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誉科技(01483) - 2022 - 年度财报
网誉科技网誉科技(HK:01483)2023-04-27 16:41

环境维护业务 - 2022年环境维护业务收益约2.47348亿港元,2021年约3.25957亿港元,业绩较上年大幅下滑[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11项(2021年:21项)履行中环境维护服务合约,余下合约期限合约总金额约为人民币5.8456亿元(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7.3亿元)[4] - 环境维护业务总部位于成都,已扩展至新疆、河北和内蒙古等地[3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集团有11项履行中的环境维护服务合约,合约总金额约为人民币5.8456亿元[3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约1.86468亿港元,2021年为1.34475亿港元,因环境维护业务增长而增加[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环境维护业务收益为2.47348亿港元,2021年为3.25957亿港元[8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因环境维护业务服务合约产生合约资产,该项目累计确认收入3262.6万港元,与2021年相同[200] 物业租赁业务 - 2022年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约330.2万港元,2021年约313.3万港元[4] - 2022年物业租赁业务收入为330.2万港元,2021年为313.3万港元[44] 集团财务状况 - 2022年集团毛利约4785.7万港元,2021年约8185.2万港元;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亏损总额约1.77211亿港元,2021年收益约4843.9万港元[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约9000港元受限制现金已抵押作环境维护业务项目履约担保,2021年为768.8万港元[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开支约236.7万港元,2021年为2679万港元,主要用于购置投资物业等[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6] - 集团大部分附属公司在中国经营,大部分交易以人民币结算,管理层将继续监控外汇风险并在必要时采取对冲措施[16] - 2022年12月31日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处于净现金状况,未披露资产负债比率[16] - 2022年公司集团收益约2.62271亿港元,较2021年约3.32047亿港元减少约21.0%[32] - 2022年公司集团毛利约4785.7万港元,2021年约为8185.2万港元[32] - 2022年公司集团全面亏损总额约为1.77211亿港元,2021年收益约4843.9万港元[32] - 2022年公司集团一般及行政开支中商誉减值约1.29112亿港元[32] - 2022年公司录得收益约2.62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3.32亿港元减少约21.0%[37][38][52] - 2022年公司毛利率约为18.2%,低于2021年的约24.7%[37][38] - 收益及毛利率下降主因是环境维护业务项目数量减少和经营成本增加[37][38] - 2022年公司处置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亏损约288.4万港元,2021年为收益5940.9万港元[41] - 2022年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约269.2万港元,2021年为2232.5万港元[41] - 本年度毛利约为4785.7万港元,2021年约为8185.2万港元[59] - 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约为1.77211亿港元,2021年为收益约4843.9万港元[59] - 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亏损约288.4万港元,2021年为收益5940.9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269.2万港元,2021年约为2232.5万港元[61] - 非上市股本投资年末市值1083.1万港元,占总资产1.6%;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年末市值1474万港元,占总资产2.2%;非上市结构性存款年末市值1.60128亿港元,占总资产23.5%[62] - 公司存入五笔保本型存款总额约为1.59098亿港元,期限1个月至1年,利率3.00%至5.05%[63] - 总收益2.62271亿港元,2021年为3.32047亿港元[66] - 本年度收益成本约为2.14414亿港元,2021年为2.50195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4.3%[66] - 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1.91498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70.4%,主要因商誉减值约1.29112亿港元及无形资产减值约636万港元[6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1000名员工及1192名劳工,共2192名雇员,较2021年的4690名减少,与环境维护业务收益减少一致[67] - 年内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1.44878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24.4%,主要由于劳工人数减少[67] - 公司确认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1212.8万港元,2021年为公平值收益约187.4万港元[67] - 需就裕祥集团现金产生单位的减值亏损作出拨备1835.7万港元,2021年为零[68] - 宝润来集团商誉减值金额约9170.1万港元,客户关系无形资产减值约284.9万港元,2021年均为零[68] - 宝润来集团客户关系无形资产摊销费用约331.5万港元,2021年为332.9万港元[68] - 收购优米泰后,公司本年度确认商誉及无形资产 - 专利金额约1905.4万港元及2420.9万港元[68] - 2022年底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8191.1万港元,较2021年底的约2.33608亿港元减少64.9%[9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股东分派的储备约为4.03757亿港元[85] - 年内集团无资本化利息和慈善及其他捐款[8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发行债务证券[125] - 