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杰地集团(08313) - 2023 - 年度财报
杰地集团杰地集团(HK:08313)2024-03-25 22:5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398万新加坡元增加到991万新加坡元,增长149%[9] - 公司2023年实现净利润174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净亏损271万新加坡元显著改善[9] - 公司2023年收入增加约593万新加坡元,主要得益于基金管理部门及收购和项目管理部门的业绩提升[10] - 公司2023年员工成本增加90万新加坡元,应收关联方款项及基金过渡预付款减损损失准备金约37万新加坡元[11] - 公司2023年其他费用从2022年的179万新加坡元减少到150万新加坡元,减少16.2%[12] - 公司2023年净利潤为174万新加坡元,同比增加445万新加坡元,增长164.2%[25] - 公司2023年收入为9,906千新加坡元,税后利润为1,737千新加坡元[24] - 公司总资产为31,596千新加坡元,净資產为22,487千新加坡元[24]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398万新加坡元增加至2023年的991万新加坡元,增长149.0%[27] - 基金管理部门和收购与项目管理部门业绩改善,收入增加593万新加坡元[26] - 员工成本从2022年的385万新加坡元增至2023年的475万新加坡元,增加90万新加坡元或23.4%[28] - 2023年净利润为174万新加坡元,相比2022年的净亏损271万新加坡元,增加445万新加坡元或164.2%[33] - 新加坡两个开发项目顺利完成,产生项目管理费338万新加坡元[27] - 房地产基金的附带权益费产生的股息收入增加约440万新加坡元[27] - 特殊目的实体投资管理收入从2022年的71万新加坡元增加至2023年的80万新加坡元,增长12.7%[42] - 收购及项目管理服务收入从2022年的139万新加坡元增加至2023年的355万新加坡元,增长155.4%[42] - 基金管理收入从2022年的185万新加坡元增加到2023年的552万新加坡元,增长198.4%[44] - 员工成本从2022年的385万新加坡元增加到2023年的475万新加坡元,增长23.4%[46] - 2023年公司共有29名员工,较2022年的34名减少[47] - 其他收入和收益从2022年的124万新加坡元减少到2023年的90万新加坡元,下降27.4%[48]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从2022年的21万新加坡元增加到2023年的73万新加坡元,增长247.6%[48] - 利息开支从2022年的9万新加坡元增加到2023年的62万新加坡元,增长588.9%[52] - 银行借款总额从2022年的210万新加坡元减少到2023年的136万新加坡元[5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的766万新加坡元增加到2023年的14,611万新加坡元[56] - 股本证券投资从2022年的72万新加坡元减少到2023年的57万新加坡元[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695万新元,主要归因于基金实体的投资和债务追收[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总额为414万新元,较2022年的389万新元有所增加[58] - 贸易应收账款增加25万新元,主要是2023年实现的SPV项目管理费和财务顾问费所致[59] - 集团净流动资产从2022年的2044万新元增加至2023年的2174万新元[61]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2年的329万新元增加至2023年的665万新元[63] - 公司为La Ville Development项目提供担保,本金额为129,086,250新元[63] - 公司为BBEC Development项目提供担保,本金额为29,980,000新元[65] - 公司为Mandai Development项目提供担保,本金额为28,985,400新元[65] - 公司为位于新加坡Mount Emily Road的住宅重建项目提供担保金额为19,253,107新加坡元,占相关发展特殊目的实体总负债的39.2%[67] - 公司为位于新加坡Chin Swee Road的住宅重建项目提供担保金额为150,744,796新加坡元,占相关发展特殊目的实体总负债的39.2%[6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因ZACD澳大利亚酒店基金及iProsperity Group的法律行动产生的累积法律费用达1,527,000新加坡元[69] - 公司通过ZACD US Fund投资1,000万美元于iProsperity Group主导的美国酒店收购,其中500万美元将转换为ZACD US Fund的股权,另外500万美元将偿还给锚定投资者[71][72] - 公司成功提交了Media Circle GLS地块的最高出价为每平方英尺1,191新加坡元,比中标价格低4.4%[74] - 2023年第四季度,新加坡私人住宅整体价格指数预估增长2.7%,全年增幅放缓至6.7%[75][76] - 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将推出位于Tanjong Rhu的Arina East Residences和位于Mt. Emily Road的246 Mt. Emily项目[77] - 2023年至2025年期间预计竣工约39,700个住房单位,是2020年至2022年期间竣工20,000个单位的两倍[78] - 2023年至2025年期间将竣工约100,000个公共和私人住房单位,满足未来几年的住房需求并促进市场稳定[78] - 新加坡2023年第四季GDP年增长2.8%,2023年前景预计更好[78] - 公司正在积极寻找被低估的工业资产进行收购,以便在未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78] - 公司正在减少收入信托基金,并指定马来西亚和澳洲三处房产的营销代理商[80] - 公司正在探索与新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以多样化投资组合并从业内专业知识中受益[80] - 公司在新加坡工业项目营销和开发领域具有丰富经验,成功建立了多个工业项目合资企业[83] - 公司在Punggol地区首创了首个执行共管公寓开发项目,并在Punggol/Sengkang地区开发了大量执行共管公寓和大众市场公寓[84] - 公司在新加坡开发商圈中定位为首选的合资伙伴[85] - 