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丽年国际(09918) - 2023 - 中期业绩
丽年国际丽年国际(HK:09918)2023-08-30 21:07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半年对比)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46,60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47,825千港元下降0.2%[1] - 同期,公司毛利为76,58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3,513千港元增长4.2%,毛利率从13.4%提升至14.0%,增加60个基点[1] - 经营溢利为4,47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266千港元下降51.8%[1] - EBITDA为25,88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821千港元下降10.2%[1]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552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溢利3,504千港元,同比下降144.3%[1]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55港仙,2022年同期为盈利3.50港仙,同比下降144.3%[1]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分别为546,606千港元和547,825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净收益分别为4,167千港元和3,412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分别为1,623千港元和3,179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融资成本分别为6,880千港元和4,062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抵免/(开支)分别为858千港元和 - 1,663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分别为 - 1.55港仙和3.50港仙[2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546.6百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1.2百万港元或约0.2%[34]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约76.6百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3.1百万港元或约4.2%,毛利率从13.4%增至14.0%[35]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分销及行政开支约77.9百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7.1百万港元[36] - 净融资成本由2022年上半年约410万港元增加约280万港元或约68.3%至2023年上半年约690万港元[37] - 2023年上半年汇兑收益约65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约440万港元[3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16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溢利约350万港元[39]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与2022年末对比) - 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67,98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0,743千港元有所增加[3] - 流动资产为745,95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66,773千港元有所减少[3] - 总负债为766,31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21,481千港元有所减少[4]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47,63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6,035千港元有所减少[3]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分别为14,576千港元和25,354千港元[16]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金融工具及递延税项资产除外)分别为147,494千港元和91,873千港元[18] - 公司将银行借贷从2022年12月31日的275.3百万港元减少38.3百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的237.0百万港元[3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较去年年底减少117.1百万港元[34] - 存货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227.8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257.0百万港元[3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贷约2.3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2.753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银行存款约2.07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2.422亿港元[4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借贷净额约291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3310万港元;总权益约1.47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56亿港元;净资本负债比率为19.7%,2022年12月31日为21.2%[45] 客户收益贡献情况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客户A贡献收益分别为80,946千港元和66,417千港元,客户B分别为56,425千港元和65,442千港元[15] 美国市场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美国市场贡献约197.8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36.2%,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约192.4百万港元和约35.0%[34] 公司费用支出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因业务重组支付一次性遣散费约2.0百万港元[36] - 2023年上半年营销能力投入增加约3.3百万港元[36] - 2023年上半年折旧开支增加2.0百万港元,主要来自东莞续厂房的土地使用权[36] 股息派发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派付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5港元,合共5,000,000港元[22] 资本开支及承担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总资本开支430万港元[4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已订约但尚未拨备有关购买厂房及机器之资本承担为210万港元[47]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用约1720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1700名;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员工成本为1.01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02亿港元[58] 股份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每股面值0.2港元的股份总数为1亿股,2022年6月30日为每股面值0.01港元的20亿股[52] 可换股债券协议情况 - 2023年8月25日,认购人被指未确认第二批本金22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全额汇款完成日期,构成违反协议,TTL有权终止协议[54]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2020年1月10日公司股份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7400万港元[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通过扩展制造平台增加产能拟用1950万港元,已动用1060万港元,未动用890万港元,预计2023年末完成[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通过购置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及能力拟用40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加强物联网研发能力拟用29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加强营销能力拟用370万港元,已动用140万港元,未动用230万港元,预计2023年末完成[61]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62]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采用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第C.2.1条外[63] - 朱慧恒自2021年9月30日起同时担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64]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阅公司会计准则、风险管理等事宜及相关财务报表和中期业绩[69] 中期报告情况 - 2023年中期报告将向股东派发并在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刊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