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1年7月3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4年1月9日在百慕达存续[11]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GEM上市,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12] - 集团主要从事个人电脑性能软件等研发分销、电商平台运营、证券投资及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等业务[13]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公司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相关准则、香港公认会计原则及联交所GEM上市规则编制[16] - 除部分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外,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按历史成本惯例编制[1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为254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3342千港元[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791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164千港元[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174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178千港元[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8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561千港元[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为6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0千港元[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及行政开支为157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630千港元[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溢利为426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107千港元[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融资成本为1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6千港元[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溢利为424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061千港元[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溢利为346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038千港元[8]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溢利为346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038千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其他全面收益(扣除税项)为 - 1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千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345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048千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215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90千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12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58千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为51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5万港元;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32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756万港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融资成本为1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6万港元;员工成本为336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425万港元[25] - 2023年第一季度无形资产摊销为967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694万港元;核数师酬金为17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72万港元[25] - 2023年第一季度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1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8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7万港元[25] - 2023年第一季度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为68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0万港元;法律及专业费用为5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3万港元[25] - 2023年第一季度与短期租赁有关的开支为10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7万港元[25] - 2023年第一季度当期税项为78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023万港元,其中香港利得税拨备为74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79万港元;预扣税为3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4万港元[26]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17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80千港元[30]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盈利为0.49港仙,2022年同期为0.13港仙[30] - 2023年第一季度外界客户收入为2540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3342000港元[41] - 2023年第一季度美国外界客户收入为865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0386000港元[41] - 2023年第一季度香港外界客户收入为4310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687000港元[41]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溢利为4262千港元,除税前溢利为4245千港元,本期溢利为3462千港元[38]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无形资产摊销为9673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8千港元[38]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透过损益以公平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的公平价值收益为1221千港元[38]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拨回为616千港元[38] - 本期公司收入约为2540.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334.2万港元减少约23.8%,主要来自软件业务约2118.5万港元、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及资讯科技合约服务业务约409.6万港元和网上销售平台及产品贸易业务约12.2万港元[68] - 本期公司毛利约为1749.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417.8万港元减少约27.6%[70] - 本期公司融资成本约为1.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6万港元减少约63%[71] - 本期公司录得溢利净额约为346.2万港元,2022年约为403.8万港元,主要受各业务分部溢利及其他企业开支综合影响[72]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约为217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58万港元[7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8693.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7122.2万港元[7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借款约为5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60万港元,贷款无抵押、年利率12%,一年内偿还[7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约为3.04438亿港元,负债总额约为551.22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8.1%,2022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3.01537亿港元、556.72万港元和18.5%[7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电脑及手机软件和工具栏广告收入为2.118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8559亿港元;提供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和IT合约服务业务收入为409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458万港元;电子商务收入为12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25万港元[23] - 2023年第一季度软件业务外界客户收入为21185千港元,证券投资业务为0千港元,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及资讯科技合约服务业务为4096千港元,B2C网上销售平台及B2B产品贸易业务为122千港元,总计25403千港元[38] - 2023年第一季度软件业务分部业绩为4533千港元,证券投资业务为1402千港元,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及资讯科技合约服务业务为311千港元,B2C网上销售平台及B2B产品贸易业务为478千港元,总计6724千港元[38] - 2023年第一季度软件业务收入约21185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28559000港元,同比减少约25.8%[46] - 2023年第一季度软件业务分部溢利约4533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11998000港元,同比减少约62.2%[46] - 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及资讯科技合约服务业务本期收入约409.6万港元,2022年约445.8万港元,同比减少约8.1%;本期溢利约31.1万港元,2022年约4.8万港元[55] - 网上销售平台及B2B产品贸易业务本期收入约12.2万港元,2022年约32.5万港元;本期分部溢利约47.8万港元,包括拨回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73.1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30.7万港元[59] - 证券投资业务本期分部溢利约140.2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265.5万港元;本期透过损益以公平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公平价值收益净额约122.1万港元,2022年公平价值亏损净额约279.2万港元[63] 税率信息 - 符合条件的香港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税率为8.25%,超过部分为16.5%;不符合两级制利得税制度的集团实体应课税溢利税率为16.5%;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率为25%[26] 会计准则采纳情况 - 集团已采纳2023年1月1日开始会计期间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对会计政策等造成重大影响,未提早应用未生效准则[20][21][22] 股份信息 - 2023年3月31日法定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股份数目80000000千股,金额800000千港元[44] - 2023年3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股份数目444448千股,金额4444千港元[4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44,448,237股[115]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第一季度派付任何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息[43] 客户贡献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并无单一客户贡献集团收益总额10%以上[41] 产品新用户数量 - 2023年3月31日,公司产品新用户总数超1200万,2022年超1400万[50][51] 金融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透过损益以公平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和透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公平价值分别约为2545.4万港元和104万港元,分别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03.7万港元和104万港元有所变动,各自占公司资产总值不足5%[67] 无形资产开发成本 - 2023年3月31日无形资产开发成本已订约但未拨备金额为3234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125000港元[45] - 2023年3月31日无形资产开发成本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3234.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4312.5万港元[104] 法律诉讼情况 - 2018年7月3日,集团全资附属公司肇坚接获经修订传讯令状及经修订申索陈述书[92] - 肇坚被列为声称独立承配人之一,曾根据2015年10月配售获配第一原告人若干股份[93] - 2018年11月22日肇坚对经修订申索陈述书提出抗辩[95] - 2019年12月3日原告人对肇坚之抗辩提出答辩[95] 员工数量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19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22名[101] 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12月31日亦无[103] 库务政策 - 集团采取稳健的库务政策,倾向投资多元化产品组合[97] 收购出售情况 - 本期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100] 薪酬政策 - 集团薪酬政策以平等、激励及雇员绩效为导向,通常每年检讨[101] 经济前景影响 - 全球经济前景因通胀压力仍相对不确定,或对公司业务有不利影响[105] 业务收入来源预期 - 董事会认为软件业务未来将继续是集团主要收入来源之一[107] 董事证券交易规定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交易规定标准,董事确认在本期内遵守该规则[111] 董事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董事黄靖淳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333,336,177股普通股好仓,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75.0%[114] - 除上述披露外,截至2023年3月31日,董事或公司主要行政人员无其他相关权益或淡仓[116] 购股期权计划 - 购股期权计划于2017年6月13日获股东通过,6月15日被采纳[119] - 购股期权计划旨在奖励参与者、招揽和挽留员工及吸引人力资源[120] - 董事可邀请符合条件的员工、非执行董事、顾问等接纳认购股份的购股期权[121] - 购股期权计划有效期为10年,至2027年6月15日,之后不再授出购股期权,但已授出未行使的仍可执行[123] - 本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订立安排使董事等通过购入股份或债券获利,除“购股期权计划”披露外[117] - 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0%[124] - 向特定人士授股超已发行股份0.1%或总值超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126] - 接纳购股需付1港元,要约接纳不迟于21天[128] - 12个月内向各参与者发行股份不超已发行股份1%
名科国际(08100) - 2023 Q1 - 季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