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额为83.36亿港元,较2022年的63.07亿港元增长[2][5] - 2023年股东应占亏损为1.55亿港元,2022年为2.32亿港元[2]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41港元,2022年为0.62港元[2] - 2023年资产总值为92亿港元,2022年为91亿港元[2] - 2023年公司持有人应占股本权益为24亿港元,2022年为26亿港元[2] - 2023年每股资产净值为6.4港元,2022年为7.0港元[2] - 2023年净负债比率为88.9%,2022年为60.9%[2] - 2023年公司营业额由2022年的港币63亿元显著上升32.2%至港币83亿元[18]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港币1.55亿元,2022年亏损港币2.32亿元[18] - 2023年财务费用净额急增至港币2.12亿元,2022年为港币1.38亿元[18] - 2023年内地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港币1.33亿元,2022年为港币1亿元[18] - 2023年溢利4.13亿港元,较2022年的5.41亿港元下跌23.7%[36] - 2023年除税前溢利率由2022年的9.0%回落至5.1%[36] - 2023年营业额为83.36亿港元,2022年为63.07亿港元,同比增长约32.17%[71] - 2023年年度亏损为7500万港元,2022年为1.22亿港元,亏损同比收窄约38.52%[71] - 2023年年度全面支出总额为1.78亿港元,2022年为4.97亿港元,同比收窄约64.2%[73]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42.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83亿港元,同比减少约5.2%[75]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49.1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6.26亿港元,同比增长约6.27%[75]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46.7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5亿港元,同比增长约7.47%[75]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41港元,2022年为0.62港元,亏损同比收窄约33.87%[71] - 2023年综合除税前亏损为 - 0.13亿港元,2022年为 - 0.4亿港元[85][87] - 2023年其他收入中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利息收入为0.03亿港元、其他利息收入为0.22亿港元等,2022年分别为0.01亿港元、0.26亿港元等[89] - 2023年税项支出即期税项为0.75亿港元、递延税项为 - 0.13亿港元,总计0.62亿港元;2022年分别为0.98亿港元、 - 0.16亿港元,总计0.82亿港元[90] - 2023年公司持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1.55亿港元,2022年为2.32亿港元,亏损减少[95][102] - 2023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73亿股,2022年为3.74亿股[95] - 2023年末应收账款、按金及预付款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6.13亿港元,2022年为14.74亿港元[97] - 2023年末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为26.61亿港元,2022年为22.74亿港元[98] - 2023年总营业额为83.36亿港元,2022年为63.07亿港元,建筑及保养工程营业额升幅34%[102][104] - 2023年股东应占亏损为1.55亿港元,2022年为2.32亿港元[106] - 建筑业务平均除税前溢利率从2022年的9.0%降至2023年的5.1%[10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价值为39.96亿港元,撇除人民币贬值影响,投资物业组合公平值总减值为3.5%[109] - 2023年财务费用净额大幅增加至2.12亿港元[110] - 人民币兑港元继2022年贬值9.3%后,2023年再贬值1.5%,2023年汇兑亏损净额为8200万港元[11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为92亿港元,2022年为91亿港元;资产净值从2022年的26.29亿港元降至2023年的23.71亿港元[11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股本权益从2022年的26.29亿港元减至23.71亿港元[11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净额为21.08亿港元,2022年为16.01亿港元[116] - 集团净负债比率从2022年12月31日的60.9%增至2023年12月31日的88.9%[1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楼宇维修保养业务营业额为28亿港元,室内装修及翻新业务营业额为13亿港元[5] - 2023年建筑业务营业额81亿港元,较2022年的60亿港元增加33.8%[36] - 2023年在香港和澳门取得新合约总值66亿港元,2022年为79亿港元[37] - 2023年12月31日手頭合约总值267亿港元,未完成合约总值157亿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44亿港元及162亿港元[37] - 2023年瑞安承建及盛贸取得新建造及维修合约总值15亿港元[40] - 2023年瑞安建筑取得新合约总值38亿港元[42] - 2023年德基取得新合约总值13亿港元,完成合约价值9.72亿港元[43][46] - 2023年公司房地产业务亏损1.41亿港元,2022年亏损1.3亿港元;2023年总营业额2.64亿港元,2022年为2.75亿港元[5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内地拥有六个项目,总楼面积39.61万平方米,其中已竣工物业37.92万平方米[53] - 2023年公司总租赁收入1.02亿港元,较2022年的9900万港元轻微增加[56] - 成都瑞安城中汇零售2023年底出租率87%,2022年底71%;办公室2023年底出租率82%,2022年底78%[57] - 重庆创汇首座零售2023年底出租率95%,2022年底82%[57] - 