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禹金融(01073) - 2023 - 中期业绩
大禹金融大禹金融(HK:01073)2023-08-25 17:35

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服务收益为1.84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4237亿港元下降58.4%;利息收益为273.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3万港元增长536.5%[1][9] - 2023年上半年顾问及相关服务收益为904.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641.8万港元下降65.7%;资产管理服务收益为732.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55.7万港元下降3.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2114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4667千港元下降52.66%[15]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A1的收益7801千港元,客户B3为2500千港元,客户C3为2323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来自客户A1的收益8043千港元,客户D2为8000千港元,客户E3为8000千港元,客户F3为6500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净额为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1千港元[12] - 中期企业融资顾问及相关服务收益约900万港元,2022年约2640万港元[39] - 中期资产管理服务收益约730万港元,2022年约760万港元[41] - 中期证券及相关服务收益约120万港元,2022年约140万港元[43] - 中期放债及相关业务收益约310万港元,2022年约880万港元[47] - 中期集团收益约2110万港元,2022年约4470万港元[50] 溢利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前溢利为530.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95.9万港元下降79.6%;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420.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182.3万港元下降80.7%[1]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37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1.92港仙下降80.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前溢利530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959千港元下降79.55%[1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前溢利已扣除无形资产摊销1726千港元、自有物业等折旧43千港元等多项费用[20] - 2023年上半年本期税项(香港利得税)为 - 1391千港元,递延税项为285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 - 1106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 - 4683千港元、547千港元和 - 4136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2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823千港元[21] - 中期集团净溢利约420万港元,2022年约2180万港元,溢利减少约1760万港元[49] 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6045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757亿港元下降4.1%;流动资产为2.7895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9636亿港元下降0.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5174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3544亿港元下降12.5%;流动资产净额为1.2721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6092亿港元增长20%[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4.7593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71729亿港元增长0.9%[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分配至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总额未履行(或部分未履行)分别约为674万港元及约549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报告分部资产及综合资产总额63941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55336千港元下降2.43%;综合负债总额16348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3607千港元下降10.96%[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放债业务分部内集团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的按揭贷款及有期贷款总额占比分别为26.0%和66.5%,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44.2%和63.4%[18] - 集团预期在未来6至12个月达成履约责任时将有关款项确认为收益,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预期达成的余下履约责任为6740千港元,2022年为5490千港元[11] - 商誉成本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302965千港元,累计减值为21724千港元,账面价值为281241千港元[23] -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5926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0989千港元[24] - 有抵押按揭贷款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1743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312千港元[25] - 有期贷款(流动资产)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2177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01千港元[2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等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177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56千港元[2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14499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8834千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919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913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183.8%,2022年12月31日约161.1%[5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约6.39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6.553亿港元;负债总额约1.63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836亿港元;净资产约4.75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4.717亿港元[55]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通过禹铭、万基证券和万基财务分别从事企业融资顾问及资产管理、证券经纪及配售、放债业务[33] - 禹铭获牌从事第1、4、6、9类受规管活动,万基证券获牌从事第1类受规管活动,万基财务持有放债人牌照[34][35][36] - 集团业务经营主要在香港进行,所有非流动资产业均位于香港[19] 税务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率16.5%作出拨备,一附属公司应课税溢利首2000000港元按8.25%征税[20] 股息情况 - 董事会决定2023年不派发中期股息,2022年亦无[22] 前景规划 - 集团2023 - 2024年前景取决于企业融资交易新委托书及收入确认、与新工投资管理协议续期、证券及放债业务后续发展[64] - 集团做好准备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以保持可持续发展[62] 证券交易情况 - 中期期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69] 公司人员情况 - 公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郭人豪(主席)及徐昊昊[69]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李华伦(总经理)、林志成及李铭[69]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思聪、孙志伟及岑伟基[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