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睿能科技(603933) - 2023 Q4 - 年度财报
睿能科技睿能科技(SH:603933)2024-03-27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简称为睿能科技,外文名称为FUJIAN RAYNEN TECHNOLOGY CO.,LTD,外文名称缩写为RAYNEN[17]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维坚[17] - 董事会秘书为蓝李春,证券事务代表为苏宁谊,联系电话均为0591 - 88267288,传真均为0591 - 87881220[18]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福州市鼓楼区铜盘路软件大道89号软件园C区26号A幢三层,办公地址邮政编码为350003[19] - 公司网址为www.raynen.cn,电子信箱为investor@raynen.cn[19] - 2017年6月26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2567万股,7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18.49亿元,较2022年减少13.42%[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19.58万元,较2022年增长10.30%[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931.54万元,较2022年增长27.67%[2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82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3.29%[22] - 2023年末总资产22.45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6.50%[2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2841元,较2022年增长7.41%[23]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2364元,较2022年增长24.55%[23]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70%,较2022年增长0.13%[23]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92%,较2022年增长0.63%[23]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914.95万元,同比下降13.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19.58万元,同比上升10.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931.54万元,同比上升27.67%[32]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914.95万元,同比下降13.42%;净利润5,919.58万元,同比上升10.30%[75]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24,488.85万元,同比上升6.50%;净资产128,214.33万元,同比上升3.29%[75] - 2023年营业成本142,527.8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76%;销售费用135,554,624.18元,同比下降7.48%;管理费用96,200,540.40元,同比下降4.08%;财务费用17,679,126.68元,同比下降29.42%;研发费用111,913,466.40元,同比下降7.40%[77][7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45,746,437.16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31,078,349.31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137,818.29元,变动比例分别为不适用、 - 4,495.92%、 - 90.66%[77] - 销售费用本报告期135554624.1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48%;管理费用本报告期96200540.4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08%;研发费用本报告期111913466.4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40%;财务费用本报告期17679126.6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42%[84] - 研发投入合计111913466.40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6.05%[8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报告期145746437.16元,上年同期 - 135359846.52元[8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报告期 - 131078349.31元,上年同期2981820.15元[8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报告期10137818.29元,上年同期108554374.64元[89]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本期成本46330.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97%[83] - 分销业务本期成本93401.8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78%[83]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2320262.90元,占总资产0.10%,较上期期末增加540.09%[91]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239924579.42元,占总资产10.69%,较上期期末增加100.29%[91]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为43384304.19元,占总资产1.93%,较上期期末增加113.86%[91]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89040791.58元,占总资产3.97%,较上期期末增加827.51%[91] - 境外资产为543692166.74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4.22%[92] - 受限资产合计56947630.43元,包括货币资金34718320.62元、应收票据1683941.50元等[9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初数190395453.87元,期末数189472879.95元[100] - 2023年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9,195,781.80元,母公司净利润为40,899,827.43元[151] - 以2023年母公司净利润为基数提取10%法定盈余公积金4,089,982.74元,当年度可分配利润为36,809,844.69元[151] - 2023年年末实际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230,679,801.08元[151] - 2023年年度拟向全体股东A股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21,022,957.50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为35.51%[5][15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制造业务研发投入10,092.30万元,占制造业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69%[32] - 2023年针织及缝制设备电控系统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239.79万元,同比上升51.40%,针织横机电控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33] - 2023年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417.51万元[35] - 