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生联合(03332) - 2023 - 年度业绩
中生联合中生联合(HK:03332)2024-03-26 22:32

整体财务业绩 - 2023年度全面收入总额为54,269千元,2022年为亏损6,446千元[3] - 2023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2,602千元,2022年为亏损14,246千元[3]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溢利为5.56分,2022年为亏损1.51分[3] - 2023年收益总额为563,959千元,2022年为274,851千元[16] - 2023年公司收益为563,959千元,2022年为274,851千元[31] - 2023年公司已售存货成本为181,316千元,2022年为111,798千元[32] - 2023年公司研发开支为867千元,2022年为836千元[32] - 2023年公司年度税项开支总额为5,491千元,2022年为3,746千元[33] - 2023年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564.0百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274.9百万元增加约105.2%[51] - 2023年公司录得利润约为人民币52.6百万元,2022年则录得亏损约人民币14.2百万元,实现扭亏为盈[51] - 2023年公司每股盈利约为人民币5.56分,2022年每股亏损约为人民币1.51分[76] - 2023年公司行政开支约为人民币72.2百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63.9百万元增加约13.0%,分别占2022年及2023年收益约23.3%和12.8%[80] - 公司毛利由2022年的约人民币1.6亿元增加至本年度的约人民币3.797亿元,增幅约为137.3%;毛利率从2022年度的约58.2%增长至本年度的约67.3%[103] - 本年度公司所得税开支约为人民币550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370万元;2022年和本年度的实际税率分别为35.7%和9.5%[106] - 2023年公司经营和财务业绩不错,两大关键业务板块销售收入快速发展,盈利能力稳步提升[117] - 收益增加约105.2%至人民币5.64亿元(2022年:人民币2.749亿元)[145] - 毛利增加约137.3%至人民币3.797亿元(2022年:人民币1.6亿元)[145] - 本年度溢利为人民币5260万元(2022年:亏损人民币1420万元)[145] - 每股溢利为人民币0.0556元(2022年:每股亏损人民币0.0151元)[145] 地区收益情况 - 2023年中国内地收益为432,391千元,2022年为172,670千元[16] - 2023年新西兰收益为113,712千元,2022年为85,892千元[16] - 2023年澳大利亚收益为4,701千元,2022年为3,610千元[16] - 2023年越南收益为4,965千元,2022年为4,839千元[16] - 2023年其他国家收益为8,190千元,2022年为7,840千元[16] - 2023年公司来自中国内地、新西兰、澳大利亚的收入分别为143,109千元、40,478千元、775千元,2022年分别为150,933千元、45,800千元、1,357千元[28]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84,362千元,2022年为198,090千元[15] - 2023年存货总计人民币108,861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75,272千元[47]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为人民币32,511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28,184千元[47]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总计人民币33,147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21,528千元[50] - 2023年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2,981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32,374千元[66] - 2023年公司存货约为人民币108.9百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75.3万元增加约44.6%,存货周转天数为约181天,较2022年减少32天[84] - 2023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约为人民币32.5百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28.2百万元增加约人民币4.3百万元,增幅约15.2%[85] - 2023年末公司贸易应付款项约为人民币3310万元,较2022年末的约人民币2150万元增加约人民币1160万元,增幅约54.0%[112] - 2023年末公司无任何未偿还借款或资产抵押[113] - 2023年末公司并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或或然负债,2022年末也无[115] - 2023年末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166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045千元人民币[133] - 2023年末流动资产总值为275,51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94,398千元人民币[135] - 2023年末资产总值为505,41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36,987千元人民币[135] - 2023年末流动负债总额为82,05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66,997千元人民币[135] - 2023年末流动资产净值为193,46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27,401千元人民币[135] - 2023年末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423,36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69,990千元人民币[135] - 非流动资产总值为人民币2.29905亿元(2022年:人民币2.42589亿元)[149]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4529.9万元(2022年:人民币4619万元)[150] - 资产净值为人民币3.78069亿元(2022年:人民币3.238亿元)[150]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定不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宣派任何末期股息,2022年也无[3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或特别股息[100]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及特别股息(2022年:无)[145] 每股计算相关 - 每股基本溢利/(亏损)按母 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亏损)及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946,298,370股计算,2022年同样为946,298,370股[38]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潜在摊薄已发行普通股[39] 会计准则影响 - 2020年和2022年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预期不会对集团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集团正评估影响及是否修订现有贷款协议[26]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预期不会对集团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27]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报表无影响[140]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对集团无影响[141] - 香港诠释第5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计对集团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55] 业务运营与发展 - 公司聚焦好健康品牌,通过经销商、电商等渠道推广,海外有多元化销售平台[52][54] - 公司完成年初既定供应链管理目标,提升产能和存货周转效率,满足跨境电商平台及婴童类产品市场需求[72] - 公司持续与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合作,跨境电商平台在宣传推广方案上多方尝试和创新[73][74] - 2023年公司共计推出15项新产品,包括1项纽好康系列产品、13项好健康系列产品及1项Livingnature系列产品[75] - 2023年公司扭亏为盈主要由于好健康品牌和婴童类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以及跨境电商平台收入占比增加提升整体毛利率[82] - 2024年公司将执行既定战略目标,发展跨境电商平台推广、加大新产品研发、加强供应链管理、扩大销售收入规模[118] 其他财务收支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2年的约人民币7.9百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约人民币8.5百万元[59] - 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由2022年的约人民币108.6百万元增加约130.2%至2023年的约人民币250.0百万元[60] - 2023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约人民币44.2百万元,包括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约人民币47.1百万元等[64] - 公司授予经销商的信贷期一般为30至90天,无重大信贷集中风险,贸易应收款项免息且无抵押品或其他加强信贷措施[68] - 本年度公司斥资约人民币5万元用于建设研发中心、厂房和设备,2022年约为人民币140万元[114] - 2023年按履约责任确认销售货品收益13923千元,2022年为4689千元[161] - 2023年政府补助金1489千元,2022年为434千元[161] - 2023年租赁收入4463千元,2022年为4768千元[161] - 2023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864千元,2022年无[161] - 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852千元,2022年为329千元[161]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8474千元,2022年为7910千元[161] 员工情况 - 2023年末公司员工数量为349名,较2022年末的298名有所增加;本年度薪金及相关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8980万元,2022年末约为人民币7190万元[92]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行为守则[95] - 公司已按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目前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审阅及监督财务申报程序及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98] 股东大会安排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谨订于2024年6月6日举行,2024年6月1日至6月6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124][125] 业务范围与结构 - 本集团主要在中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从事制造以及销售营养膳食补充剂及保健食品[137] - 集团经营单一业务分部,在中、澳、新制造及销售营养膳食补充剂和包装保健食品[157] - 集团大部分公司属地为中国及新西兰,非流动资产和外部客户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及新西兰[158] - 本年度无与单一外部客户交易收益占集团收益10%或以上情况,2022年也无[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