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10,16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73,902千港元下降17.0%[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9,48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1,781千港元下降4.4%[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2,56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5,047千港元下降5.5%[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7.7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18.8港仙下降5.9%[1][3]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3.1016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3.73902亿港元[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约310.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73.9百万港元下降约17.0%[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率约为27.9%,较去年同期的约22.1%上升约5.8%[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开支总额约为49.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7.6百万港元增加约4.0%[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EBITDA约为59.5百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66.0百万港元[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42.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45.0百万港元,减少约5.3%[44][50]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2年同期约16.9百万港元下降约3.7百万港元或21.9%,至2023年约13.2百万港元[45]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2年同期约8.9百万港元上升约1.4百万港元或15.7%,至2023年约10.3百万港元[46]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17,85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0,577千港元有所下降[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698,52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17,804千港元有所下降[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195,65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7,956千港元有所下降[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502,87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89,848千港元有所上升[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40,07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7,027千港元有所下降[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680,65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83,398千港元略有下降[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为3.0499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27258亿港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约为273.7百万港元,较2022年底约293.3百万港元减少约19.6百万港元[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银行借款,较2022年底减少约36.0百万港元[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3.6,资产负债比率为0[55][5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0.2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0.8百万港元[6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约为5.8百万港元用于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6.0百万港元[68] - 2023年6月30日,已抵押予银行的存款约31.5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5百万港元[69] 公司业务线及客户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客户A收益为7661.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601.2万港元;客户B收益为4765.2万港元,2022年不适用;客户C 2023年不适用,2022年同期为3788.2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销售货品收益为3.1016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3.73902亿港元;其他收入为642.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87.3万港元;收益为679.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9.4万港元[19] 公司成本及费用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2.236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91156亿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362.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13.6万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96.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7.3万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撇减存货至可变现净值为44.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2万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45.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2.7万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香港期内支出572千港元,即期中国内地期内支出5200千港元,过往年度拨备不足265千港元,递延879千港元,期内税项支出总额6916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536千港元、5688千港元、0千港元、 - 490千港元、6734千港元[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44.7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53.2百万港元[61] 公司税务相关信息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附属公司首笔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余下按16.5%征税[24]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标准企业所得税率为25%,一家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附属公司按15%缴税[26] 公司每股盈利计算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金额根据应占期内溢利42567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40000000股计算;2022年同期分别为45047000港元、240000000股[26] 公司应收应付款项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193660千港元,应收票据21409千港元,减值2987千港元,总计21208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93115千港元、24487千港元、4824千港元、212778千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三个月内67606千港元,三至六个月9885千港元,超过六个月6165千港元,总计8365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89194千港元、13351千港元、801千港元、103346千港元[30]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2港仙,金额28800千港元;2022年同期宣派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6港仙,金额14400千港元[31]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81] 公司业务定位及能力 - 公司为PCB原设备制造供应商,专注制造高质量PCB,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和客户规定[32] - 公司目标锁定传统PCB,具备制造多层及特殊物料PCB能力,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等领域[33] 公司品质管理情况 - 公司符合多项国际品质标准及系统,实施多项品质方案及简化计划[36] 公司生产优化情况 - 公司加强生产自动化,促进生产信息流转,优化成本与质量,迈向智能化生产方向[38]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749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696名[61] 公司重大投资及收购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事项[67] 公司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重大或然负债[70]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73] 公司报告期后事项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影响公司及其附属公司[72]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外,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内企业管治守则所载所有守则条文[74]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标准守则所规定交易标准[77]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根据2014年11月18日通过的董事决议案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8] - 审核委员会认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根据适用会计准则等编制并已妥善披露[79] 公司业绩审阅及报告发布情况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中期业绩由安永按相关准则进行审阅,独立审阅报告将刊于2023年中期报告[80] - 中期业绩公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登,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于网站供查阅[81] 公司管理层变动情况 - 2023年8月1日起,陈荣贤辞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陈勇及陈恩永分别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责分开[76]
恩达集团控股(01480)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