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达控股(01100) - 2023 - 年度业绩
飞达控股飞达控股(HK:01100)2024-03-26 21:35

财务状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存款及流动投资组合合计3.31亿港元,较2022年的2.685亿港元有所增加;银行信贷额度为8.427亿港元,其中7.337亿港元未动用;借贷与权益比率为13.8%,低于2022年的22.8%[8]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17949亿港元,2022年为1.9539亿港元;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7.5473港仙,2022年为45.8728港仙;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为26.9886港仙,2022年为45.0421港仙[17][18] - 2023年制造业务收益8.2176亿港元,同比减少27.1%,经营溢利1.86886亿港元,同比下降39.7%,占总收益57.9%[24] - 2023年贸易业务收益5.97234亿港元,同比减少20.0%,占总收益42.1%,经营亏损5656.3万港元[26]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33915.1万港元,较2022年44928.9万港元减少,减值亏损拨备1775.2万港元[21] - 2023年集团雇员开支约3.431亿港元,较2022年3.988亿港元减少[27]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净额375万港元,年末拨备1775.2万港元[36] - 2022年一项投资应收款项319万港元于2023年已全数偿付[38] - 2023年其他预付款项1450.4万港元,向供应商支付预付款项957.6万港元[40] - 2023年公司收益14.19亿港元,较2022年的18.74亿港元同比下跌,毛利4.76亿港元,同比下跌25.3%,股东应占溢利1.18亿港元,同比下跌39.6%[48] - 2023年毛利率为33.6%,较2022年的34.0%稍微下跌0.4个百分点[4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手头现金及未动用银行融资总额分别约为3.18亿港元及7.34亿港元,2022年分别为2.47亿港元及5.80亿港元[49] - 2023年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1.70亿港元,较2022年的2.34亿港元减少;合约负债为103.1万港元,较2022年的113.3万港元减少[42] - 2023年初计入合约负债之已确认收益为113.3万港元,2022年为123.8万港元[43] - 2023年使用权益法入账的应占投资溢利为150千港元,2022年亏损124千港元[65] - 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77,177千港元,2022年为250,861千港元[65] - 2023年本年度溢利为127,808千港元,2022年为213,307千港元[65][67] - 2023年基本每股盈利为27.5473港仙,摊薄每股盈利为26.9886港仙;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为45.8728港仙,摊薄每股盈利为45.0421港仙[65] - 2023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29,860千港元,2022年为200,759千港元[67] - 2023年总资为1,786,603千港元,2022年为1,958,314千港元[69] - 2023年总负债为625,420千港元,2022年为889,333千港元[71]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512,581千港元,2022年为465,529千港元[71]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14.19亿港元,2022年为18.74亿港元;2023年经营溢利为1.90亿港元,2022年为2.64亿港元;2023年年内溢利为1.28亿港元,2022年为2.13亿港元[78] - 2023年制造业务须呈报分类收益为8.77亿港元,2022年为12.04亿港元;贸易业务须呈报分类收益为5.97亿港元,2022年为7.47亿港元[78] - 2023年制造业务须呈报分类溢利为1.87亿港元,2022年为3.10亿港元;贸易业务须呈报分类亏损为0.57亿港元,2022年为0.59亿港元[78] - 2023年总资本开支为1.54亿港元,2022年为2.05亿港元[85] - 2023年总收益中美国地区占12.30亿港元,2022年为16.46亿港元;欧洲地区2023年为1.49亿港元,2022年为1.58亿港元[90] - 2023年最大客户带来收益为5.99亿港元,占公司收益的42.2%;2022年为7.62亿港元,占40.6%[90]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中孟加拉国为2.97亿港元,2022年为3.13亿港元;美国2023年为1.88亿港元,2022年为2.47亿港元[91] - 2023年须呈报分类资产为13.53亿港元,2022年为15.86亿港元;须呈报分类负债2023年为3.86亿港元,2022年为5.76亿港元[85] - 2023年总负债为6.25亿港元,2022年为8.89亿港元;总资产2023年为17.87亿港元,2022年为19.58亿港元[85] - 2023年透过损益按公平值计量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5521千港元,2022年为10094千港元[93] - 2023年汇兑收益净额621千港元,2022年为7760千港元[93] - 2023年投资物业之公平值亏损205千港元,2022年收益1176千港元[93] - 2023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收益53897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收益[93] - 2023年其他非流动资产的亏损3827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亏损[93] - 2023年财务费用净额为13177千港元,2022年为13074千港元[93]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51243千港元,2022年为44368千港元[96]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13974千港元,2022年为19683千港元[96] - 2023年其他无形资产之摊销21293千港元,2022年为26201千港元[96] - 2023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3750千港元,2022年为2806千港元[96] 资本开支 - 2023年集团资本开支约1.454亿港元用于墨西哥工厂建设等,贸易业务设备及系统开支230万港元;2024年资本开支预算为2.62亿港元,已授出资本承担1.284亿港元[9][10] 汇率与成本影响 - 集团预计孟加拉塔卡每升值1%将减少制造业业务毛利率约0.28%,中国租金收入及本地销售增加可对冲人民币升值对制造成本的不利影响[12] 工厂发展 - 墨西哥新厂预计年底雇员增至约1000人,每月产能增至100万件,将开拓当地及美国新客源,与孟加拉厂协同提升生产效益[1] - 孟加拉厂今年第一季开始生产钱包、皮带等配件供贸易业务销售,发挥生产贸易协同效应[2] - 墨西哥新厂于2023年底竣工投产,可缩短交货时间、节省物流成本和关税开支[24] - 2023年12月中墨西哥新厂房竣工投产[47] - 公司在孟加拉自设厂房每月产能达600万件,深圳工厂专注高端帽品设计、开发及生产[51] - 2023年3月2日,公司与墨西哥索诺拉政府及当地市政府订立合作协议,涉及150公顷土地建设及发展基建,若满足条件土地所有权将免费转让,但截至2023年底未确认政府补助[45] 业务拓展 - 2024年1月集团在美国密苏里州收购物业作仓库,预计第四季投入使用,节省租金开支并提高运营效率[4] - 集团计划利用墨西哥厂地理优势发展跨境电商物流业务,增添新收入来源[4] 应对挑战措施 - 针对孟加拉最低工资调高约六成、原材料价格攀升等挑战,集团将实施控制成本措施,拓宽供应链及采购本地化[4] 股息分配 - 为确定收取2023年末期股息及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资格,公司将分别在相应期间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4] - 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6港仙,股息总额2575万港元,基于已发行股份429164448股计算[20] - 2023年董事会决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6港仙,连同中期股息每股3港仙,全年股息总额为9港仙,与2022年持平[48]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拨备,澳门补充税按12%拨备,美国附属公司联邦所得税税率21%、州所得税税率1.22%,2023年无美国利得税拨备[58] 准则应用 - 2023年集团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预期对当前或未来期间无重大影响[75] 业务结构 - 集团制造业务主要生产帽品,生产设施位于孟加拉国、墨西哥及中国深圳,客户主要位于美国及欧洲[77] - 贸易业务通过专注欧洲市场的DPI Europe及专注美国市场的H3、SDHC和AQ进行经营,还专注于美国市场的电子商务[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