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5年8月2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8年2月8日在港交所创业板上市[25] - 集团主要业务为在香港经营餐厅[26] - 公司仅在香港经营及管理餐饮业务,有单一经营分部[34] - 公司品牌组合有10个品牌[53] 公司组织架构及人员任职 - 公司执行董事为黄佩茵女士、温雪仪女士[1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Devin Nijanthan CHANMUGAM先生、梁玉麟先生、WEE Keng Hiong Tony先生[10] - 公司合规主任为温雪仪女士[10] - 公司授权代表为温雪仪女士、傅曼仪女士[10] - 公司公司秘书为傅曼仪女士[10] - 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为梁玉麟先生[11] - 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为Devin Nijanthan CHANMUGAM先生[11] - 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为黄佩茵女士[11] - 公司法律合规委员会主席为温雪仪女士[11] 报告刊登及分发 - 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最新公司公告”页刊登至少7日,也将在公司网站登载[8]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印刷本将寄发股东,可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163] - 本公告将由刊登日期起计最少一连七天于GEM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16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收入约1.42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50.2%[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未经审核溢利约为4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亏损约1170万港元增加约1600万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0.37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亏损为1.01港仙[15] - 2023年第二季度收入为6930.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718.8万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所用原材料及耗材为379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667.3万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5132.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298.5万港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226.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993.7万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060.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62万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7251.6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936.1万港元[21]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股息(2022年:无)[1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净额为82.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 - 286.4万港元[22]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702.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9.8万港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溢利为433万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64.2万港元,权益总额增加368.8万港元[23]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621.9万港元,2022年为819.2万港元[24]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89.2万港元,2022年为 - 1023.1万港元[24]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599.3万港元,2022年为 - 197.3万港元[24]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 66.6万港元,2022年为 - 401.2万港元[24] - 2023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34.1万港元,期末为867.5万港元;2022年期初为1292.5万港元,期末为891.3万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为69,30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7,188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142,76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5,033千港元[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为48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01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1,0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362千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经营开支为7,7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753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经营开支为14,7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812千港元[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亏损)/溢利已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27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33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扣除4,6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605千港元[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亏损)/溢利已扣除使用权资产折旧5,0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213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扣除9,69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038千港元[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亏损)/溢利已扣除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26,1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440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扣除51,3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985千港元[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香港利得税即期税项为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9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税项为13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9千港元[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65.8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61.8万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433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170.9万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为105.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45.8万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为2429.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76.3万港元[4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额为321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88.3万港元[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法定股本为5000万港元,已发行及悉缴股本为1159.8万港元[50] - 2023年6月30日,来自餐厅经营的贸易应收款项为214.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7.2万港元[4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453.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46万港元[47] - 2023年6月30日,应计员工相关成本为279.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44.9万港元[47] - 2023年6月30日,租金、差饷及楼宇管理费为179.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1.6万港元[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1.42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0.2%[62] - 2023及2022年6月30日止期间,所用原材料及耗材分别约为3790万及2670万港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约26.5%及28.0%[64] - 员工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4300万港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5130万港元,增加约830万港元,员工人数从298名增至426名[65]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490万港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1100万港元,增加约620万港元[6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43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亏损约1170万港元增加约1600万港元溢利[6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录得流动负债净额约419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70万港元[7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0.4,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资产负债比率约为7072.8%,2022年12月31日为 - 2349.4%[71]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为5.6%,2022年12月31日为2.8%[7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1159780000股普通股,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7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0万港元[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雇用426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388名),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为513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为4300万港元)[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1.5978亿股股份[10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159,980,000股股份[11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159980000股股份[13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高端餐饮服务收入增加约29.9%,主要因“中環都爹利會館”增加约1410万港元及“Agora”开业[54] - 中端餐饮及休闲餐饮服务收入分别增加约22.5%及202.3%,“香港機場都爹利會館”恢复运营并录得约2760万港元收入[54] - 精品咖啡收入减少470万港元,因出售Between HK股份[54] - “香港機場都爹利會館”成本加成率维持在约22.0%,低于其他门店平均水平[64] 公司业务策略 - 公司将采取保守、审慎业务策略维持现金流并探索商机[59] - 董事会将积极寻求潜在商机扩大收入来源及为股东增值[61] 公司重大事项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80]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未来年度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的计划[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和资本承担,2022年12月31日亦无[82][83] - 集团若干银行贷款融资因未满足财务标准,已在技术上违反贷款契约,但放款人未要求即时偿还贷款[84]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购股计划下有86,000,000股股份可供发行,占公司已发行股份7.42%[112] 公司股份回购及配售 - 公司于2021年及2022年回购股份,总代价约69.1万港元,其中500万股于2021年注销,141万股于2022年1月及5月注销[51] - 2020年9月24日完成配售I,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1380万港元及1320万港元[91] - 配售I所得款项计划用于发展云端厨房业务等五项用途,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动用总额为260万港元[93] - 2021年6月18日完成配售II,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1810万港元及1750万港元[96] - 配售I发展云端厨房业务及升级销售渠道计划使用450万港元,占比34.1%,实际使用190万港元,未使用260万港元[93] - 配售I投资潜在饮食相关投资机会计划使用250万港元,占比18.9%,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全部使用[93] - 配售I发展新餐饮分店计划使用120万港元,占比9.1%,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全部使用[93] - 配售I偿还贷款计划使用500万港元,占比37.9%,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全部使用[93] - 配售II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于扩大精品咖啡业务900万港元(占比51.4%)、发展休闲餐饮业务530万港元(占比30.3%)、投资中国及海外食物科技投资机遇320万港元(占比18.3%),截至2023年6月30日实际使用1500万港元,未使用250万港元[98] 公司股权结构 - 黄佩茵女士于5.40446亿股股份中拥有权益,持股比例46.60%,其中8161.6万股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4.0967亿股通过受控制法团Giant Mind持有,185万股涉及购股计划可能发行股份,4916万股为配偶持股[102][104] - 温雪仪女士于185万股股份中拥有权益,持股比例0.16%[102] - 梁玉麟先生于75
新享时代(08519)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