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星生命科技(06118) - 2022 - 年度业绩

收入与利润 - 2022年收入为2,228,64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1][2] - 2022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86,48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9%[1][2]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7,46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5%[1][2]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2,228,64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015,028千元人民币增长10.6%[16][17] - 公司2022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86,48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319,225千元人民币下降72.9%[18]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2,228,64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其中中国大陆收入为2,073,56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其他地区收入为155,08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21]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7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5%,主要由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减少至87,46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5%[30]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人民币22.286亿元,同比增长10.6%[103]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10.6%,从人民币2,015,028千元增至2,228,644千元,其中中国大陆收入占比93.0%[112] - 除所得税前溢利减少至约人民币86.5百万元,同比下降约72.9%[131] - 年度溢利减少至约人民币67.7百万元,同比下降约75.2%[133] 毛利与毛利率 - 2022年毛利为462,66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毛利率为20.8%[1][2] - 2022年公司毛利为462,66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479,008千元人民币下降3.4%[16][17] - 2022年生命科技耗材分部毛利为146,668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63,044千元人民币下降10.0%[16][17] - 毛利率从23.8%下降至20.8%,主要由于欧洲非全资附属公司经营亏损增加及COVID-19疫情影响[114] - 流体与生物工艺系统业务毛利同比下降20.4%,从人民币143.7百万元降至114.4百万元,毛利率从16.3%降至12.0%[117][118] - 粉体固体系统业务毛利同比增长24.0%,从人民币41.7百万元增至51.7百万元,但毛利率从30.1%降至21.0%[120] - GMP合规性服务业务毛利同比增长51.6%,从人民币28.4百万元增至43.0百万元,毛利率从42.9%上升至45.6%[121] - 生命科技耗材业务毛利同比下降10.0%,从人民币163.0百万元降至146.7百万元,毛利率从38.7%降至37.8%[122] - 制药设备分销及代理业务毛利同比增长19.1%,从人民币11.9百万元增至14.1百万元,但毛利率从44.1%降至39.5%[123] 资产与负债 - 2022年资产总额为2,388,76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1][4] - 2022年公司资产总额为2,388,763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044,777千元人民币增长16.8%[19] - 2022年公司负债总额为1,505,182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256,357千元人民币增长19.8%[20] - 2022年流动比率为1.3,同比下降13.3%[1] - 2022年资本与负债比率为27.8%,同比增长69.5%[1]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3,62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7%[4]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446,63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其中贸易应收款项为413,20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4%[32]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中6个月以内的款项为274,28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0%,占总贸易应收款项的66.4%[32] - 2022年合同资产总额为585,364千元,较2021年的377,937千元增长54.9%[33]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为426,204千元,其中6个月内到期的款项占比81.8%[34] - 2022年长期借款为40,067千元,较2021年的54,271千元减少26.2%[34] - 2022年短期借款为172,254千元,较2021年的54,830千元增长214.2%[36] - 流动资产净额减少至约人民币441.2百万元,同比下降16.3%[139] 研发与创新 - 2022年研发开支为70,16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2] - 2022年公司研发开支为70,163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65,598千元人民币增长7.0%[18] - 公司开发了一种基于Solidworks的新型容器建模程序,可节省60%工时并大幅减省生物反应器的设计程序[63] - 公司2022年开发了客户服务响应闭环系统,预计2023年全面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65] - 公司开发了公用工程及工艺自动化报表系统,能够完善自动化系统功能并缩短项目研发周期[72] - 公司开发了全流程物料管控系统,通过实现物料自动称重、自动开箱及自动上料等信号交互,协助客户实现全流程无人化资源调动[74] - 公司不锈钢生物反应器系列于2022年进入大规模生产实施阶段,基于过程分析技术(PAT)开发的在线配液系统ILC已完成全面升级[77] - 公司与天津大学合作开发了暖通空调(HVAC)动态风量控制系统,已在新建设施的C级洁净环境中使用,并达成3项发明专利及7项实用新型专利[78] - 公司开发的新型100毫米洁净室面板已于2022年推出,可减少客户现场施工量并提升工作效率[79] - 公司于2022年末完成细胞制备隔离器及细胞培养系统的开发,补充了在细胞治疗工艺系统及服务方面的能力[80] - 