2023年IC分销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587.83万元,同比下降30.25%[38]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76,591.98万元,同比增30.92%;分销业务营业收入105,396.61万元,同比降30.13%[80] - 针织及缝制设备电控系统营业收入50,239.79万元,同比增51.40%;IC产品分销业务营业收入103,587.83万元,同比降30.25%[80]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102,196.20万元,同比降1.79%;海外地区营业收入3,942.68万元,同比增46.09%[80] - 针织及缝制设备电控系统生产量117,888套,同比增67.01%;销售量113,557套,同比增56.96%;库存量11,972套,同比增56.68%[81] - 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生产量202,819台,同比降7.29%;销售量199,755台,同比降5.36%;库存量57,010台,同比增5.68%[81] - 营业收入变动主要系IC分销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0.25%,针织及缝制设备电控系统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上升51.40%综合影响所致[77] - 制造业务研发投入占制造业务营业收入比例12.69%[88] 金融资产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71,275,037.59元,期末余额73,335,720.31元,当期变动2,060,682.72元,对当期利润影响1,319,631.00元[30]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119,120,416.28元,期末余额116,137,159.64元,当期变动 - 2,983,256.64元[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71275037.59元,期末数73335720.31元[100]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119120416.28元,期末数116137159.64元[100] 营业外收支及所得税 - 债务重组损益为 - 1,270,782.37元[29]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分别为3,120,026.21元、362,422.90元、 - 1,647,629.88元[29] - 所得税影响额分别为2,115,958.40元、2,998,896.55元、1,572,967.57元[29] 行业市场数据 - 2023年第三季度我国纺织行业综合景气指数为55.9%,较第二季度略回落1.1%,较上年同期大幅回升11.6%[43] - 2023年1月 - 9月,规模以上纺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9.21亿元,同比减少1.12%,利润总额为49.16亿元,同比减少2.18%[43] - 横机2023年前三季度销量约78,000台,同比增长50%;我国横机2023年前三季度出口金额为1.5亿美元,同比下降27%[45] - 2023年1月 - 6月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增速 - 1.6%[45] - 2023年前6个月缝制行业百家企业工业总产值89.58亿元,同比下降12.32%;缝制设备产量296万台,同比下降18.71%,其中工业缝纫机产量202万台,同比下降16.26%[45] - 2002年至2022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转负,下降了0.22%[50] - MIR睿工业预计2023年是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发展的重要转折点,2024年至2025年增速变缓[50] - MIR睿工业预计过程自动化的DCS、SIS产品线在2023年至2026年期间呈上涨趋势[50] - MIR睿工业预计2024年传统OEM市场可能提振,包括机床、食品饮料设备等行业[50] - 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下降9.4%至5201亿美元,2000 - 2022年已从2044亿美元增长至5741亿美元[55] -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约3016万辆和30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新能源汽车销量约949万辆,同比增长37.9%,市场渗透率31.6%,高于上年6%,2025年预计达1200万辆[55] - 全球工业控制与工厂自动化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160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269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08%;全球工业芯片市场2019 - 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3%,2022年达705亿美元[56] - 中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65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61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52%[56] - 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环比增长14.1%、同比增长0.3%;11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约3121万部,同比增长34.3%[57] - 2023年全球智能家电出货量较2022年上涨2.2%,预计2027年将增长至12.3亿台[57] - 2023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148.12%[58] 公司业务模式及优势 -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IC分销业务,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提供核心部件及整体解决方案,在IC分销领域提供综合应用解决方案[62] - 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以日本和欧美企业为主导,中国企业发展迅速,国产替代加速,在部分细分市场与外资竞争[52] - 中国IC分销行业格局分散,境外分销商侧重供应链服务,本土分销商以技术型分销为主[59] - 制造业务研发投入比例超12%[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证书197项,其中发明专利115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外观专利12项[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18项[70] - 公司针织横机电控系统持续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优势地位[63] - 公司工业自动化控制业务处于投入期,发展潜力较大[64] - 公司IC分销业务下游主要集中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行业,并开拓新能源汽车等新细分领域[66] - 公司制造业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自主研发,产品开发分四个阶段[67] - 公司制造业务采用直销和经销结合的销售模式[67] - 公司IC分销业务以“技术支持 + 分销”模式销售产品[68] - 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制造业务和IC分销业务均有技术优势[69]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1257.0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2.30%;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9078.2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63.66%[84] 公司人员情况 - 报告期末母公司在职员工396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760人,在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