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俊知集团(01300) - 2023 - 中期业绩
俊知集团俊知集团(HK:01300)2023-08-29 20:4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约为12.506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580万元,增幅约0.5%[1] - 毛利率降至约12.6%,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约1.7个百分点[1] - 期内溢利约为345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1520万元,减幅约30.6%[1] - 2023年上半年纯利率约为2.8%,2022年上半年为4.0%[1] - 每股盈利从人民币2.77分减少至人民币1.93分[1] - 2023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12.5056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12.44756亿元[16][17]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349.6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7599.9万元[16][17]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448.9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4967.7万元[16][17]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844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891.7万元[16][17][20] - 2023年上半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为2379.3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1267万元[16][17][21] - 2023年上半年已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10.8842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10.61062亿元[22] - 2023年上半年税项支出为900.7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2632.2万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4,489千元,2022年同期为49,677千元;普通股数目均为1,791,500,000股[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约为12.506亿元,较去年增加约580万元,增幅0.5%[3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溢利约为345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1520万元,减幅约30.6%[40] - 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由2022年上半年约2.77分减至约1.93分[40]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约12.506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580万元或0.5%[58] - 2023年上半年销货成本约10.932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2690万元或2.5%[59]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约1.574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2110万元或11.8%,毛利率降至12.6%[61]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约84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50万元或5.3%[62] - 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238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1110万元或约87.8%[63]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257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70万元或2.6%[65] - 2023年上半年行政开支约224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260万元或12.9%[66] - 税项支出从2022年上半年约2630万元减少约1730万元或65.8%至2023年上半年约900万元[69] - 集团期内溢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4970万元减少约1520万元或约30.6%至2023年上半年约3450万元,纯利率从约4.0%降至约2.8%[70]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7164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5.28392亿元[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50.000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8.61398亿元[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8.6753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20849亿元[4] - 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35.7891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44427亿元[4] - 2023年6月30日客户合约的贸易应收款项为4,977,13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875,765千元;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4,170,52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92,946千元[2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22,023,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36,222,000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的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为23,793,000元,2022年上半年为12,670,000元;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为806,612,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782,819,000元[30]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02,07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593千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为150,39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85,611千元[3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包括应付票据783,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19,000元[3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以及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7.094亿元,借贷净额约为16.659亿元[73]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2年12月31日约27.0%略降至2023年6月30日约26.7%[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约为1.694亿元的银行存款(2022年12月31日约为1.916亿元)[7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7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1]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公司也未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宣派任何末期股息[26][27] - 董事会不建议派發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2年上半年:无)[8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馈线系列营业额同比增加约11.6%至约6.401亿元,销售量同比增加约3400公里至约53000公里,毛利率下降约2.6个百分点至约13.3%[41] - 阻燃软电缆系列营业额同比下跌约2.2%至约4.707亿元,毛利率下降2.0个百分点至约10.8%[42] - 光缆系列及相关产品营业额同比减少约20.0%至约8370万元,销售量同比增加约50000芯公里至约1345000芯公里,毛利率下降约1.6个百分点至约13.5%[43][44] - 新型电子元件营业额同比减少约35.5%,其他配件营业额同比增加约37.5%[41]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 - 公司大部分收益和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19] - 公司主要运营决策者按产品划分可报告分部业务,包括馈线系列、阻燃软电缆系列等[14] - 公司一般信贷期为交货后180至360天[11] - 中国实体须就2008年1月1日以来产生溢利向海外投资者分派的股息缴纳10%预扣税,中国附属公司未分派盈利的递延税项负债按10%税率累计[23] - 公司中标中国移动2023 - 2025年通信用电电力电缆产品集中采购项目等多个项目[38] - 公司积极布局小基站传输解决方案,开发毫米波相关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34][36] - 公司参与国内外毫米波相关展会,开发76–96 GHz混频器等产品获行业内客户肯定[36] - 来自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的营业额分别占整体营业额约39.2%、36.9%及14.0%[45] - 公司每年大概90%的销售是售予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与铁塔公司[46] - 公司一般给予客户180日至360日的信贷期,近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周转日数多於一年[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於中国获取20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1项,实用新型专利138项[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向中国铁塔31家省级附属公司的30家供货[45] - 公司积极进行6G产品的预研,为6G到来做好布局[52] - 公司布局物联网业务[55] - 公司与中国广电合作推进中[56] 行业市场情况 - 2023年6月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数达12.49亿户;截至2023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293.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6%,上半年新增62万站,预计全年完成5G建设达90万站;5G移动电话用户达6.76亿户,比2022年底净增1.15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39.5%,较2022年底提高6.2个百分点[33] - 中国移动物两次集采5G基站规模超450亿元,中国联通2023年8月发布的集采5G基站规模预算超400亿元,公司有望持续受益[33] - 信科移动估测未来国内低频段5G基站规模约180万站、中频段5G基站规模约500万站、高频段5G基站总数约100万站[50] - GSMA预计2024年,5G技术将超越4G成为中国最主流的移动技术,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首个拥有10亿5G连接数的市场[50] - 华为将在2024年推出面向商用的5.5G全套网络设备[51] -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预测2020至2034年间毫米波产业将有发展[53] - 2034年毫米波5G将为全球GDP贡献5650亿美元[54] - 2027年中国物联网支出规模将趋近3000亿美元,占全球总投资规模1/4左右[55] -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广电5G用户套餐突破1300万,月新增超100万[56] 现金流量情况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分别为255,673千元和14,154千元,投资活动产生/(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25,326千元和(31,079)千元,融资活动(所用)/产生现金净额分别为(277,756)千元和37,108千元[72] 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用约743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748名)[78]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2] 财务资料审阅及报告公布情况 - 公司独立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对集团2023年上半年中期财务资料进行审阅[85] - 中期业绩公布于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8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给股东并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86] 董事会成员情况 - 公布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