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经营业务整体财务指标变化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3.572亿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2510万港元或6.6%[1]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733.1万港元,2021年为亏损约2991.6万港元[1][4]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约16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6480万港元改善97.6%[1][2][4] - 2022年年内(亏损)/利润为亏损约96.9万港元,2021年为利润约4142.9万港元[4] - 2022年年内全面(亏损)/收入总额为亏损约91.6万港元,2021年为收入约2267.2万港元[5]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为亏损0.1港仙,2021年为盈利3.0港仙[5] - 本年度公司收益减少约2510万港元或6.6%,至约3.572亿港元(2021年:3.823亿港元)[63] - 本年度公司录得毛利约730万港元(2021年:毛损2990万港元)[63] - 本年度公司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扣除拨回)约630万港元(2021年:290万港元)[63] - 本年度公司录得本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160万港元(2021年:净亏损6480万港元)[63] - 本年度其他收入约为800万港元(2021年:70万港元),增幅约为1042.9%[64] - 本年度减值亏损,扣除拨回增加约340万港元或117.2%,至约630万港元(2021年:290万港元)[65] - 来自终止经营业务的年内利润本年度约为60万港元,2021年约为1.063亿港元[73]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为100万港元,2021年应占年内利润为4010万港元[74] 资产与负债相关指标变化 - 2022年非流动资产约126.3万港元,2021年约334.6万港元[6] - 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约4762.5万港元,2021年约4724.7万港元[6] - 2022年资产净值约4886.8万港元,2021年约4990.5万港元[7] - 2022年应收贸易账款为6001.7万港元,2021年为9330.6万港元;应收质保金2022年为968.1万港元,2021年为666.1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2022年为763万港元,2021年为807.4万港元;预付款项2022年为627.5万港元,2021年为1955.9万港元;杂项订金2022年为166.8万港元,2021年为305.2万港元[38] - 2022年已完成项目的未发单质保金(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为208.6万港元,2021年约为193.4万港元[39] - 2022年按核证/发票日期作出的应收贸易账款(已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至30日为3067.6万港元,2021年为5913.8万港元;31至60日2022年为0,2021年为2021.7万港元;61至90日2022年为76.7万港元,2021年为0;91至180日2022年为13.6万港元,2021年为0;超过180日2022年为2521.7万港元,2021年为958.4万港元[41] - 2022年有关已发单质保金的应收款项1至30日为15万港元,2021年为0;91至180日2022年为9.5万港元,2021年为5.3万港元;超过180日2022年为500.4万港元,2021年为251.9万港元[41] - 2022年12月31日,计入集团应收贸易账款结余账面价值总额约为2611.9万港元之应收款项于报告日期已逾期,其中约2535.3万港元已逾期超过90天或更长时间;2021年分别为3049.2万港元和958.4万港元[42] - 2022年应付贸易账款为63,642千港元,2021年为66,299千港元[43] - 2022年应付质保金为35,388千港元,2021年为36,777千港元[43] - 2022年应计分包费用为68,167千港元,2021年为60,590千港元[43] - 2022年应计经营开支为999千港元,2021年为2,170千港元[4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来自五大客户的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保证金约5106.2万港元(2021年:7217.9万港元),占总额的80%(2021年:75%)[68] - 2022年12月31日,应付股东款项减少约610万港元至约800万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以及已抵押存款增加约3310万港元至约5250万港元,集团现金净额增加至约4450万港元[76] - 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的流动比率为1.27倍,2021年12月31日为1.25倍[78] - 资本负债比率由2021年12月31日约28.4%减少至2022年12月31日约16.4%[7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将约2090万港元银行存款抵押,以担保发出约4170万港元的履约保证及一般银行融资的担保信贷融资[8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履约保证金额约为4170万港元,2021年为3070万港元[87] 持续经营业务收支明细变化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为796.2万港元,2021年为67.3万港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2022年为2.6万港元,2021年为1万港元;修订租赁收益2022年为52.3万港元,2021年为43.4万港元;政府补助2022年为229.8万港元,2021年为0;解除长期逾期应计款项2022年为484.2万港元,2021年为0;其他2022年为27.3万港元,2021年为22.9万港元[29]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为629.2万港元,2021年为291.9万港元,其中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拨回)2022年为 - 114.5万港元,2021年为173.7万港元;应收质保金2022年为19万港元,2021年为 - 22.6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2022年为148.4万港元,2021年为 - 