沈阳天地零售2023年底出租率92%,2022年底93%[57] - 天津威尼都一期零售2023年底出租率72%,2022年底69%[57] - 2023年物业销售所得收入为1200万港元,亏损300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3400万港元和亏损900万港元[62] - 泓建于2023年成功取得多项新合约,总值2.13亿港元[63] - 泓建2023年营业额为1.5亿港元,为集团贡献稳定收入及现金流[64] - 2023年建筑及保养工程、房地产、其他业务来自外界客户的分部收入总额分别为80.72亿港元、2.64亿港元、0港元,2022年分别为60.32亿港元、2.75亿港元、0港元[85][87] - 2023年须予呈报分部损益建筑及保养工程为4.27亿港元、房地产为 - 1.67亿港元、其他业务为 - 0.05亿港元,2022年分别为未提及、 - 3.64亿港元、 - 0.4亿港元[85][87] - 2023年国内房地产营业额为1.14亿港元,2022年为1.33亿港元[104] - 2023年香港物业管理营业额为1.5亿港元,2022年为1.42亿港元[104] - 2023年12月31日,建筑分部资产总值占比32%,为28.76亿港元;房地产分部资产总值占比62%,为57.05亿港元[114] 新合约相关情况 - 2023年取得总值66亿港元新合约,2024年前三月取得89亿港元新合约[6] - 2024年首季取得新合约总值89亿港元[37] 项目进展及规划 - 安达臣道石矿场MiC先导公营房屋项目预计2025年落成,将安装超6860组件,提供2500个公营房屋单位及1750个长者安老宿位[7] - 2023年3月公司与广州万友合作为香港建筑项目供应MiC组件[22] - 2023年4月公司投资Carnot Innovations以拓展智能设施管理业务[22] - 香港特区政府未来五年将加快兴建约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立法会分别于2023年3月及2024年2月通过149亿港元及98亿港元拨款,用于兴建约17,000个及13,000个单位,公司已物色合作伙伴开发该市场[24] - 安达臣道石矿场R2 - 7用地公营房屋项目预计2024年底提供420个资助出售房屋单位[32] - 2023年3月至2028年12月,公司为瑞安房地产内地物业项目进行智能设施优化工程,服务费最高达7200万元人民币[49] 地区经济数据 - 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升幅扩大至5.2%,2022年增长3.0%[19] - 香港2023年按年实质增长3.2%,2022年录得3.7%收缩[19] - 澳门2023年同比实质增长80.5%,2022年全年经济收缩26.8%[19] - 2023年中国内地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年攀升7.2%至47.1兆元人民币[50] - 预计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约为5%[65] - 预计2024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增长可达10.3%[68] 行业相关情况 - 未来数年香港公营及私营项目建筑总开支预计每年可达港币3000亿元[20] - 香港建造业失业率由2022年12月的4.9%回落至2023年12月的3.7%[27] - 香港政府觅得土地可兴建约41万个公营房屋单位,超未来十年预计所需的30.8万个[27] - 香港特区政府推进2000亿港元的第一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2017 - 2026),拟备3000亿港元的第二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2026 - 2035)[27] - 北部都会区全面发展后可提供约50万个新增住宅单位,容纳250万人口[28] - 澳门六间赌场营运企业获续牌,承诺投资1188亿澳门元用于非博彩项目[30] - 香港建造业未来数年前景亮丽,集团可受惠于庞大商机[68] 公司运营及管理相关 - 公司获批输入劳工,首批约150名工人于2024年1月到港,其余400多名将分批加入[28] - 2023年公司建筑业务意外率为每千名工人3.3宗[33] - 盛贸正申请成为楼宇复修综合支援计划的承建商,为旧楼提供维修保养服务[23] - 2023年NetZo为旗下商场完成HVAC设施优化工程,初步节能约20%[47] - 集团旗下商场将推进资产优化措施,引入智能设施及绿色环保元素[66] - 集团建筑业务受技术人员人手不足问题影响,将扩充团队、吸纳人才及加强培训[68] - 集团将2024年定为“安全工作年”,举办活动宣扬安全信息[69] - 集团持有少量待售物业存货,包括天津威尼都二期等项目[62] 财务准则应用情况 - 2023年集团首次应用多项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金额及披露无重大影响[76] - 集团未在2023年应用支柱二法案相关临时豁免,因实体在相关法案未颁布或实质颁布的司法管辖区营运[78] - 集团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预计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79] - 2023年12月31日应用2022年修订本不会导致集团负债重新分类[82]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按税率16.5%(2022年:16.5%)计算[90] - 澳门所得补充税按税率12.0%(2022年:12.0%)计算[91] - 中国企业所得税按税率25%(2022年:25%)计算,中国土地增值税按累进税率30%至60%计算[92] 股息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2022年:零)[94]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2022年亦未派发[103] 公司会议及股权相关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4年5月30日下午4时举行,相关通函及2023年年报将于2024年4月25日前后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刊出[130] - 为确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投票资格,公司将于2024年5月27日至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已填妥过户表格及相关股票须于2024年5月24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130] - 2023年,公司以总代价约港币113,260元在联交所购回106,000股股份并注销,其中7月购回100,000股,代价108,9
瑞安建业(00983)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