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127,55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82%[5]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1,490,000港元,毛利率为1.2%,较去年同期下降[7] - 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增加约125%至1,077,000港元[8] - 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57,412,000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183,000港元[9] - 持续经营业务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2,458,000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7,654,000港元[14]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27,559千港元,同比增长1081.8%[74]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为52,293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9,074千港元[74]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期內溢利为51,843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8,330千港元[74]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每股收益为0.040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0.013港元[76] - 公司期内溢利为52,458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7,756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79]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的收益为127,55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792千港元大幅增长[92][9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除所得税前溢利在2023年上半年为52,215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19,197千港元[92][93]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时收益在2023年上半年为57,412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1,183千港元[92][93] - 公司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盈利在2023年上半年为52,458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17,756千港元[100] 业务分部 - 销售其他制造商电脑零件及消费电子产品收益为101,363,000港元,塑胶原料贸易收益为24,965,000港元[6] - 公司品牌产品在2023年期间产生分部亏损约11,000港元,而2022年同期无分部亏损[26] - 公司其他品牌产品在2023年期间的分部收益及分部溢利分别为约101,363,000港元及约938,000港元,2022年同期无分部收益及分部溢利[27] - 公司贸易业务在2023年期间的分部收益及分部溢利分别为约24,965,000港元及约204,000港元,2022年同期无分部收益及分部亏损约1,000港元[31] - 公司电脑软硬件及系统开发服务在2023年期间的分部收益约为1,231,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792,000港元减少约89%,分部亏损约为1,51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403,000港元减少约80%[34] - 公司已终止放债业务,相关业绩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83] - 公司已终止经营的放债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无亏损,而2022年同期亏损102千港元[99] 财务状况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89,270,000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为91,735,000港元[16]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无未偿还银行借款,较2023年6月30日的1,367,000港元大幅减少约100%[17]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净额约为91,735,000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96,742,000港元略有下降[18]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比率约为24.39倍,较2023年6月30日的5.05倍显著提升[19]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05%,较2023年6月30日的20.65%大幅下降[23]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净值为89,270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84,581千港元增长5.5%[77]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90,503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86,706千港元增长4.4%[77]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银行结存及现金为91,735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98,109千港元减少6.5%[77]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808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6,008千港元减少88.7%[77]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应付税项为424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2,566千港元减少83.5%[77]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租赁负债为1,000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023千港元减少2.2%[77]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3年6月30日的85,384千港元增长至2023年12月31日的90,503千港元,增长约6%[7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6月30日的98,109千港元减少至2023年12月31日的91,735千港元,减少约6.5%[80]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72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5,054千港元,现金流状况有所恶化[80] - 公司非控股权益从2023年6月30日的49,107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23年12月31日的16千港元,主要由于出售附属公司[79] - 公司储备从2023年6月30日的-96,393千港元改善至2023年12月31日的-42,183千港元,财务状况有所好转[78]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净额在2023年12月31日为0千港元,相比2023年6月30日的3,479千港元大幅减少[101]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在2023年12月31日为0千港元,相比2023年6月30日的6,591千港元大幅减少[102] 成本与开支 - 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约51%至340,000港元[10] - 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约50%至7,346,000港元[11] - 融资成本减少约37%至78,000港元[1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员工成本在2023年上半年为5,01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898千港元减少[9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所得税开支在2023年上半年为372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抵免867千港元[95] 股东与股权 - 公司董事张三货先生通过受控制公司权益持有454,163,68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4.23%[47] - 公司董事张三货先生通过实益拥有权持有16,860,000股相关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27%[48] - 公司主要股东明智环球和南珍分别持有454,163,680股股份,各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4.23%[50] - 公司主要股东杨桃梅女士持有26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9.6%[50]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张三货先生持有16,860,000份未行使购股权[57] - 公司顾问持有36,520,000份未行使购股权[58] 购股权计划 - 公司根据2013年11月22日通过的普通决议案采纳购股权计划,并于2018年11月15日修订,计划已满十周年且不可再授出额外购股权[52] - 2018年12月12日,公司按每股0.46港元的行使价授予承授人80,140,000份购股权[54] - 2019年11月28日,公司股东通过普通决议案,更新计划授权限额,可授出最多132,670,173股股份的购股权,相当于已发行股份的10%[5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计划项下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72,640,000份[58] - 计划更新授权限额项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132,670,173股,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本的约10%[59] 企业管治 - 公司已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外[62] - 公司认为主席兼行政总裁的架构有益于巩固领导力,目前无更改此架构的迫切需要[63] 未来计划与展望 - 公司于2024年1月23日在中国深圳成立一间合营企业,间接持有51%股权,主要从事电脑服务业务,并计划积极寻求进入无人机及机器人市场的机会[38] - 公司对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财政年度经济前景保持谨慎乐观态度,并积极寻求技术领域及其他有前景业务领域的多元化投资机会[39]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没有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41] 财务报表与货币变更 - 公司将呈列货币由美元变更为港元,以更准确反映财务表现[42] - 公司变更综合财务报表的呈列货币为港元,以更准确反映财务表现[84] - 公司已采纳所有与营运相关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但尚未评估其潜在影响[88] 员工与成本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有16名雇员,员工成本为5,016,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898,000港元有所下降[44] 或然负债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没有重大或然负债[45] 出售附属公司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才冕有限公司100%股权及相关股东贷款,总现金代价为100美元[103] - 才冕有限公司在出售完成日期的负债净额为-146,019千港元[104] - 出售才冕有限公司产生的现金流出量净额为-3,481千港元[104] - 公司2022年出售附属公司松景大慧(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及上海凯通大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全部权益,出售时亏损1,183千港元[105] - 2022年出售附属公司产生的现金流出量净额为-3千港元[105]
松景科技(01079) - 2024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