,播放14个不同形式赛马节目[18] - 下半年将推出《去边啊Do姐》等一系列综艺节目[70] - 今年连续七届为全港市民直播“亚运会”,观众可通过旗下三条免费频道、官网和手机应用观看[71] - 与香港菁英会合办“杭州亚运赛事菁英练习生计划”[71] - 七月举办《世界游泳锦标赛》,八月举办《世界杯篮球赛》和《德国杯足球赛》,十一月举办《世界三人篮球巡回赛 — 香港站》[75] - HOY资讯台八月将推出分享创科故事及发展的《智创未来》[79] 公司战略及合作动态 - 公司将把握9月播放杭州亚运机会,招揽培育人才,推创意节目带动收视增加广告收入[10] - 公司与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4] - 计划与内地主要媒体及运营商合作,提升知名度和扩大观众群体[80] - 电讯业务将大力发展B2B项目,增强产品组合,推出大湾区、亚洲和全球漫游数据服务计划[81] - 结合电视、港铁车厢电视、社交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式等媒体平台,发展全媒体商业模式,预计推动新业务收入[72] 公司运营相关其他信息 - 2022年11月,新闻部一段报道获消委会消费权益新闻报道奖、新闻影片奖铜奖[19] - 2023年2 - 3月,旅游相关行业复苏带动东铁线乘客数量平均增加36.8%[21] - 公司电讯网络覆盖全港逾200万个家庭[23] - 2023年7月21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接纳七份租赁要约及补贴要约函件[83] - 2023年8月2日,有线电视获得8000万港元无抵押贷款,固定年利率5.0%,为期3年[84] - 集团已采纳自2023年1月1日起强制生效的多项新订准则、准则修订本及实务声明,无重大影响[103] - 多项准则修订本及诠释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会计期间采用,集团预期无重大影响[10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提取Celestial Pioneer Limited贷款产生合约现金流出2.4亿港元[109] - 2023年6月30日,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价格上升/下跌1%,期内亏损将减少/增加约1.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2.7万港元)[111] - 2023年6月30日,若公司股价上升/下跌0.01港元,长期可换股债券的赎回选择权公允价值将分别增加约953.5万港元及减少约816.9万港元,期内亏损将分别减少约953.5万港元及增加约816.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增加约490.4万港元及减少约931.1万港元)[112]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中,上市债务证券为151.1万港元,长期可换股债券的赎回选择权为
有线宽频(01097)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