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的姚俊沅先生在新加坡工业用地开发方面具有远见,并成功领导了多个工业项目的开发和销售[83] - 杰地集团在2023年ESG报告中宣布,公司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相关目标方面遵守并保持了严格的标准[111] - 杰地集团的ESG报告主要披露了公司在新加坡及亚太地区房地产价值链的综合解决方案中的表现[111] - 江智武先生拥有超过20年的会计及审计、企业融资、投资者关系、公司秘书及管治经验,并在多家上市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97] - 江智武先生获得了欧洲金融分析师学会联会(EFFAS)的环境、社会及管治分析师认证,以及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的可持续发展会计基础凭证[100] - 沈茂强博士在投资及业务管理方面拥有超过24年的经验,并在多家上市公司担任董事职务[103] - 林俊峰先生在投资和私人财富管理方面拥有18年的经验,目前担任瑞士汇丰私人银行董事兼高级关系经理[106] - 林俊峰先生曾在Matrixport担任私人财富部门主管,负责数字资产初创企业的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107] - 林俊峰先生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罗德岛布朗大学,主修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并自2011年起担任特许金融分析师[109] - 杰地集团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8.81公吨,较2022年减少61%[116] - 公司预计到2024年底,由于搬迁至更小、更节能的场所,碳足迹将降低5-10%[120] - 公司通过关闭空调和更换LED灯等措施,进一步减少排放[115] - 公司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2.9公吨[116] - 公司通过内部重要程度评估选取ESG因素,并根据利益相关者反馈确定处理顺序[115] - 公司致力于减少碳足迹、提高资源效率及再利用和回收废物,以最小化环境对业务的影响[119] - 公司通过定期虚拟会议、电话及电子邮件通讯与客户/投资者保持密切关系[113] - 公司通过线上会堂大会、部门每周会议和年度午餐会等方式与员工保持沟通[113] - 公司通过定期线上和线下会议与业务伙伴保持合作[113] - 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季度和年度报告与股东保持沟通[113] - 公司2023年总用电量为22,447千瓦时,比2022年减少60%,平均每月用电量为1,871千瓦时,较2022年减少20%[121] - 公司2023年用水量总计为8.34立方米,平均每月用水量为0.695立方米[125] - 公司2023年停车位从3个减少至2个,减少约33%[126] - 公司2023年每月平均纸张使用量约为10令,印刷成本平均每月200新元[127]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拥有27名员工,女性占44%,男性占56%,31-50岁员工占比最高为44%[127] - 公司2023年未收到任何关于歧视性行为的投诉[130] - 公司计划在2024年探索发行员工股票期权(ESOP)作为员工薪酬方案的一部分[130] - 公司2023年成功实施了新的奖金评估公式(业务绩效x员工绩效指数)[130] - 公司计划在2024年扩大招聘覆盖范围,重点国家包括新加坡、香港、印尼和澳大利亚[136] - 公司2023年员工流失率按性别分布为男性30%,女性70%,按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39%,31-50岁52%,50岁以上9%[140]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实施新的留任策略,包括为所有员工提供医疗专科补偿,并设立不同补偿水平的限额[133] - 公司2023年恢复了节庆活动,如圣诞派对和中秋聚餐,以提高员工士气并逐步恢复至疫情前的常态[142] - 公司计划在2024年继续推进人力资源数字化,包括使用在线支薪管理平台以减少处理雇员薪金的时间[131] - 公司2023年通过定期在线员工幸福指数调查和内部对话会议,增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反馈[140] - 公司2024年招聘策略将重点放在招聘更多应届生,并积极参与本地和其他地区的招聘会[137] - 公司2023年恢复了每月生日庆祝活动,以增强团队精神和员工归属感[141] - 公司2023年通过弹性工作安排(FWA)计划,允许员工在家工作,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和效率[132] - 公司2023年恢复了与员工的定期现场会议和午餐,以通报公司业绩并解决员工问题[134] - 公司2023年无工伤事故和死亡事故,无因工伤而损失的工作日[152] - 2023年公司受训员工人数为24人,其中男性占54%,女性占46%[152] - 按职业类别划分,高级员工占29%,中级员工占13%,初级员工占58%[152] - 每位员工平均接受7小时的培训,培训时间按性别和职业类别均等分配[156][158]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将培训和发展与技能框架结合,确保员工技能组合保持相关性和面向未来的能力[157] - 公司实行管理层退隐计划以培育继任人,并肯定中层管理人员的贡献[152] - 公司实行管理层准材计划,为新毕业生特设晋升管理职位的快速通道[153] - 公司通过内部员工组织及进行内部培训,获得ACLP认证[154] - 公司遵循管理代理协议的标准化操作程序,确保物业管理的合规性[157] - 公司尊重客户和投资者的权利,承诺提供准确及时的营销材料,帮助其做出投资决策[160] - 公司五(5)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87.6%,其中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30.4%[181] - 公司未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末期股息[176] - 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78] - 公司无根据新加坡公司法案1967可供分派的储备[180] - 