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IRST CREDIT(08215) - 2023 - 年度业绩
FIRST CREDITFIRST CREDIT(HK:08215)2024-03-27 06:07

业绩公布 - 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全年业绩[2] - 公司2023年年报印刷本将适时向股东寄发[2] 董事会及委员会人员变动 - 董事会由4位执行董事和5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蔡思聪于2023年11月30日辞任,黄瑞洋于2024年2月2日获委任[11] - 审核委员会主席黄瑞洋于2024年2月2日获委任,蔡思聪于2023年11月30日终止主席职务[11] - 提名委员会委员黄瑞洋于2024年2月2日获委任,蔡思聪于2023年11月30日终止委员职务[11] - 薪酬委员会委员黄瑞洋于2024年2月2日获委任,蔡思聪于2023年11月30日终止委员职务[11] - 蔡思聪于2023年11月30日终止合规及薪酬委员会委员职务[142][163] - 黄瑞洋于2024年2月2日获委任为合规及薪酬委员会委员[142][16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14] - 公司股份代号为8215,网站为www.fcfg.com.hk[14] - 公司百慕达股份过户登记总处为Conyers Corporate Services (Bermuda) Limited[14] - 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4] 财务数据 - 2023年公司平均贷款结余从约6.1173亿港元降至约5.95亿港元[22] - 2023年公司银行及现金结余约374万港元,有充足资金维持运营[22] - 2023年公司收益约635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87.46% [28] - 2023年逾期少于3个月贷款收益约1万港元,超3个月但未减值贷款收益为零[28] - 2023年无抵押个人贷款收益158.2万港元,2022年为4318.1万港元[31] - 2023年无抵押企业贷款收益155.3万港元,2022年为356.3万港元[31] - 2023年无抵押外籍家庭佣工贷款收益158.7万港元,2022年为186.6万港元[31] - 2023年有抵押首次物业按揭贷款收益为零,2022年为25.7万港元[31] - 2023年有抵押非首次物业按揭贷款收益10.3万港元,2022年为23.5万港元[31] - 2023年放债业务净息差约12.00%,去年同期约12.06%[35][36][37] - 2023年无抵押和有抵押贷款净息差分别约13.78%和8.73%,2022年分别约12.42%和10.22%[38][39][40] - 2023年其他收入约3万港元,2022年约72万港元[45] - 2023年其他亏损约453万港元,2022年约2954万港元[45] - 2023年行政开支约1012万港元,2022年约1386万港元[47][48] - 2023年雇员开支703.5万港元,2022年935.1万港元[49] - 2023年折旧费用152.3万港元,2022年286.6万港元[49] - 2023年应收贷款减值亏损约1.3707亿港元,2022年约4314万港元[51][55] - 2023年应收利息减值亏损约216万港元,2022年为零[52][54]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52934687亿港元,2022年为1.82684775亿港元[112]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73.3151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78.9883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147.27万港元和139.2861万港元[112] - 2023年以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亏损为249.7123万港元,2022年为1.670056亿港元[112] - 2023年应收贷款减值亏损为1.37068822亿港元,2022年为4314.3818万港元[112] - 2023年营运资金变动前经营亏损为742.9441万港元,2022年经营溢利为3017.8411万港元[112] - 2023年营运所用现金为2483.4979万港元,2022年为393.7119万港元[112]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84.1161万港元,2022年为393.8609万港元[112] - 2023年已付香港利得税为6182港元,2022年为1490港元[112] 行业政策 - 放债行业法定利率上限自2022年底起由60%修订为48% [28] 风险管理与评估 - 公司至少每季对应收贷款的减值拨备进行集体评估,每月进行个别评估[57][58] - 公司计量的亏损拨备通常等于十二个月预期信贷亏损,除非信贷风险自初始确认以来显著上升,则确认全期预期信贷亏损[131] - 评估是否应确认全期预期信贷亏损基于自初始确认以来发生违约的可能性或风险有否显著上升[132] - 集团使用拨备矩阵估计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考虑过往信贷亏损经验并调整前瞻性资料[139][158] - 集团比较金融工具报告期末与初始确认日期违约风险评估信贷风险是否显著上升,考虑定量及定性资料[149][150] - 