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收益与盈利情况 - 2023年度收益为1.66784亿港元,较2022年度的2.19293亿港元有所下降[2] - 2023年度年内溢利为699.8万港元,2022年度为831.6万港元[2] - 2023年度每股盈利为0.39港仙,2022年度为0.46港仙[2] - 2023年公司总收益为16.6784亿港元,较2022年的21.9293亿港元有所下降[15] - 按产品划分,低压配电柜2023年收益6.5349亿港元,较2022年的9.5295亿港元下降;电动机就地控制屏2023年收益5.2597亿港元,较2022年的6.9711亿港元下降[15] - 按交货地点划分,香港地区2023年收益14.6212亿港元,较2022年的17.282亿港元下降;澳门地区2023年收益1.4364亿港元,较2022年的3.3547亿港元下降[17] - 2023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272.7万港元,较2022年的410.1万港元下降[17] - 2023年融资成本为35.3万港元,较2022年的61.9万港元下降[18]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798.3万港元,较2022年的834.7万港元略有下降[21]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98.5万港元,较2022年的3.1万港元大幅增加[1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盈利6998千港元,2022年为8316千港元,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800000千股[24] - 2023年度收入约166.8百万港元,较2022年度约219.3百万港元大幅减少约23.9%,主要因2022年度澳门综合医院大楼项目竣工[34][36] - 2023年度销售成本约124.9百万港元,较2022年度约177.3百万港元减少约29.6%,主要因加强成本控制策略[38] - 2022年和2023年毛利均约为41.9百万港元,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度约19.1%上升至2023年度约25.1%,因实施成本控制措施[39] - 2023年度公司录得年度纯利约7.0百万港元,2022年度约8.3百万港元,除税后纯利减少因2023年度收入减少[34] - 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由2022年的410万港元减至2023年的270万港元[40]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2年的820万港元减250万港元(约30.5%)至2023年的570万港元[41] - 行政及其他开支由2022年的2890万港元增170万港元(约5.9%)至2023年的3060万港元[42] - 融资成本由2022年的60万港元减至2023年的30万港元[43] - 所得税开支由2022年的3.1万港元增至2023年的98.5万港元[44]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净额由2022年的830万港元降至2023年的700万港元[45]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末非流动资产为3204.1万港元,2022年末为3072.9万港元[3] - 2023年末流动资产为1.71999亿港元,2022年末为2.05361亿港元[3] - 2023年末流动负债为3350.5万港元,2022年末为7148万港元[3] - 2023年末资产净值为1.67932亿港元,2022年末为1.62648亿港元[4] - 2023年合约资产约27289000港元,2022年为19291000港元,预期信贷拨备金分别约为623000港元和278000港元[26]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57281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920千港元,净额56361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80653千港元、1081千港元和79572千港元[26] - 2023年应付贸易账款19956千港元,应付票据1764千港元,总计21720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33717千港元、7033千港元和40750千港元[30] - 2023年递延税项负债总计443千港元,2022年为0[33] - 2023年底银行结余及现金为5300万港元(2022年底为7110万港元)[46] - 2023年底营运资金为1.385亿港元(2022年底为1.339亿港元),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1.679亿港元(2022年底为1.626亿港元)[46] - 2023年底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6%(2022年底为9.2%)[46] - 2023年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至150.9日(2022年为115.6日)[47] 业务与市场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销售及制造低电压配电及电力控制装置[6] - 建筑市场有复苏迹象,但公司面临全球经济环境压力,需采取行动降低影响[35] 财务准则相关 - 2023年集团首次应用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8] - 多项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尚未生效,集团正评估影响,预计无重大影响[10] 税项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未动用税项亏损约8356万港元,较2022年的2.3915亿港元减少[22] - 2023年香港利得税按16.5%的估计年度实际税率计算,附属公司在中国内地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企业所得税[19][20] 股息与证券交易情况 - 2023年公司未向普通股股东支付或建议派发股息,与2022年情况相同[23] - 2023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行为[66] - 2023年度公司未向普通股股东支付或建议派发股息[69] 员工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229名,较2022年的238名减少,员工成本总额约384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4060万港元降低[58] 上市款项情况 - 公司股份2018年5月11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7500万港元,与招股章程估计的8970万港元有1470万港元差额[5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2790万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3440万港元存放于香港持牌银行,预计未来两个财政年度动用[61][62]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67] - 董事会认为公司2023年度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全部守则条文[68]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常规等事宜[70][71] 财务审核与公告情况 - 初步业绩公告所载2023年度综合财务数据获独立核数师同意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但未发表鉴证意见[72] - 年度业绩公告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发[73] - 年报可在上述网站查阅并将寄发给公司股东[73] 购股权计划情况 - 自购股权计划采纳至公告日期,无未行使购股股权,也无购股股权获授出等情况[65] 公司人员架构情况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尹民强先生及梁家威先生[73] - 公告日期公司非执行董事为简尹慧儿女士[73]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吴志强先生、郑森兴先生及吴晶莹女士[73]
全达电器集团控股(01750)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