公司于2022年7月推出WAVE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用于细胞治疗及免疫细胞扩增[81] - Vivafill系列无菌灌装线的技术及设计基于原BOSTA业务产品系列进行优化,增强了无菌产品灌装及冷冻干燥集成解决方案的能力[82] - AUSTAR UK首个密闭隔离器已完成,第二个更复杂的密闭隔离器将于2023年首季度完成[83] - 公司在英国生产的自动进出料系统(ALUS)隔离器与中国的ALUS和传送系统相互连接,并于8月在德国的ACHEMA展出[84] - 公司已建立12个技术应用团队,涵盖制药自动化、生物制药工艺、密闭技术等领域,定期举行研讨会以整合技术能力[85] - 公司计划自2023年起推出更多细胞相关设备及系统,包括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产品[92] - 公司通过创新和研究中心以及业务部门的研发团队开发强大的产品及服务,支持业务增长[93] - 公司创建了研究与制造运营信息集成系统(REMOIIS)平台,以促进软件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向客户提供解决方案[101] - 公司通过模块化设计应用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操作灵活性,成功获得订单[95] - 公司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与定制生产信息系统集成的机器人及自动导引车(AGV)等自动化设备加强粉体固体系统业务[96] - 研发开支增加至约人民币70.2百万元,同比增长7.0%,主要由于新产品及技术的研发开支增加[128] 业务分部表现 - 2022年流體與生物工藝系統分部收入为950,34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882,953千元人民币增长7.6%[16][17] - 2022年生命科技耗材分部毛利为146,668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63,044千元人民币下降10.0%[16][17] - 公司2022年总订单额为人民币2,356.4百万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2,663.0百万元减少11.5%[54] - 流体与生物工艺系统业务分部订单额减少35.6%,至人民币777.4百万元[55] - 洁净室及自动化控制与监控系统业务分部订单额增加23.5%,至人民币647.9百万元[56] - 粉体固体系统业务分部订单额增加45.2%,至人民币328.4百万元[57] - GMP合规性服务业务分部订单额减少8.0%,至人民币108.3百万元[58] - 生命科技耗材业务分部订单额减少22.4%,至人民币426.2百万元[59] - 制药设备分销及代理业务分部订单额增加80.1%,至人民币68.3百万元[60] - 公司2022年未完工合同总价值为1,442,135千元人民币,其中流体与生物工艺系统占比最高,达36.7%[61] - 粉体固体系统业务收入增长最快,从2021年的1.383亿元增至2022年的2.458亿元,增长77.7%[104][107] - GMP合规性服务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6611万元增至2022年的9435万元,增长42.7%[104][108] - 流体与生物工艺系统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8.83亿元增至2022年的9.503亿元,增长7.6%[104][105] - 洁净室及自动化控制与监控系统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4.797亿元增至2022年的5.141亿元,增长7.2%[104][106] - 生命科技耗材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4.211亿元降至2022年的3.883亿元,下降7.8%[104][109] - 制药设备分销及代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2%,从人民币26.9百万元增至35.8百万元[111] 收购与投资 - 公司于2022年2月成功收购BOSTA业务,增强无菌产品灌装及冷冻干燥集成解决方案能力[48] - 公司完成收购一家提供纳米药物及吸入制剂高端解决方案的公司小部分股权[49] - 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事项[153] 财务成本与税务 - 公司2022年财务成本净额为7,02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7%,主要由于银行借款成本增加至7,15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5%[22] - 公司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18,74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8%,主要由于当期所得税开支减少至15,68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6%[24] - 财务成本净额增加至约人民币7.0百万元,主要由于新借款导致的利息开支增加[129] - 应占使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之净利润减少至约人民币9.5百万元,主要由于联营公司贡献的利润减少[130] 员工与成本 - 公司2022年员工成本为486,40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其中薪金及红利为377,75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24] - 雇员成本增加至约人民币486.4百万元,同比增长17.4%,主要由于雇员人数增加[146]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约人民币37.9百万元,主要由于除所得税前溢利减少及贸易应付款项增加[135]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约人民币153.1百万元,主要由于购置物业、厂房、设备及无形资产[136]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约人民币125.3百万元,主要由于借款所得款项[137] - 公司已订约但尚未产生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与无形资产的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54.5百万元[152] 其他 - 公司2022年通过17个社交账户发布超过310则新闻及文章,网络资源中心录得超过180,000次浏览量[70]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获得384项专利,其中76项为2022年新注册,83项专利正在审查中[71] - 公司服务业务量不断提升,预计未来将成为重要收入来源及提高利润率[50] - 公司服务业务在过去三年平均占收入的约10%,并成立了增长推动小组以增加服务业务收入[100] - 公司面临欧元、美元及港元的外汇风险,但未使用任何金融工具对冲风险[154] - 公司未建议派付2022年度末期股息[156] - 公司将于2023年5月25日至5月3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57] - 公司董事会主席何国强先生兼任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有助于确保领导连贯性和策略规划效率[160] - 公司未在年度内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62]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年度合并财务报表[164] - 公司年度业绩公告将刊登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