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易控股(08100) - 2023 - 年度业绩
智易控股智易控股(HK:08100)2024-03-22 22:2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8100[47] - 公司总办事处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告士打道181 - 185号中怡商业大厦12楼1204 - 5室[47]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总处为Conyers Corporate Services (Bermuda) Limited,位于Bermuda的2 Church Street Hamilton HM 11[47] - 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登捷时有限公司,位于香港夏慤道16号远东金融中心17楼[47]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47] - 公司核数师为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47]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Bermuda的Clarendon House, 2 Church Street, Hamilton HM 11[84] 已发行股份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44,448,237股,用于计算概约百分比[1][2] 购股权计划相关 - 购股权计划于2017年6月15日获采纳,有效期10年,至2027年6月15日止[7][10][12][13] - 根据购股权计划及集团其他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获行使时,可配股份最高数不超股东批准日已发行股份10%[16][17] - 向特定人士授购股,若使12个月内已授及将授购股行使时股份超已发行0.1%且总值超500万港元,需股东大会股东批准[18][21] - 接纳购股权后,合资格参与者须付1港元代价值[19][21] - 购股权要约接纳时间为要约日起不迟于21日[19][21] - 任何12个月内,参与者获授购股行使时股份不超已发行1%[20] - 购股行使价由董事会定,至少为授出日收市价、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股份面值中最高者[20] - 行使购股权计划后12个月内向各参与人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22] - 2023年1月1日和12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一般限额可供授予的购股权数量均为44,444,823股[24][27] - 2023年根据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数量为零,除以12月31日股份加权平均数444,448,237股后仍为零[25][27] - 2023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44,444,823股,约占已发行股本10%[25][27] - 2023年全年无购股权授予、注销或行使,1月1日和12月31日无购股计划下尚未行使购股权[24][27] 董事相关信息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除董事黄靖淳持股权益外,董事不知悉其他需披露权益或淡仓的人士[26] - 公司为集团董事及行政人员投保董事及行政人员责任保险[26]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6] - 公司执行董事为黄靖淳先生(主席)和刘兆昌先生(行政总裁)[8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勇先生、郑康棋先生和黄志恩女士[84] - 公司审计委员会主席为郑康棋先生,成员有陈勇先生和黄志恩女士[84] - 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为黄志恩女士,成员有陈勇先生和郑康棋先生[84] - 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为陈勇先生,成员有郑康棋先生和黄志恩女士[84] 年报相关 - 公司2023年年报将于2024年3月28日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可供阅览,印刷版将在该日或之前寄发股东[35] 退休福利计划 - 集团2023年退休福利计划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9[29][32] 综合财务报表范围 - 综合财务报表涵盖2023年12月31日综合财务状况表及该年度综合损益表等[62] 商誉相关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商誉账面价值约为4252.5万港元,源于收购Boom Max集团及威发香港[67] - 管理层已将商誉分配至个别现金产出单元,商誉须每年进行减值测试[67] - 现金产出单元可收回金额基于公平价值减出售成本或使用价值模式确定,涉及重大估计和假设[67] - 因商誉减值评估涉及重大估计和主观假设,固有风险被认为重大,被识别为关键审核事项[67] - 审核时评估了商誉减值评估的内部控制、过往结果、独立估值师等[67] - 利用估值专家评估管理层所用模式完整性及相关假设的合适性[67] - 认同投入模式的数据与支持性证据相符,考虑管理层先前预算准确性[67] - 评估管理层编制现金流量预测时主要假设的合理性[67] - 考虑公司有关商誉减值测试披露的充足性[6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和12月31日,公司录得与Boom Max集团有关的商誉减值亏损分别约为400万港元和1400万港元,本年度该商誉减值亏损约1800万港元[184] - 2023年公司商誉减值亏损为18000千港元,无形资产之减值亏损为6638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之减值亏损为559千港元[194] 各业务线收入占比 - 2023年软件业务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约88.6%[48] - 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及资讯科技合约服务业务收入占集团总营业额约11.3%[90][94] 集团财务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已抵押银行存款约83,976,000港元[91][9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83,650,000港元[91][94] 软件业务数据 - 软件业务2023年收入约8184.7万港元,较2022年约8577万港元减少约4.6%,分部亏损约838.2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约2263.8万港元[100][103] - 软件业务2023年商誉减值亏损约1800万港元,2022年为零,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663.8万港元,2022年为零[100][103] - 2023年12月31日,Boom Max集团现金产出单元可收回金额估值约为1.69168亿港元[100][103] - 2023年第四季度,Boom Max集团推出旗舰产品Advanced SystemCare 17及IObit Malware Fighter 11等产品的新升级版本[106][109] - 2023年,Boom Max集团产品新用户总数超过4200万名,2022年超过5000万名[107][110] - 公司本年度软件业务分部亏损约8382000港元,2022年溢利约22638000港元[160] 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及IT合约服务业务数据 - 