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552千新元,2022年同期为4328千新元[4]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428千新元,2022年同期为7千新元[4]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794千新元,2022年同期亏损1361千新元[4]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794千新元,2022年同期亏损1361千新元[4]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1557千新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59千新元[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3696千新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88千新元[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1288千新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98千新元[5]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40千新元,2022年同期为1120千新元[7]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82千新元,2022年同期为 - 18千新元[7]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7千新元,2022年同期为94千新元[7] - 2023年新加坡收益为3696千新元,2022年为3076千新元;越南收益为836千新元,2022年为1216千新元;其他地区收益为20千新元,2022年为36千新元[20] - 2023年利息收入为3千新元,租金收入为12千新元,政府补贴为70千新元,汇兑收益净额为1千新元,出售物业等收益为490千新元,其他收入或亏损为83千新元,总计659千新元;2022年总计186千新元[21] - 2023年行政开支为1846千新元,2022年为1565千新元,其中核数师薪酬、使用权资产折旧、保险、研发开支等项目有变化[22]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经扣除员工成本(薪金等5024千新元、向定额供款退休计划供款726千新元)及其他项目(物业等折旧25千新元、使用权资产折旧54千新元、研发开支150千新元)后得出;2022年员工成本4779千新元,其他项目折旧等有不同金额[23] - 董事会未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23]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794,000)新元,用于计算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720,000,000股;2022年亏损(1,361,000)新元,加权平均数为656,548,000股[24] - 集团收益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430万新元增加约30万新元或7.0%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460万新元[3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从2023年1月1日的100.2万新元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62.3万新元[25] - 投资物业成本在2023年1月1日及6月30日为155万新元,6月30日账面价值为130.5万新元[26]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224.2万新元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124.7万新元[27] - 合约资产从2022年12月31日的60.1万新元增至2023年6月30日的110.5万新元[3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111.4万新元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75.5万新元[32] - 服务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430万新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410万新元,减少约20万新元或16.2%[40] - 其他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18.6万新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65.9万新元,增加约47.3万新元或254.3%[41] - 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160万新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180万新元,增加约20万新元或12.5%[42] - 融资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1.9万新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3.5万新元,增加约1.6万新元或84.2%[43] - 2023年上半年亏损约80万新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约140万新元,亏损减少[46]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约530万新元(2022年约640万新元),总权益约310万新元(2022年约430万新元)[47] - 2023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910新元(2022年为2.1万新元)[4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150名雇员(2022年为159名)[57]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约500万新元(2022年约480万新元)[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就按揭贷款融资抵押投资物业账面值为130.5万新元(2022年6月30日为131.7万新元)[5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咨询服务费用为4431千新元,2022年同期为4096千新元;其他服务费用为121千新元,2022年同期为232千新元;总收益为4552千新元,2022年同期为4328千新元[19] - PPVC项目收益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190万新元增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210万新元[39] - 传统项目收益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220万新元增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250万新元[39]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22年经审核财务报表一致[12][13][17] - 综合财务报表除部分金融工具外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14] - 公平值计量按输入数据可观察程度及重要性分为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16] 股权结构相关 - 黄盛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367,212,00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51.0%,个人权益持有708,000股,持股百分比为0.1%[61] - 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367,212,00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51.0%[62] - Tan Seow Hong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367,920,00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51.1%[62] - 黄盛先生实益拥有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 55%的已发行股本[62] - 廖玉梅女士、林仅强先生、王金发先生分别拥有WMCH Global Holdings Limited 20%、17.5%、7.5%的权益[61] 购股计划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6,000,000份[68] - 购股计划于2019年11月6日采纳,期内及自采纳计划以来概无授出购股权,且无尚未行使购股权[67][68]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公司其他购股计划,所有购股权获行使后可能获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60,000,000股股份[76] - 于要约日期届满的12个月期间内,向各合格人士授出的购股权获行使后发行及将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77] - 授出购股的要约须在作出要约日期起七日内接纳,购股承授人接纳要约时需支付1.00港元[75]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等授出购股权,若导致12个月内发行股份总数超已发行股份0.1%且总值超500万港元,须经股东投票表决批准[80] - 公司获悉内幕消息后至消息公布前不得授出购股,特定业绩相关日期前有授股限制,如年度业绩刊发日前60天等[81][82] - 承授人行使购股权限期不得超授出日期起计十年[83] - 购股计划从采纳日期起计十年内有效,可提前终止[84] 关联交易及证券交易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须披露的关连交易、关联方交易[85][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本公司上市证券[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规定准则[93] - 中期业绩公告日期,公司维持GEM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94] 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或开曼群岛公司法无优先购买权规定[96]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以GEM上市规则附录15企业管治守则为基准[100] - 自上市日期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除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C.2.1条外遵守所有守则条文[101] - 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C.2.1条规定主席及行政总裁职责应分开,但公司由黄盛先生兼任两职,董事会认为此举符合集团最佳利益[102] - 本中期业绩公告内财务资料未经公司独立核数师审核,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其职权范围与企业管治守则一致[10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审核认为相关未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适用会计准则编制,中期业绩公告已根据GEM上市规则规定编制并充分披露[104] 公告刊登相关 - 公告将由刊登日期起计最少连续七日于GEM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105]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相关 - 2022年12月31日已确认约19.5万新元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30] 公司股本相关 - 公司法定股本为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50亿股,价值5000万港元、880.3万新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7.2亿股,价值720万港元、125.7万新元[33]
WMCH Global(08208)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