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晨讯科技(02000) - 2023 - 中期业绩
晨讯科技晨讯科技(HK:02000)2023-08-25 18:5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297,754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278,339千港元,同比增长6.97%[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52,752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1,033千港元,同比增长378.13%[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51,812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07,342千港元,亏损同比收窄83.14%[2]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亏损为2.3港仙,2022年上半年为14.7港仙,亏损同比收窄84.35%[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903,99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53,503千港元,较上期末减少5.19%[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744,14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97,396千港元,较上期末减少17.08%[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75,22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96,455千港元,较上期末减少20.33%[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69,78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3,896千港元,较上期末减少6.77%[4]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221,57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94,213千港元,较上期末减少5.61%[5]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232,83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08,336千港元,较上期末减少5.76%[5] - 2023年上半年对外销售总收入2.97754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78339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5181.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07342亿港元[23] - 2023年6月30日总资18.4900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53854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6.1616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45518亿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3805.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071.7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298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4213.1万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政府项目收入1961.5万港元,其中无条件政府项目收入107.7万港元;2022年同期政府项目收入1023.9万港元,无条件政府项目收入205.3万港元[26][27] - 2023年6月30日有3753.4万港元款项未摊销,2022年12月31日为4074.4万港元[28] - 2023年上半年税项147.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759.9万港元[29] - 2023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234.8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19.4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364万港元,员工成本7800.8万港元,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2.45002亿港元[3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0234港元,2022年同期为0.14724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额2.9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0%,毛利额52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78.1%,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040万港元[3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2年上半年的3.249亿港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的504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从14.7港仙降至2.3港仙[48]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为6.591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803亿港元[35]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为11.318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716亿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为972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1.918亿港元),短期银行存款为2.45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1.681亿港元),借贷抵押银行存款为1.19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1.658亿港元),总银行借贷为1.78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2.402亿港元)[50] - 2023年6月30日,存货周转期117天(2022年12月31日:118天),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周转期44天(2022年12月31日:50天),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周转期127天(2022年12月31日:148天)[5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1.6倍(2022年12月31日:1.5倍)[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21.985253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之普通股,2023年上半年无发行[5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为18.4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20.539亿港元),负债比率为9.7%(2022年12月31日:11.7%)[5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约824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1088名)[6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手机及物联网终端收入为259086千港元,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收入为13541千港元,物业租赁管理收入为25127千港元,总计297754千港元[1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手机及物联网终端收入为233531千港元,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收入为17826千港元,物业租赁管理收入为26982千港元,总计278339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手机及物联网终端业务实现营业额2.72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毛利额30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毛损额1380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租赁管理收入为251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2700万港元,毛利率为90.2%,2022年上半年为92.2%[43] - 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978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2.783亿港元,手机及物联网终端业务收入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8.5%至2.726亿港元,物业租赁管理收入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6.9%至2510万港元[46] - 2023年上半年手机及物联网终端业务毛利率11.0%,2022年上半年为毛损率5.5%,物业租赁管理毛利率减至90.2%,2022年上半年为92.2%,公司整体毛利率增至17.7%,2022年上半年为4.0%[47]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租赁管理出租单位总面积约为10.9万平方米[42] - 手机及物联网终端业务2023年上半年收入2.726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8.5%,毛利率从-5.5%变为11.0%,ODM业务收入占比从89%升至92%[49] 财务准则及政策应用 - 集团于2023年开始的年度期间首次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若干修订[12] - 集团已将新会政策追溯应用于2022年1月1日或之后发生的租赁交易[15] - 集团于2022年1月1日就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相关的所有可扣减及应课税暂时差额确认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15] - 2023年7月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以实施第二支柱范本规则[17] - 本中期期间集团尚未应用第二支柱法规临时例外[18] - 集团将在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披露第二支柱所得税风险相关资料[18] 业务运营及展望 - 上期集团重组为三个可呈报及营运分类,即手机及物联网终端业务、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业务及物业租赁管理[22] - 下半年青浦工厂搬迁工作逐步完成,两工厂合并将控制成本,但公司短时间难提升营业额,主营业务亏损可能持续[44] 股息分配情况 - 2023年及2022年中期期间均无派付、宣派或建议的股息,公司董事不建议两期派付中期股息[31] - 董事会不建议向公司股东派付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37] 证券交易及投资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本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或联营公司、未来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重大投资、重大或然负债[59][60][61][62] 物业相关情况 - 2023年6月30日,上海晨兴物业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使用权资产及投资物业账面价值分别为4978.7万港元、407.9万港元及1.47004亿港元[65] - 收地赔偿金额第一部分为3.74435165亿元,第二部分为2.55919316亿元,按时迁出额外奖励1.18470547亿元,三项补偿共7.48825028亿元[65] - 集团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损益中确认收地开支2950.3万港元[66] - 2023年6月30日,就预计租户赔偿款项相关收地开支作出的拨备为1526.3万港元[66] 公司治理及合规情况 - 2022年9月30日,高峻辞任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此后该职位一直空缺[67] - 管理团队由五名成员组成,负责首席执行官角色和职责[68]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第二部分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内的守则条文(除首席执行官职位情况外)[69] - 全体董事确认在2023年上半年遵守标准守则所列规定标准[70]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常规和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71] 报告发布情况 - 2023年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载入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72] 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情况 - 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按总额基准确认的相关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金额分别约为265.1万港元及313.4万港元[16] 业务信贷期情况 - 销售手机及物联网终端业务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般信贷期为零至90天[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