公司未涉及任何知识产权重大纠纷或侵犯事件[166][167] - 公司未发生任何确切贪污事件或疑似贪污案例[169]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年内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172]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真实及公平地反映了2023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171] - 公司已制定资料保护政策,包括遵守防骚扰条文的电话营销政策[164] - 公司对贪污腐败绝不容忍,所有业务交易均以诚实方式进行[165] - 公司董事会在2023年进行了多项人事变动,包括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刘建聪先生和马耀良先生的委任,以及执行董事陈明亮先生的退任[18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江智武先生和拿督沈茂强博士决定不参加重选,将在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退任[185] - 公司董事的任期和退任机制遵循公司章程第112条和第113条的规定,三分之一董事应在每次股东周年大会上轮流退任[184] - 公司董事的股份权益在财政年度末有所变化,姚俊沅和沈娟娟在本公司普通股中的权益保持不变,均为1,298,600,000股[200] - 公司董事的薪酬政策基于个人表现和公司经营业绩,由薪酬委员会审核[192] - 公司购股权计划自2018年1月16日起生效,将于2028年1月15日届满,旨在激励合资格人士[193][194] - 公司董事在交易、安排或合约中无重大权益,未涉及任何重大交易[196] - 公司未签订任何整体业务或重要业务的管理及行政工作合约[197] - 公司董事在股份及债权证中的权益在财政年度末有所变化,姚俊沅和沈娟娟在最终控股公司普通股中的权益分别为833,000股和867,000股[200] 项目开发与投资 - 公司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推出位于新加坡Tanjong Rhu的永久产权住宅开发项目Arina East[1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收购了Media Circle的一块混合用途住宅兼商业地块,收购价格为每平方英尺1,173新加坡元[16] - 公司计划2024年第二季度推出位于Mount Emily的住宅重建地块,作为高档精品开发案[16]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到475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3.81%[17] - 公司拥有超过350名客户,其中再次交易客户占比约38%[17] - Bukit Batok West Ave 8项目在推出当天售出61%,现已售罄,中位价为每平方英尺1,479新加坡元[19] - The Landmark项目价格达到每平方英尺2,934新加坡元,已售出近90%[19] - One Pearl Bank项目在2023年第四季售罄,第三季价格为每平方英尺2,941新加坡元[19] - 公司计划扩大业务足迹至亚太地区及更多地区[19] - 公司将继续扩展在澳洲的工业及住宅项目,并推出澳洲医疗基金[22] - 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将推出位于Tanjong Rhu的Arina East Residences和位于Mt. Emily Road的246 Mt. Emily项目[77] - 2023年至2025年期间预计竣工约39,700个住房单位,是2020年至2022年期间竣工20,000个单位的两倍[78] - 2023年至2025年期间将竣工约100,000个公共和私人住房单位,满足未来几年的住房需求并促进市场稳定[78] - 新加坡2023年第四季GDP年增长2.8%,2023年前景预计更好[78] - 公司正在积极寻找被低估的工业资产进行收购,以便在未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78] - 公司正在减少收入信托基金,并指定马来西亚和澳洲三处房产的营销代理商[80] - 公司正在探索与新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以多样化投资组合并从业内专业知识中受益[80] - 公司在新加坡工业项目营销和开发领域具有丰富经验,成功建立了多个工业项目合资企业[83] - 公司在Punggol地区首创了首个执行共管公寓开发项目,并在Punggol/Sengkang地区开发了大量执行共管公寓和大众市场公寓[84] - 公司在新加坡开发商圈中定位为首选的合资伙伴[85] - 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的姚俊沅先生在新加坡工业用地开发方面具有远见,并成功领导了多个工业项目的开发和销售[83]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杰地集团在2023年ESG报告中宣布,公司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相关目标方面遵守并保持了严格的标准[111] - 杰地集团的ESG报告主要披露了公司在新加坡及亚太地区房地产价值链的综合解决方案中的表现[111] - 杰地集团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8.81公吨,较2022年减少61%[116] - 公司预计到2024年底,由于搬迁至更小、更节能的场所,碳足迹将降低5-10%[120] - 公司通过关闭空调和更换LED灯等措施,进一步减少排放[115] - 公司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2.9公吨[116] - 公司通过内部重要程度评估选取ESG因素,并根据利益相关者反馈确定处理顺序[115] - 公司致力于减少碳足迹、提高资源效率及再利用和回收废物,以最小化环境对业务的影响[119] - 公司通过定期虚拟会议、电话及电子邮件通讯与客户/投资者保持密切关系[113] - 公司通过线上会堂大会、部门每周会议和年度午餐会等方式与员工保持沟通[113] - 公司通过定期线上和线下会议与业务伙伴保持合作[113] - 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季度和年度报告与股东保持沟通[113] - 公司2023年总用电量为22,447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