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及IT合约服务业务2023年收入约1039.1万港元,较2022年约1516.9万港元减少约31.5%[114] - 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及IT合约服务业务2023年利润约48.3万港元,2022年约137.3万港元[114] - 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及资讯科技合约服务业务本年度收入约为1039.1万港元,2022年约为1516.9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31.5%[115] - 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及资讯科技合约服务业务本年度溢利约48.3万港元,2022年溢利约137.3万港元[115] - 公司本年度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及资讯科技合约服务业务分部溢利约483000港元,2022年溢利约1373000港元[160]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录得亏损约2133.5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138.8万港元[48] - 公司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为2341.5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805.9万港元[48] - 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派付任何股息,2022年亦无派息[48] - 2023年公司收入为9.236亿港元,2022年为1.06028亿港元[134] - 2023年销售成本为2436.8万港元,2022年为3321.6万港元[134] - 2023年公司经营亏损为1999.6万港元,2022年经营溢利为261.2万港元[134] - 2023年融资成本为10万港元,2022年为14.4万港元[134]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2009.6万港元,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246.8万港元[134]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123.9万港元,2022年为385.6万港元[134] - 2023年公司亏损为2133.5万港元,2022年亏损为138.8万港元[134] - 2023年基本每股亏损为5.27港仙,2022年为1.81港仙[134] - 2023年公司亏损2.1335亿港元,2022年亏损138.8万港元[140] - 2023年其他全面收益扣除税项为0,2022年为33万港元[140] - 2023年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2.1335亿港元,2022年为亏损135.5万港元[140]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1.53993亿港元,2022年为1.76357亿港元[142] - 2023年流动资产为1.18953亿港元,2022年为1.2518亿港元[142] - 2023年流动负债为3530.3万港元,2022年为3689.1万港元[142] - 2023年资产净值为2.19274亿港元,2022年为2.45865亿港元[142]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80865亿港元,2022年为2.0428亿港元[144] - 2023年业务板块收入约为12.2万港元,2022年约为508.9万港元[150] - 2023年业务板块亏损约为97.8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为380.6万港元[150] - 公司本年度收入约为92360000港元,较2022年的约106028000港元减少约12.9%[160] - 公司本年度毛利约为67992000港元,较2022年的约72812000港元减少约6.6%[160] - 公司本年度融资成本约为100000港元,较2022年的约144000港元减少约30.6%[160] - 公司本年度亏损净额约为21335000港元,2022年亏损净额约为1388000港元[160] - 公司本年度证券投资业务分部亏损约944000港元,2022年亏损约6517000港元[157][160] - 公司本年度B2C网上销售平台及B2B产品贸易业务分部亏损约978000港元,2022年亏损约3806000港元[153][160] - 公司本年度其他企业开支约为12176000港元,2022年约为11987000港元[160] - 公司本年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23415000港元,2022年约为8059000港元[1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8397.6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7122.2万港元[16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来自金融机构的贷款,2022年12月31日约为60万港元[16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约为2.7294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3.01537亿港元;负债总额约为5367.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5567.2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9.7%,2022年12月31日约为18.5%[162]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2023年度股息,2022年为零[16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抵押银行存款约8.2万美元(相当于约63.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8.1万美元(相当于约63万港元),作50万港元银行融资的担保,存款年利率为1.05%[16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提取银行融资约38.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30.4万港元[16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约2.72946亿港元,主要包括无形资产约1.09588亿港元、商誉约4252.5万港元、透过损益以公平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约2312.5万港元及透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约101.3万港元[168][16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约1174.4万港元[175][176] - 2022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25247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5865千港元[191] - 2023年和2022年除税前(亏损)╱溢利分别为(20096)千港元和2468千港元[194] - 2023年营运资金变动前的经营溢利为44,713千港元,2022年为43,404千港元[196] - 2023年存货减少1,277千港元,2022年减少254千港元[196]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