16.1万港元;合约资产2022年为576.3万港元,2021年为156.9万港元[31]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已扣除的员工成本总额为4661.1万港元,2021年为5473.1万港元;核数师薪酬2022年为92.9万港元,2021年为181万港元;服务成本中的分包成本2022年为27359.7万港元,2021年为30014.1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2年为11万港元,2021年为1.8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022年为252.3万港元,2021年为199.6万港元[32]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抵免为3.6万港元,2021年为0,其中递延税项2022年为3.6万港元,2021年为0[33] - 公司行政开支由2021年的约3200万港元减少约1060万港元或33.1%,至本年度的约2140万港元[69] - 公司融资成本由2021年的约30万港元减少66.6%,至本年度约10万港元[70] 业务线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来源为承包服务,2021年咨询服务及金融信息及技术服务为终止经营业务[22][23] - 2022年承包服务收益为357,154千港元,2021年为382,273千港元[24] - 2022年分配予剩余履约责任一年內的交易价格为169,322千港元,一年以上但不超两年为0,两年以上为166,910千港元;2021年对应分别为339,118千港元、83,708千港元、142,288千港元[24] - 主要经营决策者将所有业务计入单一经营分部(承包服务),无经营分部资料呈列[25][26] - 公司所有业务在香港进行,无按地区基准的分析呈列[27] - 2022年客户A收益为102,821千港元、客户B为95,342千港元、客户C为44,166千港元、客户D为38,007千港元;2021年客户C为85,144千港元、客户D为71,121千港元、客户E为61,646千港元、客户F为43,100千港元[28] - 两个年度内,无其他单一外部客户交易收益占公司总收益10%或以上[28] 附属公司相关情况 - 2022年附属公司终止综合入账的收益约10,902,000港元[45] - 2022年3月24日,公司以1港元出售胜溢及其附属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53] - 2021年12月31日,分类为持作出售总资为6,038千港元,总负债为 - 6,553千港元[55] - 有关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胜溢集团累计金额约53,000港元已在其他全面收入确认并列作权益[55] - 2022年4月27日起,公司失去对创捷亚太有限公司的控制权,创捷不再为附属公司[45] - 胜溢集团于2021年12月31日分类为持作出售之出售组别,于2022年3月24日出售[97] - 公司将持作出售附属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的财务表现及现金流量合并至2021年度来自终止经营业务的综合财务表现及现金流量[99] - 核数师因无法联系相关管理人员及取得持作出售附属公司的会计账册及记录,无法确定其2021年12月31日资产及负债账面价值与2021年6月30日披露值是否存在重大差异[100] - 董事认为胜溢集团自2021年7月1日起交易极少,公司2021年12月31日财务状况不受重大影响[101] - 董事认为出售胜溢集团后不会对未来年度产生重大财务影响[101] - 董事认为胜溢保留意见已获处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后不会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有持续性影响[10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持作出售附属公司未出售,于2022年3月24日出售,相关交易在2022年综合损益表列为终止经营业务损益[121] - 集团将持作出售附属公司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财务表现及现金流量合并至2021年终止经营业务综合财务表现及现金流量[122] - 因无法联系相关管理人员及取得持作出售附属公司会计账册及记录,核数师无法获取充足审核凭证[123] 公司治理与合规相关 - 2022年12月31日,吴先生担任董事会主席兼公司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该架构可提升公司制定及推行策略的效率[10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发现任何不符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规定标准的情况[109]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2022年度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证券[110]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度派付任何末期股息(2021年:无)[111] - 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3年5月31日举行,5月26日至5月3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需在5月25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112] - 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刘国辉先生为主席[114] - 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年度业绩已由审核委员会成员审阅[1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在甄选及委任外聘核数师方面无意见分歧[116] - 本年度综合业绩公告刊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2022年年度报告将寄发股东并载于上述网站[118] - 核数师认为,除保留意见基础所述事宜可能影响外,综合财务报表已遵照相关准则真实公平反映集团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120]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2022年公司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编制综合财务报表,对财务状况、表现及披露无重大影响[13]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本,部分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部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部分于待定日期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 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历史成本基准编制,部分金融工具按公平值计量[15][17] - 公告内有关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字已由核数师核对一致,但不构成核证工作[125] 公司名称变更相关 - 公司于2022年4月12日起更改英文名称为“FDB Holdings Limited”,中文名称为“丰展控股有限公司”,英文股份简称改为“FDB HOLDINGS”,中文股份简称改为“丰展控股”[57]
丰展控股(01826)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