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丽年国际(09918) - 2023 - 年度业绩
丽年国际丽年国际(HK:09918)2024-03-26 20:4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12.2719亿港元,较2022年的13.35549亿港元下降8.1%[2] - 2023年毛利为2.10646亿港元,较2022年的1.94954亿港元增长8.0%[2] - 2023年毛利率为17.2%,较2022年的14.6%增加260基点[2] - 2023年经营溢利为2137万港元,较2022年的3210.7万港元下降33.4%[2]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124.5万港元,较2022年的1513.4万港元下降91.8%[2]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2港仙,较2022年的15.1港仙下降92.1%[2] - 2023年总资产为9.65631亿港元,较2022年的9.77516亿港元略有下降[5] - 2023年总负债为8.15338亿港元,较2022年的8.21481亿港元略有下降[7] - 2023年总权益为1.50293亿港元,较2022年的1.56035亿港元有所下降[5]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124.5万港元,2022年为1513.4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2023年为1.2港仙,2022年为15.1港仙[37] - 2023年公司收益录得8.1%跌幅,合营公司TTL可换股债券公平值减值约2940万港元[53][54] - 2023财年公司收益1227.2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减少108.3百万港元或8.1%[58] - 2023财年毛利为210.6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增加15.6百万港元或8.0%,毛利率从14.6%增至17.2%[58] - 2023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与行政开支为161.6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增加11.8百万港元或7.9%[59] - 2023财年净融资成本为15.9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增加5.1百万港元或47.2%[59] - 2023财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1.2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减少13.9百万港元或92.1%[5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为292.6百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银行存款为274.6百万港元[6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借款净额为18.0百万港元,总权益为150.3百万港元,净资本负债比率为12.0%[62] - 2023财年公司产生总资本开支13.8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拥有已订约但尚未拨备资本承担2.8百万港元[64] 各业务线客户及地区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客户B、C收益分别为158,796千港元、191,074千港元,2022年客户A、C、D收益分别为143,251千港元、136,334千港元、142,720千港元[24] - 2023年美国、菲律宾等地区收益分别为460,323千港元、228,058千港元等,2022年分别为496,838千港元、197,914千港元等[25] - 2023财年美国市场贡献收益460.3百万港元,占总收益37.5%,销售组合下降7.3%[58] 其他财务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和2022年合约负债分别为12,495千港元、25,354千港元[27] - 2023年和2022年计入年初合约负债结余之已确认收益分别为25,534千港元、61,161千港元[28] - 2023年和2022年香港、中国内地非流动总资产分别为5,769千港元、124,081千港元和9,115千港元、82,758千港元[29] - 2023年和2022年汇兑收益分别为4,315千港元、7,318千港元,衍生金融工具之已变现净亏损分别为(2,051)千港元、(3,849)千港元等[31] - 2023年和2022年政府补助分别为816千港元、3,288千港元[32] - 截至2023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拨备,2023年中国附属公司按25%缴纳企业所得税[34] - 2023年即期所得税总额为4,113千港元,递延所得税为127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4,240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7,550千港元、(3,371)千港元、4,179千港元[35]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04228亿港元,减值拨备后为2.97822亿港元;2022年分别为3.7665亿港元和3.68267亿港元[41]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年末为640.6万港元,2022年为838.3万港元[45]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49755亿港元,2022年为3.32591亿港元[46] - 2023年银行借款为2.92603亿港元,2022年为2.7534亿港元;2023年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6.8%,2022年为6.4%[46][49] - 2023年末有2.40116亿港元银行借款财务契诺未达成,已获银行豁免函[49] 公司基本信息及股权相关 -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制造及销售,最终控股股东为朱慧恒先生及朱惠璋先生[9] - 2022年9月16日公司每二十股已发行及未发行普通股合并为一股,2022 - 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亿股[37][51] 公司股息政策 - 2023年公司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3月28日建议派付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05港元,合共500万港元[39][40] 公司业务发展及合作 - 报告期后公司与Giken订立合营协议成立合营公司,主攻电子制造服务销售推广[55] 公司人员相关数据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约1600名,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00名,2023财年总员工成本为223.5百万港元[75] 公司资金运用情况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400万港元,于2023年12月31日已悉数动用[78] - 通过在东南亚地区及中国扩展制造平台增加产能拟用890万港元,已动用890万港元[79] - 加强于北美及欧洲的营销能力拟用230万港元,已动用230万港元[79]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2023财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80] 公司合规及守则遵守情况 - 2023财年公司除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外遵守所有守则条文,朱慧恒自2021年9月30日起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81] - 全体董事确认2023财年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4] - 2023财年及直至公告日期公司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85] 公司审核及治理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与管理层及董事会审阅集团会计原则等事宜[86] 公司会议及报告相关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4年6月3日举行,通告及代表委任表格将适时刊出[89] - 2023年年报将适时向股东寄发并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刊登[90] 会计准则影响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多项修订准则及诠释将于2024年或2025年生效,初步评估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