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28,861千港元,较2022年的143,742千港元减少10.4%[1] - 同期,公司毛利为85,267千港元,较2022年的86,781千港元减少1.7%;毛利率为66.2%,高于2022年的60.4%[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8,638千港元,而2022年为溢利2,585千港元;净亏损率为 -6.7%,2022年纯利率为1.8%[1]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3.35港仙,2022年为盈利1.00港仙[1] - 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455,26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84,836千港元减少6.1%[1] - 权益总额为375,19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95,762千港元减少5.2%[1] - 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为132,69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5,595千港元减少8.9%[1] - 银行借贷总额为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298千港元减少100.0%[1] - 现金净额为132,69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0,297千港元减少5.4%[1] - 总资产负债比率为0.0%,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下降[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客户合约收入为12.89亿港元,较2022年的14.37亿港元下降10.35%[14][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157.5万港元,较2022年的400.5万港元下降60.67%[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亏损)收益为 - 169.1万港元,2022年为100.4万港元[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溢利为亏损,员工成本总额4487.3万港元,存货拨备净额 - 61.8万港元,已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4421.2万港元等[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税项为 - 6.8万港元,2022年为155.7万港元;香港利得税估计年度实际税率16.5%,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税溢利按8.25%征税,中国附属公司税率25%[17][18][19] - 中期期间公司无派付、宣派或拟派股息(2022年:无)[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 - 0.00335港元,2022年为0.01003港元[2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39938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730000港元[2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807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0960000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销售收入总额为1.289亿港元,对比2022年同期的1.437亿港元下跌10.4% [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6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溢利260万港元[25] - 2023年集团收入为1.289亿港元,较2022年的1.437亿港元减少10.4%[40] - 集团毛利为853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1.7%;整体毛利率为66.2%,较2022年的60.4%上升[46][47] - 其他收入为160万港元,较2022年的400万港元减少;其他亏损为170万港元,2022年为收益100万港元[47][48] - 销售及分销成本增加11.2%至7370万港元;行政开支增加6.2%至2210万港元[4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860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260万港元[50]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贷总额为0,2022年12月31日为529.8万港元;现金净额为1.3269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0297亿港元[53][54] - 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为8007.8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907.4万港元减少;资产负债率为0.0%,2022年12月31日为1.3%[53] - 2023年6月30日抵押定期存款为61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40万港元减少[56] - 2023年6月30日雇员人数为528人,较2022年增加;员工成本总额为449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投资公平值为75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不超5%,较2022年12月31日的770万港元减少[63] - 2023年6月30日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金融资产未变现亏损净额约10万港元,2022年未变现收益净额为30万港元[63] - 期内投资于联交所上市公司股份的股息收入为40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63]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息[6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按分销渠道分类,2023年自营零售收入9.41亿港元,电商销售1.90亿港元,分销业务0.79亿港元,其他0.77亿港元;与2022年相比,自营零售下降8.05%,电商销售增长31.94%,分销业务下降35.62%,其他下降47.02%[14] - 按主要产品分类,2023年床品套件收入7.01亿港元,被芯及枕芯4.82亿港元,其他家居用品1.05亿港元;与2022年相比,床品套件下降14.35%,被芯及枕芯下降14.09%,其他家居用品增长82.97%[15] - 按客户所在地区分类,2023年香港及澳门收入9.55亿港元,中国内地3.31亿港元,其他0.03亿港元;与2022年相比,香港及澳门下降16.22%,中国内地增长12.09%,其他增长14.23%[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175个销售网点,2022年12月31日为205个[26]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自营零售额及分销业务销售额同比分别下跌8.0%及35.6% [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电商销售对比去年同期上升31.9% [27]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向其他客户作出的销售对比去年同期减少47.0% [28] - 2023年自营零售额为9410万港元,较2022年的1.024亿港元下跌8.0%,占总收入约73.0%(2022年:71.2%)[41] - 2023年电商销售额增加31.9%至1900万港元(2022年:1440万港元)[41] - 2023年分销业务销售额减少35.6%至800万港元(2022年:1240万港元)[41] - 2023年其他业务销售额减少47.0%至770万港元(2022年:1460万港元)[41] - 2023年自创品牌销售额减少9.6%至1.064亿港元(2022年:1.176亿港元),占集团收入约82.5%(2022年:81.8%)[42] - 2023年特许及授权品牌销售额下跌13.9%至2250万港元(2022年:2610万港元)[43] - 2023年床品套件销售额为7010万港元,较2022年的8190万港元减少14.4%[44] - 2023年被芯及枕芯销售额为4820万港元,较2022年的5610万港元减少14.1%[44] - 2023年其他家居用品销售额为1050万港元,较2022年的570万港元增加83.0%[44] - 来自香港及澳门收入为955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16.2%;来自中国内地收入为331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12.1%[45] 公司业务动态 - 集团在2023年初推出“AI生态枕”,7月获惠州皇冠假日酒店提供给住客体验[29] 汇率情况 - 人民币兑港元期内贬值约4.5%,2022全年贬值约7.8%[55] 公司物业情况 - 中国惠州卡撒天娇工业园第一期原用作仓库部分,账面价值约1260万港元,已转拨至投资物业[65] - 卡撒天娇工业园第二期新建B大楼2022年4月竣工,总面积25255平方米[66] - 卡撒天娇工业园第二期新建B大楼室内工程及装修最终总代价为人民币2440万元,约合2630万港元[67] - 卡撒天娇工业园第二期新建B大楼2023年3月启用[67]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0] 公司业绩审核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业绩[73] 公司购股权授出情况 - 2023年7月6日公司授出620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37港元[23]
卡撒天娇(02223)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