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IRST CREDIT(08215) - 2023 - 中期业绩
FIRST CREDITFIRST CREDIT(HK:08215)2023-08-03 18:06

财报基本信息 - 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业绩[1] - 董事愿就报告资料共同及个别承担全部责任[2] - 报告资料遵照联交所GEM证券上市规则刊载[1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及联交所GEM证券上市规则编制[23]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核数师已审阅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2] - 董事负责按照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及呈报报表[12] - 核数师根据香港审阅委聘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15] - 审阅范围远较审核范围小,核数师不发表审核意见[15] - 基于审阅,未发现报表未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的事项[17] 财务业绩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7,159,46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7,783,595港元下降38.24%[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亏损25,290,244港元,而2022年同期经营溢利为10,152,711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25,393,117港元,2022年同期除税前溢利为9,752,372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5,402,909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10,391,558港元[19]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7,629,433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2,982,168港元下降12.45%[2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167,745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05,311港元下降38.71%[20]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54,199,983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9,602,892港元下降9.08%[2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0,812,486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686,314港元增加266.01%[22]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072,379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022,565港元增加134.00%[22]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34,986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195,634港元下降86.52%[2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所有收益来自香港信贷融资,无单一外界客户收益占比达10%或以上[34][35] - 2023年第二季度贷款融资利息收入为8589584港元,2022年同期为13328430港元[36] - 2023年上半年贷款融资利息收入为17159460港元,2022年同期为27783595港元[36] - 2023年上半年已信贷减值的应收贷款利息收入为13036219港元,2022年同期为19076656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3145港元,2022年同期为191654港元[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亏损为2155283港元,2022年同期为23000379港元[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费用为102873港元,2022年同期为400339港元[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已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等多项费用,其中应收贷款的减值亏损净额为31430381港元,2022年同期为减值亏损回拨17856632港元[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9792港元,2022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639186港元[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5402909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10391558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5491478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11719366港元[42] - 每股基本(亏损)/盈利基于上述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或溢利及加权平均股数3628800000股计算[42] - 由于公司在相应期间并无任何潜在摊薄普通股,每股摊薄(亏损)/盈利与每股基本(亏损)/盈利相同[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总额为645,5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5,796港元;出售录得亏损总额274,751港元,2022年同期为零港元[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定息贷款为601,641,693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85,305,118港元;应收应计利息为107,613,537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2,638,646港元[46] - 应收定息贷款实际利率介乎8.5%至46%[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逾期亦未减值的应收贷款中,有抵押为1,094,942港元,无抵押为24,345,935港元;逾期不足三个月为15,009港元;逾期超过三个月为0;减值为683,799,344港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以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中,于香港上市之股本证券为3,444,518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131,676港元[53] - 2022年1月1日可换股债券为136,896,000港元,已全部撇销,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6月30日为0[53] - 2021年公司取得本金为184,00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投资,确认公平值134,944,000港元,终止确认账面价值为203,508,216港元的应收贷款,差额68,564,216港元确认为亏损[53] - 可换股债券按年利率1%计息,2025年6月29日到期[55] - 公司有权于2023年6月30日至2025年6月29日,按换股价每股5.5港元将可换股债券转换为上市公司33,454,545股股份[55] - 2022年底撇销全部可换股债券,亏损1.36896亿港元计入当年损益[56][57] - 2022年终止确认账面价值4918.884万港元应收贷款,收取账面价值3365.3334万港元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差额1553.5506万港元确认为亏损[59] - 2023年6月30日,持作买卖的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为344.451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13.1676万港元[59] - 法定股本为2500亿股,每股0.02港元,共计50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36.288亿股,每股0.02港元,共计7257.6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与2022年12月31日数据相同[63] - 2023年上半年向主要管理人员支付短期雇员福利120万港元、退休金计划供款1.5万港元,与2022年同期相同[6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12月31日亦无[63] - 回顾期内公司收益降至约1716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2778万港元[72] - 回顾期内逾期少于3个月及超过3个月但未减值贷款的收益分别约为6万港元及193万港元[74] - 回顾期内公司放债业务净息差约为13.44%,去年同期约为10.48%[75][77] - 回顾期内公司其他收入跌幅约19万港元,因政府资助减少[79] - 回顾期内公司其他亏损约216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2300万港元[80] - 回顾期内公司行政开支降至约601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658万港元[83] - 回顾期内公司应收贷款减值亏损约3143万港元,2022年同期减值亏损回拨净额约1786万港元[85] - 公司回顾期内收益主要来自贷款产品利息,行政开支含雇员开支等,其他经营开支含法律及专业费用等[71][82][90]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610万港元降至本期约286万港元,主要因债务追收代理服务费减少[91] - 财务费用从2022年上半年约40万港元降至本期约10万港元,主要为租赁负债利息开支[93]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综合亏损约254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溢利约1039万港元,因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增加和收益减少[94]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现金结余约526万港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约1984万港元,均为港元[9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约2.1657亿港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约2.3662亿港元;流动比率约186.46倍,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约125.19倍[9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超过集团资产总值5%[100] - 回顾期内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等,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101] - 2023年6月30日员工总数23名,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31名;2023年上半年员工薪酬总额约418万港元,低于2022年上半年的约445万港元[10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资产抵押,2022年6月30日约3200万港元资产被抵押[10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净额约409万港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约1793万港元,无负债比率[10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10] 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向股东派付任何中期股息[41] 会计准则应用 - 2023年起集团首次应用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26][27] 业务经营策略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继续专注经营放债业务,向个人、公司及外籍家庭佣工提供有抵押及无抵押贷款[65] - 新冠疫情导致的不利金融经济状况短期内或继续影响集团业务表现,集团将评估风险管理措施,平衡回报与风险[66][67] - 集团维持贷款组合将采取谨慎态度,密切监察还款情况并评估客户还款能力[67][68] - 集团通过各种预算控制措施努力控制开支[69] - 公司未来将维持收益及信贷质量,确保资金充裕以把握潜在机遇[70] 应收贷款减值评估 - 公司至少每季对应收贷款减值拨备进行集体评估,每月进行独立评估[86][88] 股权及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肖国良持有10.704亿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29.50%[1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或淡仓[1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没有购股期权计划[114] 证券交易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15] 企业管治情况 - 回顾期内,除部分条款外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17] - 因董事会主席职位悬空,回顾期无法遵守C.2.1至C.2.9条守则条文[118] - 2023年6月21日股东大会,执行董事吕卓锋任主席[121]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回顾期无违规事件[122] 股份买卖情况 - 截至报表批准日期,公司股份仍暂停买卖[25] - 公司股份自2017年11月24日起暂停买卖,将维持暂停直至另行通知[125] - 公司于2018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27日期间多次根据GEM上市规则第17.26A条刊发公告[126] - 尽管2019年7月31日股份仍暂停买卖,联交所保留行使将公司除牌的权利[127] - 公司继续努力与证监会沟通及回应其质询,以求尽快恢复股份买卖,复牌申请仍待批核[128] 审核委员会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9] - 审核委员会及公司核数师已审阅报告及集团于回顾期间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129] 财务资料合规性 - 董事会认为财务资料的编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GEM上市规则及其他适用法律规定[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