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鋑联控股(00459) - 2023 - 年度业绩
鋑联控股鋑联控股(HK:00459)2024-03-25 18:19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397,073千港元,2022年为450,083千港元[1][14] - 2023年经营溢利为22,126千港元,2022年为7,941千港元[1]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5,946千港元,2022年亏损2,244千港元[1] - 2023年年度亏损为1,695千港元,2022年为3,652千港元[1][2][3]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041港仙,2022年为0.204港仙[2][29] - 2023年总资为1,691,439千港元,2022年为1,820,524千港元[4] - 2023年权益总额为1,139,473千港元,2022年为1,141,126千港元[4] - 2023年总负债为551,966千港元,2022年为679,398千港元[5]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总收益为3.97073亿港元,2022年为4.50083亿港元,同比下降11.78%[16][18] - 2023年分部业绩为3121.1万港元,2022年为3018.1万港元,同比增长3.41%[16][18] - 2023年综合收益表除税前溢利为594.6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224.4万港元[20] - 2023年综合资产负债表总资产为16.91439亿港元,2022年为18.20524亿港元,同比下降7.09%[21] - 2023年综合资产负债表总负债为5.51966亿港元,2022年为6.79398亿港元,同比下降18.76%[21] - 2023年其他经营成本为33,787,000港元,2022年为50,519,000港元[23] - 2023年融资成本净额为-16,180,000港元,2022年为-10,185,000港元[26] - 2023年税项为7,641,000港元,2022年为1,408,000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16.5% [27] - 2023年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733,000港元,2022年为3,689,000港元[3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港币2.19181亿元(2022年:港币2.12785亿元),银行贷款为港币3.84225亿元(2022年:港币4.49951亿元)[5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33.7%,2022年为39.4%[54] - 2023年集团流动资金比率为2.5,2022年为2.9;股本回报率为 -0.15%,2022年为 -0.32%[55] 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代理费用收入为338,524千港元,2022年为389,058千港元[14] - 2023年租金收入为27,498千港元,2022年为25,591千港元[14] 投资相关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为2670万港元,2022年为1130.1万港元,同比增加136.26%[16][18][21] - 2023年出售附属公司溢利为697万港元,2022年为0[16][21] - 2023年3月集团订立临时协议,以3350万港元出售一间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全部权益,5月完成交易,确认溢利约700万港元[59] - 2023年集团确认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2670万港元,2022年为1130万港元[60] - 2023年投资物业年末账面价值为1,006,800,000港元,2022年为1,060,500,000港元[32] 银行相关收支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为656.8万港元,2022年为120.2万港元,同比增长446.42%[20] - 2023年银行贷款利息为2185.5万港元,2022年为1073.4万港元,同比增长103.61%[20] 应收款项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应收贷款为333,710,000港元,2022年为362,370,000港元[33] - 2023年应收账款为64,838,000港元,2022年为102,497,000港元[35]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未偿还贷款为3.337亿港元,2022年为3.624亿港元;未偿还贷款余额有36宗,2022年为41宗[61] - 2023年12月31日,来自五大借款人的应收未偿还贷款额为1.766亿港元,2022年为1.728亿港元,约占整体未偿还贷款组合的53%,2022年为48%[61] - 2023年12月31日,所有应收未偿还贷款平均按揭成数约60%,年内并无贷款减值亏损[62] 银行贷款偿还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银行贷款为384,225,000港元,2022年为449,951,000港元[35] - 2023年有抵押银行贷款一年内偿还额为109,356千港元,2022年为36,356千港元;一年后但两年内偿还额为138,356千港元,2022年为109,356千港元;两年后但五年内偿还额为136,513千港元,2022年为294,239千港元[53] 物业注册量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工厦物业注册量从2022年的2501宗减至2063宗,写字楼从817宗微减至811宗,铺位从1176宗降至1032宗;较疫情前分别下跌49%、47%及35%[41] 政府相关政策及补助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香港政府人才招聘计划吸引超130000名新申请人来港[41] -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要求申请人在获许投资资产中至少投资港币3000万元,非住宅物业为合格资产之一,投资上限为港币1000万元[45] - 政府将非住宅物业交易按揭成数上限从50%提高到60%[46] - 2023年政府补助为0,2022年为259.1万港元[18][20][21] 人员相关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480名全职雇员,2022年为577名[71] 股息分配关键指标变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2年亦无[73] 合规及审核相关情况 - 所有董事确认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一直遵守相关交易标准守则[76]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7]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78] 信息披露相关情况 - 2023年全年业绩公告已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2023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刊于相关网站[80] 董事会组成情况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含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