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录得未经审核收入约735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784.5万港元增加约94.1%[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未经审核溢利约为4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亏损约1180万港元增加约1640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498.8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为1009.1万港元,增加1507.9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盈利为0.43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亏损为0.87港仙,增加1.3港仙[9]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为73,4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845千港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溢利为4,7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1,771千港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4,668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1,771千港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9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0,091千港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盈利为0.43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亏损0.87港仙[13]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权益总额为1,8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983千港元[1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约73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780万港元增加约94.1%[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500万港元,较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亏损约1010万港元增加约1510万港元溢利[49] 公司股本及权益结构情况 - 2023年1月1日公司股本为11,598千港元,3月31日为11,598千港元[14] - 2023年1月1日公司股份溢价为100,774千港元,3月31日为100,774千港元[14] - 2023年1月1日公司累计亏损为120,674千港元,3月31日为115,686千港元[1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股本架构无变动[53]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159,780,000股[57] - 2023年3月31日,黄佩茵于公司股份总权益占已发行股本约46.25%[56] - 2023年3月31日,温雪仪于公司股份总权益占已发行股本约0.16%[56] - 2023年3月31日,梁玉麟于公司股份总权益占已发行股本约0.06%[56] - 2023年3月31日,Devin Nijanthan Chanmugan于公司股份总权益占已发行股本约0.06%[56] - 2023年3月31日,Wee Keng Hong Tony于公司股份总权益占已发行股本约0.15%[56] - 2023年3月31日,黄佩茵购股期权结余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0.16%[6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159,780,000股[63][78]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根据购股计划有11,350,000份尚未行使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约0.98%[72] - Wee Keng Hiong Tony于2021年1月11日获授35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0.13港元,占已发行股本0.03%;于2022年1月19日获授4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0.10港元,占已发行股本0.03%[62] - Lo Yeung Kit, Alan于2022年1月19日获授55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0.10港元,占已发行股本0.05%[6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Giant Mind持有409,67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35.32%[73] - Lo Yeung Kit, Alan以实益权益持有45,060,000股,占比46.25%;以配偶权益涉及491,286,000股[77] - Ko Kin Hang以实益权益持有64,99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5.57%[77] 公司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高端餐饮收入44,637千港元,2022年为26,320千港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中端餐饮收入5,519千港元,2022年为3,055千港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精品咖啡收入为0千港元,2022年为2,025千港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休闲餐饮收入23,307千港元,2022年为6,445千港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总计613千港元,2022年为1,861千港元[29] - 高端餐饮服务收入增加约69.6%,主要因“中环都爹利会馆”收入增加约1000万港元及“Agora”于2022年4月开业[35] - 中端餐饮及休闲餐饮服务收入分别增加约80.7%及261.6%,因2022年底放宽政策及“香港机场都爹利会馆”恢复运营并录得收入约1460万港元[35] - 精品咖啡收入减少200万港元,因2022年8月出售Between HK股份[35] 公司成本及税项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溢利扣除员工成本总额25,159千港元,2022年为19,545千港元[30]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溢利扣除经营租赁付款4,036千港元,2022年为386千港元[30] - 2023年第一季度香港利得税即期税项为54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31] - 所用原材料及耗材截至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分别约为1930万港元及1090万港元,占收入总额约26.3%及28.7%[46] - 员工成本从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1950万港元增加约560万港元至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2520万港元,员工人数从298名增至412名[47]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200万港元增加约380万港元至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580万港元[48] 公司股息政策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派付任何股息(2022年:无)[1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5年8月2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8年2月8日在港交所GEM上市[15] - 公司品牌组合共有10个品牌[34] 公司荣誉情况 - 今年公司三间餐厅名列“亚洲50大最佳餐厅”,“MONO”排第41位、“Andō”排第61位、“Estro”排第62位[38] - “MONO”“Andō”“Estro”“Agora”及“都爹利会馆”跻身南华早报“百大食府”[38] 公司贷款及营运资金情况 - 公司若干银行贷款融资因未满足财务标准,技术上违反贷款契约,正与银行沟通解决[51] - 董事会认为公司自报告日期起有足够营运资金[52] 购股期权相关情况 - 2022年1月19日授出的购股期权行使价为每股0.1港元,行使期从2022年1月19日至2032年1月18日,授出时公司股份价格为每股0.089港元[7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概无购股期权获行使、注销及失效[66] - 2021年1月11日授出的购股期权期限为接纳日起三年,期满失效;2022年1月19日授出的购股期权可在2022年1月19日至2032年1月18日行使[64][65] 公司治理及合规情况 - 公司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守则条文外,已遵守守则条文,黄佩茵兼任主席与行政总裁[83] - 公司于2018年1月23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报告及业绩和内控有效性[87] - 回顾期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董事不知悉竞争业务及利益冲突情况[89] - 全体董事于回顾期已遵守证券交易规定标准及守则[91] 公司人员薪酬情况 - 黄佩茵和温雪仪薪酬自2023年4月1日起变更为每月75,000港元[92] 重大事件披露情况 - 自2023年3月31日至报告日期,无重大事件需披露[93] 董事会构成情况 - 报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4] 股东权益及淡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无人士知会董事其于股份或相关股份的权益或淡仓[82]
新享时代(08519) - 2023 Q1 - 季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