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华燃气(08246) - 2022 - 年度业绩
中华燃气中华燃气(HK:08246)2023-03-24 18: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益为200,52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420,656千元人民币减少52.3%[4] - 2022年毛损为7,94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7,029千元人民币增加13.1%[4] - 2022年年内亏损及全面收益总额为3,73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13,585千元人民币减少98.2%[4] - 2022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01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0.053元减少98.1%[4] - 2022年资产总值为346,72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358,922千元人民币减少3.4%[4] - 2022年资产净值为142,953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44,692千元人民币减少1.2%[4]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38,752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60,769千元人民币减少36.2%[4]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09,78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15,043千元人民币减少4.6%[4] - 2022年毛损率为 - 4.0%,2021年为 - 1.7%[4] - 2022年净亏损率为 - 1.9%,2021年为 - 50.8%[4] - 2021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计354,549千元,2021年底为144,692千元,2022年底为142,953千元[9] - 2021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 -213,585千元,2022年为 -3,739千元[9] - 2022年度集团产生亏损净额3,739,000元,财务责任85,096,000元须未来12个月偿还,可用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仅38,752,000元[13] - 2022年总收益200,529千元,较2021年的420,656千元下降[20] - 2022年其他收入为957.4万元,2021年为931.1万元,其中政府补贴2022年为36.7万元,2021年为5.8万元[21] - 2022年其他亏损为1019.2万元,2021年其他收益为923.7万元[22] - 2022年财务成本为22.5万元,2021年为31.4万元[22] - 2022年集团总收益为2.00529亿元,2021年为4.20656亿元;2022年年内亏损为373.9万元,2021年为21358.5万元[27] - 2022年客户A收益为1.85516亿元,2021年为1.60791亿元;客户B 2021年收益为1.88902亿元;客户C 2021年收益为6115.1万元[27]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4.4万元,2021年为399.5万元[2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动用税项亏损为1138.3129万元,2021年为456.8796万元[32] - 2022年董事及行政总裁酬金为513.7万元,2021年为409.4万元[34]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0143元,2021年为0.05275元[35] - 公司2022年总收益约为2亿零50万元,较上年度约4亿2070万元减少约52.3%,主要因天津及上海疫情致LNG需求疲软[45][55]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收益总额约530万元,上年度约1亿9130万元[48]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96,539千元,2021年为546,419千元;减值拨备2022年为(292,956)千元,2021年为(322,350)千元[36]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04,652千元,2021年为119,394千元[40] - 可换股债券2021年1月1日为96,42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85,096千元[40] - 新能源业务销售成本降至约2.085亿元,上年度约4.277亿元,主要因LNG供应成本下降[56] - 行政开支从约2540万元减少4.3%至约2430万元,因成本节约措施[59] - 财务成本从约30万元减至约20万元,减少10万元或28.3%,因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成本增加[6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收益总额从约1.913亿元减少97.3%至约530万元[6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约6080万元减少36.2%至约3880万元,用于本年度经营开支[68]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约2.313亿元增加11.1%至约2.57亿元,因年末预付款项增加[6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约1.28亿元减少10.6%至约1.144亿元,反映新能源业务贸易应付款项减少[70] - 资产负债率从54.5%升至59.5%,因权益总额减少[7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新能源业务销售LNG收益199,412千元,较2021年的420,168千元下降[20] - 2022年新能源业务管理费用收入725千元,2021年无此项收入[20] - 2022年物业投资租金收入392千元,较2021年的488千元下降[20] - 新能源业务2022年税后净亏损约370万元,上年度约2亿1360万元,因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拨回约2940万元[46] - 2022年新能源业务收益主要来自LNG供应及管理LNG供应站,但封城使需求下降,建筑相关及咨询服务未取得新项目[50] - 新能源业务毛损率从去年的1.8%增至今年的4.2%,物业投资毛利率为100%保持不变[57] - 新能源业务收益从约4.202亿元减少52.4%至约2.001亿元,占集团总收益99.8%(上年度99.9%)[65] 财务准则相关 - 集团于2022年首次应用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无会计政策更改或追溯调整[17]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集团评估对报表无重大影响[18][19]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20年11月16日公司发行本金金额为978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票面利率年息8% [38] - 2020年11月16日发行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9750万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8270万元),50%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50%用作提升现有业务,预计2023年前悉數动用[7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4630万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4140万元)作一般营运资金,动用约1460万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1300万元)提升现有业务[79] 公司股权及股息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36.66936亿股每股面值0.00125港元的已发行股份[80]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及2021年派付任何股息[3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年度股息(上年度:无)[81] 公司人员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及香港分别拥有约31名全职雇员及15名员工[86] 行业前景预测 - 中国实际GDP增长预计将由2022年的3%增至2023年的4.5%[87] - 预计至2040年,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天然气及LNG份额将由目前的7%增加至12%乃至更多[90] - 预计到2030年末,中国每年消耗高达4000亿立方米天然气[91] - 到2035年中国沿海LNG接收站年进口能力将达到2470万吨,是目前产能的三倍[91] 公司治理相关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2022年度报告及业绩公布[97] - 公司本年度采纳企业管治守则相关修订及条文,董事认为公司及董事会全年遵守该守则[100] - 集团采纳交易必守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事守则,截至2022年12月31日董事均全面遵守无违规[101]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本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102] 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 - 集团致力于环保,减少业务对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负面影响以达可持续发展目标[103] - 符合相关指引的公司本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与年报同时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发[104] 公司股东沟通相关 - 公司认为有效股东沟通对巩固投资者关系重要,已采纳股东沟通政策并定期检讨[105] - 公司通过季度、中期及年度报告向股东提供业务及财务表现,通过股东大会与股东沟通[106] - 公司定期刊发报告、公布、通函及股东大会通告以符合GEM上市规则规定[106] - 公司网站为公众及股东提供获取最新资讯的有效沟通平台[106] 公告发布相关 - 本公布将在GEM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在GEM网站最少刊七天[107] 公司合作情况 - 2021年9月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于2022年4月开始运作,预期2023年规模建立后贡献将增加[52] 公司供应商款项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已录得应付供应商款项约557.1万元,供应商申索结算总额约80万元,公司认为对财务状况或业绩无重大不利影响[44] 2022年合约负债确认情况 - 2022年1月1日确认的合约负债71,000元于年底确认为收益[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