本集团五大客户合计及单一最大客户分别占2022年总收益约1.35399亿港元或51.63%及5864.5万港元或22.36%[133] - 最大供应商占集团总采购量的6.33%,五大供应商合计占17.47%[14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中非流动资产为29,862,2021年为20,219;流动资产为12,407,2021年无此项数据;亏损拨备为11,800,2021年无此项数据[200] 新业务投资 - 公司本年度投资三项新业务,分别为医疗器械制造及销售、化妆品销售和冻肉销售业务[34][37] - “其他”业务分部包含医疗器械、化妆品和冻肉销售的财务数据[58] - 2022年6月1日完成收购上海优米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本年度带来收益约332.8万港元[63] - 2022年8月开始冻肉贸易业务,本年度带来收益约606.4万港元[63] - 2022年10月开始化妆品贸易业务,本年度带来收入约215.7万港元[63] - 本年度集团投资医疗设备制造及销售、化妆品销售、冻肉销售三项新业务,但受外部环境和疫情影响,新业务扩张受限[77] 公司业务策略 - 公司未来将继续开展和开发核心业务及新业务,并探索其他行业业务机遇[34] - 公司拟实行既定业务策略,增强集团价值,为股东带来回报[34] - 未来集团将继续发展核心业务和新业务,并探索中国高科技和互联网等行业的业务机会[77] 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2021年:无)[71] - 公司派付股息能力取決於集團營運、流動資金及資本需求等,董事會將不時檢討股息政策[107] - 董事不建议就2022年度派付任何股息[118] 收购事项 - 2022年4月8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航天华泰与仁会订立买卖协议,以2700万元人民币(约3306.7972万港元)收购优米泰90%股权,5月31日完成收购,12月29日因疫情影响将代价下调至2150万元人民币(约2520.2万港元)[71] - 2021年股份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49亿港元,原可能收购事项终止,款项用途变更[95] - 约4170万港元用作新环境维护项目初期营运成本[95] - 约2520万港元用于2022年收购事项[95] - 约6070万港元用于发展肉类贸易业务及开拓物流链业务[95] - 约2190万港元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95] - 未动用金额预期在2023年底前全部用完[98] - 2022年12月29日,2022年收购事项代价从约3164.9万港元调至约2520.2万港元,结余重新分配为集团营运资金[98] 公司股权结构 - 桑康喬和崔鵬分別持有公司289,372,000股股份,概約股權百分比均為36.4%[109] - 许文泽先生持有289,372,000股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36.4%[124] - 林嘉德先生持有4股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05%[124] - 徐志浩先生持有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05%[12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金棕榈海外有限公司拥有117,000,000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本百分比为14.72%[12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马艳英拥有117,000,000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本百分比为14.72%[128] 公司管理层 - 年内执行董事为桑康乔、崔鹏、许文泽[85] - 年内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林嘉德、徐志浩、黄真诚[86] - 桑康喬於2016年10月27日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有超過20年香港及中國證券投資行業經驗[100] - 許文澤於2016年10月27日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自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00] - 崔鵬於2016年10月27日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有超過24年中國證券投資行業經驗和超過15年香港證券行業經驗[100] - 黃誠思於2018年9月27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是薪酬委員會主席等職位[103] - 余健文於2016年12月19日獲委任為公司秘書及首席財務官,有超過24年會計等相關工作經驗[116] 购股期权计划 - 2013计划项下有4000万份购股权于2022年12月31日仍未行使,2021计划项下无购股权于该日仍未行使[74] - 公司已采纳2013年和2021年两项购股期权计划,旨在激励、吸引和留任对集团发展重要的参与者[13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徐志浩持有40万份购股期权,行使价1.99,行使期为2017年5月17日至2027年5月16日[13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授予公司董事、雇员及顾问的尚未行使购股权共有4000万份[151] - 董事桑康乔、崔鹏、许文泽、林嘉德于2017年5月17日获授的购股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各剩余40万份,行使价均为1.99港元[152] - 2022年向集团顾问授出的购股权中,2017年5月17日授出的剩余800万份,行使价1.99港元;2021年2月5日授出的剩余2960万份,行使价1.21港元[159] - 所授出具有根据购股期权授出日期厘定可行使日期的购股期权,总数的30%可于授出日期后一年行使,40%可于授出日期后两年行使,30%可于授出日期后三年行使[154][155][157][159] - 2013年购股计划目的是确认肯定参与者贡献,激励其为集团创造利益并吸引挽留参与者;2021年计划是向选定参与者授出购股以作贡献奖励[160] - 2013年购股计划可授出股份最多4000万股,占公司采纳日已发行股份10%;2021年计划可授出股份最多7950万股,占公司采纳日已发行股份10%[160] - 各参与者在12个月内最大权益为公司不时已发行股份的1%[161] - 购股期限由董事会厘定,不迟于购股授出日期后10年期最后一日,购股可行使前无最短持有期[161] - 所授购股须自授出日起28日内每份支付1港元后接纳,行使价不低于规定三者最高者[161] - 2013年购股计划将于2023年12月9日届满,2021年计划自2021年6月16日起十年内有效[161] - 2013年和2021年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分别为4000万股和0股,分别约占年报刊发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03%和0%[162] - 授予特定人员购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