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达控股(01100) - 2023 - 中期业绩
飞达控股飞达控股(HK:01100)2023-08-29 17:59

财务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7.8025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41912亿港元下降17.16%[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2.739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03717亿港元下降9.80%[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8413亿港元下降15.55%[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7160.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125.7万港元下降21.5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外部客户收益为7.8025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41912亿港元下降17.16%;须予呈報分類收益为8.1042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00051亿港元下降18.96%[15]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8413亿港元下降15.55%;期内溢利为0.7160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0.91257亿港元下降21.54%[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6507.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448.6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15.23港仙,2022年同期为20.804港仙[21] - 本期集团收益7.80258亿港元,较2022年中期的9.41912亿港元有所下降;毛利下跌9.8%至2.7393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下跌23.0%至6507.5万港元;毛利率上升2.9个百分点至35.1%[34] - 制造业务收益减少16.5%至4.69233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60.1%;分类经营溢利下降9.0%至1.29083亿港元[36] - 贸易业务收益减少18.1%至3.11025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39.9%;录得经营亏损2803.9万港元[38][39]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为18.392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58314亿港元下降6.08%[5] - 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为7.2866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89333亿港元下降18.0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须予呈報分類資產为14.0040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85977亿港元下降11.69%;总资產为18.392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58314亿港元下降6.07%[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须予呈報分類負債为4.325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75765亿港元下降24.88%;总负债为7.2866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89333亿港元下降18.07%[16] - 2023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物业为5708.9万港元,汽车为0;租赁负债非流动为4787.8万港元,流动为1305.5万港元[2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36507.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528.7万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5325.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357.9万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确认合约负债119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33万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以及流动投资组合总额为3.272亿港元,银行信贷为8.93亿港元,其中7.05亿港元未动用[48] - 集团借贷除以总权益比率为19.5%,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8%有所下降[49] 每股盈利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15.23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20.804港仙下降26.79%[3]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摊薄盈利为14.9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20.422港仙下降26.06%[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14.9港仙,2022年同期为20.422港仙[22] 投资与费用情况 - 公司持有一项654.2万港元的人寿保险合约投资,计入其他非流动资产内[9] - 2023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0.2926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05365亿港元下降85.75%[16] - 2023年上半年透过损益按公平值计量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虧損为119.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8万港元;保险合约投资价值变动为416.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15][17]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净额为837.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71.1万港元增加77.75%[15][18]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000.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36.7万港元下降10.54%[15][19]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拨备,与2022年同期相同;海外溢利之税项按经营所在国家适用税率计算[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2368.5万港元,无形资产558.1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052.8万港元和958万港元[23] - 本期集团投资约2370万港元添置设备及机械,投资560万港元添置贸易业务设备及系统;已批准墨西哥及孟加拉生产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1.022亿港元,贸易业务设备升级资本承担30万港元[50][51] 股息情况 - 2023年已宣派中期股息每股3港仙,金额为1286.1万港元;2022年为1276.8万港元[22] - 2023年就2022年派付末期股息每股6港仙,金额为2570.3万港元;2022年为1621.3万港元[23] - 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3港仙,与2022年中期相同;2023年6月30日手头现金约3.232亿港元,未动用银行信贷额度约7.05亿港元[35] - 董事会已宣派中期股息每股3港仙(2022年:3港仙),将于2023年10月10日或其后派付[54] 会计政策情况 - 多项新订或经修订准则于报告期间开始适用,公司无需变更会计政策或作出追溯调整[10] 业务运营策略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贯彻价格稳定策略保障营运毛利率,承接相当数量且售价较高的快速订单[33]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孟加拉和深圳工厂分别有约8800名及300名员工,较2022年12月31日的9000名及300名有所变化[3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中国(含香港)雇佣386名员工(2022年6月30日:418名),在孟加拉雇佣8830名员工(2022年6月30日:8120名),在美国及英国雇佣163名员工(2022年6月30日:181名)[53] - 本期雇员开支约为1.818亿港元(2022年6月30日:2.143亿港元)[53] 市场预期与业务拓展 - 美国等主要市场去库存调整初现曙光,预计今年第四季库存恢复健康水平,订单量将随需求复苏回升[41] - 集团在墨西哥增设备生产基地,预计年底前竣工并分阶段投产,将加强快速订单生产能力,缩短交货时间,节省物流和进口税开支[44] 股份与证券情况 - 公司将在2023年9月18日至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需在9月15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6]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常规守则[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所有董事遵守标准守则规定标准[58] - 公司遵守设立审核委员会规定,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5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的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59] 董事会情况 - 公布日期,公司董事会有八名董事,五名执行董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