集团假设合约付款逾期超30天金融资产信贷风险自初始确认已显著上升,除非有合理资料证明并非如此[153] - 集团认为金融资产逾期超90日属违约事件,除非有合理资料证明较宽松违约标准更适用[155] - 当资料显示对手方陷入严重财务困难且无实际收回可能,集团会撇销金融资产,撇销构成终止确认事件,后续收回于损益确认[159] 公司合规与治理 - 公司于2013年注册商标并于2023年续期,享有独家商标使用权[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不知悉任何涉及隐私事宜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且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60] - 公司建立反欺诈政策和举报政策,报告期内无腐败行为法律案件[61] - 公司在员工手册中规定行为守则,鼓励员工报告索取及收受利益事件[62] 审计相关 - 核数师已审计公司2023年12月31日综合财务报表,认为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准则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66] - 应收账款减值被列为关键审计事项,因其占总资产约76%且预期信用损失估计存在不确定性[68] - 核数师审计程序包括评估应收账款的发起、细分、内部信用质量评估等[68] - 核数师评估公司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合理性,包括模型输入、设计和绩效[68] - 核数师挑战历史经验对当前情况的代表性,并评估前瞻性调整的合理性[68] - 核数师评估财务报表中与公司信用风险敞口相关的披露[68] - 核数师目标是合理确定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错误陈述并发出审计报告[75] - 核数师运用专业判断和保持专业怀疑态度进行审计[75] - 核数师识别和评估综合财务报表重大错误陈述风险并执行审计程序[75] - 核数师了解与审计有关的内部控制但不对其有效性发表意见[75] - 核数师需总结董事采用持续经营会计基础的恰当性,评估综合财务报表的列报等[76] - 核数师要获取集团财务信息的充足审核凭证,负责集团审核工作[76] - 核数师与负责管治人士沟通审核计划范围、发现等事项[76] - 核数师会决定关键审计事项并在报告中描述(特殊情况除外)[77] 会计准则与政策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就负债分类提供澄清和指引,应用该修订不会导致集团负债重新分类[89] - 集团合理确定租赁期结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使用权资产,折旧从租赁开始至可使用年期结束;否则按较短者直线折旧[92][94] - 租赁开始日期后,租赁负债按利息增长及租赁付款调整[93][95] - 集团按公平值计量以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或亏损于损益确认,收益或亏损净额计入“其他收益╱(亏损)”[147] - 集团使用实际利率法按摊销成本计量金融负债[165] - 集团变更香港特别行政区长期服务金计划抵销售安排会计政策,不再应用实际权宜办法,以直线法重新对视作雇员供款列账[168] - 短期雇员福利于雇员提供服务时按预期将支付福利的未折现金额确认,雇员应得福利扣除已付金额后确认为负债[169] - 递延税项按综合财务报表内资产及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算应课税溢利所用相应税基之间的暂时差额确认[172][173] - 公司在有信息表明交易对手陷入严重财务困难且无现实收回可能时核销金融资产,核销后仍可能进行追偿,后续收回确认为损益[177] - 集团终止福利负债在不能撤回提议或确认相关重组成本时确认[195] - 即期应付税项按年内应课税溢利计算,集团即期税项负债采用报告期末前已颁布或实质颁布税率计算[196][197] 提名委员会情况 - 提名委员会于2011年成立,截至报告日期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3年举行两次会议[181][182] - 提名委员会于2011年成立,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8] 现金及相关定义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银行及手头现金、银行活期存款及原到期日为三个月或以下的短期高流动性投资[185] 政府条例与指引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022年6月通过修订条例,2025年5月1日起雇主强制性供款附带的累算权益不再能抵偿过渡日期或之后的长期服务金责任,此前部分长期服务金的最新每月工资计算基准也将变动[185] - 2023年7月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指引,明确修订条例颁布后长期服务金不再适用于简易类型供款计划的实务变通方法[187] - 2023年7月,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香港特别行政区废除强积金长期服务金抵销机制的会计影响》指引[189] 服务投诉情况 - 2023年公司未收到任何服务相关的投诉[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