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收益情况 - 2022年收益为12.33亿港元,较2021年的12.66亿港元下降2.6%[1] - 2022年公司专利及仿製产品收益为499811千港元,引进产品收益为733337千港元,综合收益为1233148千港元[14] - 2022年集团收益为12.33148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2.6%[30] - 引进产品销售额为7.33337亿港元,占集团收益的59.5%;专利及仿製产品销售额为4.99811亿港元,占集团收益的40.5%[30] - 2022年《布累迪寧》™销售额录得9040万港元,增长150.7%;曲前列尼尔注射液销售额录得9980万港元,增长24.3%[31] - 2022年磺达肝癸钠注射液及苯丁酸鈉顆粒销售额分别增长257.1%及168.0%[31]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逾90%收益源自中国业务[17] 利润相关情况 - 2022年毛利为7.71亿港元,较2021年的8.06亿港元下降4.4%[1]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128.4万港元,较2021年的19.87亿港元下降97.4%[1]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为8.71港仙,较2021年的337.58港仙下降97.4%[1] - 2022年经营溢利为7656万港元,较2021年的1.98亿港元大幅下降[4]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为1842524千港元,较2021年的2391162千港元有所下降[8] - 2022年公司本年度溢利为45835千港元,2021年为1959884千港元[8] - 2022年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 - 536605千港元,2021年为291244千港元[8] - 2022年公司专利及仿製产品经营业绩为167329千港元,引进产品经营业绩为91319千港元,综合经营业绩为258648千港元[14] - 2022年公司经营溢利为76560千港元,2021年为1978583千港元[14] - 2022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67861千港元,2021年为1969366千港元[14]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5128.4万港元,2021年为19.87176亿港元[25] - 2022年集团毛利为7.70755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4.4%;毛利率为62.5%,较2021年下降1.2个百分点[32]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5108.6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97.4%[3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0港仙,2021年为3.1港仙[1] - 2022年公司已付2021年末期股息18254千港元,已付2022年中期股息5888千港元[8] - 已确认分派的股息为2414.2万港元,较2021年的3591.9万港元有所下降[24] - 报告期末后,董事建议派付2022年末期股息总额588.8万港元,2021年为1825.4万港元[24] - 董事会建议向2023年5月31日营业结束时在册股东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010港元,2021年为0.031港元[64] 资产负债情况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21.30亿港元,较2021年的26.74亿港元有所减少[6] - 2022年流动资产为6.52亿港元,较2021年的9.63亿港元减少[6] - 2022年流动负债为6.50亿港元,较2021年的9.23亿港元减少[6]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9.24亿港元,较2021年的24.65亿港元下降[7] - 2022年资产总值为27.82亿港元,较2021年的36.37亿港元有所下降;负债总额为9.395亿港元,较2021年的12.46亿港元有所下降[16] - 2022年专利及仿制药、引进产品和综合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13642亿港元,较2021年的1.17814亿港元有所下降[17] - 2022年无形资产摊销为3885.7万港元,较2021年的2905.3万港元有所增加[17] - 2022年新增非流动资产为2.1625亿港元,较2021年的3.86379亿港元有所下降[17] - 2022年应收贸易账款为1.11984亿港元,2021年为1.69369亿港元;应付贸易账款为1.01301亿港元,2021年为6259.9万港元[25][28] 费用情况 - 2022年公司研究及开发费用为168885千港元,2021年为243835千港元[14] - 2022年公司无形资产减值为2022千港元,2021年为230509千港元[14] - 2022年其他收入为7373.4万港元,较2021年的1.02323亿港元有所下降[19] - 2022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5442.7万港元,较2021年的2.067799亿港元大幅下降[21] - 2022年税项为2202.6万港元,较2021年的948.2万港元有所增加[22] - 2022年研发活动投入3.51602亿港元,较去年大减24.1%,相当于相应年度收益28.5%[34] - 2022年Renazorb®等引进产品相关专利费1365万港元确认为无形资产[34] - 报告年度销售及分销费用为3.4646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997.2万港元或5.5%,销售费用对收益的比率为28.1%,较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35] - 报告年度行政费用为1.984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885.2万港元或33.3%[36] 业务发展情况 - 合肥基地完成《尤靖安》®产能提升等多项设施升级及产品生产,南沙基地部分设备完成安装调试,部分生产工艺升级改造进行中[38] - 集团管道中有超40个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项目,多项新药申请正由药审中心评审[39] - 集团在多个主要治疗领域开发多项资产,如Cetraxal® Plus完成第III期临床试验并提交新药申请,Intrarosa®处于第III期临床试验阶段[40] - 附属公司COF建立涵盖10项肿瘤资产的管道,多项资产处于不同临床试验阶段[41][42] - 报告年度及截至目前,集团取得国家药监局发出7项简化新药申请及进口药品注册证批准[43] - 2022年多款产品取得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许可证,包括Zingo®、INOmax®等[44][45][46][47][48][49][50] - 2022年3月公司在阿里巴巴及京东商城电商平台推出自家旗舰店,加强品牌认知及拓展销售渠道[35] - 2022年10月26日,公司开发的研究性化合物AU409获美国药监局批准用于美国晚期原发性肝癌或晚期实体瘤肝转移患者临床试验[51] - 2022年7月,公司的磺达肝癸钠成功入选第七轮药品集采计划[53] - 2023年1月18日公布、3月1日实施的新版医保药品目录首次纳入公司三款商品化产品,连同另外六款产品,公司共有九款产品被纳入[54][55] - 2022年7月18日,公司与Unicycive Therapeutics, Inc.订立特许协议,获授Renazorb®在部分亚洲市场的开发、营销及商品化生产独家权利[57] - 2022年10月26日,公司与BioQ Pharma Incorporated修订许可协议,将两款新产品纳入现有协议[58] - 2022年9月22日,公司订立协议出售广州兆康医院有限公司100%股权,代价为2亿元人民币(约2.26亿港元),交易尚未完成[59] - 第八轮药品集采计划涵盖40种药物,首次涵盖肝素,公司的那曲肝素钙注射液成功入选[61] 公司治理情况 - 新企业管治守则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公司提名委员会于2022年1月2日起生效并遵守守则条文B.3.1[73] - 公司2022年4月21日通函未载列重选独立非执行董事说明函件,但提名委员会和董事会认为林日昌符合独立性条件并建议其重选[74] - 林日昌自2004年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职超九年,公司2022年4月21日通函未说明重选原因,但仍建议其重选并获通过[75][78] - 截至2022年4月21日,陈友正博士、林日昌、詹华强博士任期分别超二十年、十八年、十八年,通函未披露相关资料[79] - 公司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因安排其他要务缺席2022年5月19日股东周年大会[80] - 公司2022年度除上述披露外一直遵守上市规则的企管守则,董事会将继续审阅[81] 审核与报告情况 - 审核委员会审阅公司2022年度全年业绩[83] - 公司2022年度初步业绩公布数字经独立核数师同意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但未发出鉴证[84] - 公司将适时寄发并登载2022年度年报[85] 其他情况 - 2021年出售兆科眼科权益,集团于损益内确认收益23亿港元,交易后间接控制其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5.823%[29] - 2022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71] - 公司将于2023年5月17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65]
李氏大药厂(00950)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