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对比 - 2022年公司收入为7559205千港元,较2021年的9433001千港元下降19.9%[17] - 2022年公司毛利为1392370千港元,较2021年的1503129千港元下降7.4%[17] - 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18.4%,较2021年的15.9%提升2.5个百分点[17] - 2022年来自持續經營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純利为408862千港元,较2021年的236831千港元增长72.6%[17]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本年度溢利)为1.41港仙,较2021年的2.89港仙下降51.2%[17]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來自持續經營的本年度溢利)为4.21港仙,较2021年的3.00港仙增长40.3%[17]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75.59205亿港元,2021年为94.33001亿港元[18]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13.9237亿港元,2021年为15.03129亿港元[18] - 2022年来自持续经营的除税前溢利为4.90578亿港元,2021年为3.03271亿港元[18] - 2022年来自持续经营的本年度溢利为4.23276亿港元,2021年为2.51902亿港元[18]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本年度溢利)为1.41港仙,2021年为2.89港仙[23]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来自持续经营的本年度溢利)为4.21港仙,2021年为3.00港仙[23] - 2022年非流动资產總額为62.35924亿港元,2021年为74.01561亿港元[28] - 2022年流動資產總額为79.92961亿港元,2021年为93.53568亿港元[28] - 2022年流動負債總額为54.44365亿港元,2021年为77.19965亿港元[28] - 2022年權益總額为76.30836亿港元,2021年为82.21492亿港元[33] - 2022年来自已终止经营的亏损为271,575千港元,2021年为8,633千港元[47] - 年内持续经营收入下降19.9%至75.592亿港元,去年同期为94.43亿港元[61]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5.9%上升2.5个百分点至18.4%[61] - 手机外壳及精密零部件业务营业额较去年下跌26.7%至53.346亿港元,占持续经营营业总额的70.5%[62] - 家居及体育用品业务销售较去年下降4.0%至10.932亿港元,占持续经营营业总额14.5%[65] - 2022年持续经营的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开支为126,465千港元,2021年为69,869千港元[80] - 2022年客户A和客户B收入贡献为2,469,892千港元,2021年为4,123,793千港元[82] - 2022年持续经营的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01,730千港元,2021年为99,216千港元[84] - 2022年持续经营的年度税项支出总额为67,302千港元,2021年为51,369千港元[90]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137,287千港元,2021年为228,198千港元[91] - 2022年存货为2,351,255千港元,2021年为3,176,556千港元[91] - 2022年应收贸易账款为2,198,512千港元,2021年为3,360,812千港元[92] - 2022年已售存货之成本为6,166,835千港元,2021年为7,929,872千港元[93] - 2022年研究及开发成本为514,879千港元,2021年为501,432千港元[93] - 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酬金)为1,776,632千港元,2021年为2,101,340千港元[93] - 2022年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2159485千港元,2021年为3316661千港元[105] - 2022年已终止经营收益412858千港元,亏损271575千港元;2021年收益536118千港元,亏损8633千港元[103] - 公司2022年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总计2530860千港元,较2021年的3772257千港元有所下降[120][124] - 网通及汽车业务2022年收入1131.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13.6百万港元上升11.6%,占持续经营营业总额15.0%[128] - 智能电器外壳业务2022年销售412.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36.1百万港元下跌23.0%,2023年3月出售该业务作价680.0百万港元[129] - 公司持续经营收入从去年约9433.0百万港元降至约7559.2百万港元,减少19.9%[140][151] - 持续经营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去年约99.2百万港元增至约101.7百万港元,增加2.5% [143] - 持续经营销售及分销开支从去年约56.9百万港元降至约53.0百万港元,减少6.9% [144] - 持续经营一般及行政开支从去年约1106.2百万港元增至约1122.1百万港元,增加1.4% [145] - 持续经营其他经营开支净额从去年约32.0百万港元增至约62.2百万港元,增加94.4% [146] - 持续经营毛利从去年约1503.1百万港元降至约1392.4百万港元,减少7.4%,毛利率从15.9%升至18.4% [153] - 手机外壳和精密零部件客户在前五名客户中年内贡献45.6%,低于去年的57.8% [151] - 2022年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43435千港元、 -348887千港元、 -314012千港元 [156] - 来自持续经营的财务费用从去年约7370万港元增至本年度约1.378亿港元,增幅约87.0%[175] - 来自已终止经营的本年度亏损从去年约860万港元增至约2.716亿港元,增幅约3058.1%[175] - 2022年底,集团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分别占总收入约17.9%及47.7%;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分别占总采购额约1.6%及6.8%[168] - 2022年底,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以及有抵押存款为15.184亿港元,总资产为142.289亿港元[177] - 2022年底,集团资产负债率为19.1%,较2021年底的20.3%有所下降[178] - 年内集团持续经营资本开支为5.941亿港元,低于2021年的12.682亿港元[178] 会计准则影响 - 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对公司财务状况或业绩无影响[1] - 香港会计准则第37号修订对公司财务状况或业绩无影响[1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对公司财务状况或业绩无影响[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018 - 2020年周期之年度改进涉及多项准则相关阐释范例及修订本[2] - 公司于2022年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因无相关业务合并,对财务状况及业绩无影响[50][51]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旗下附属及联营公司主要制造销售手机外壳等产品,年内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42] - 公司销售额因中国手机品牌销售疲弱按年下降,但毛利率因客户组合变化得到提升[54] - 公司计划分拆家居及体育用品业务于深交所主板上市已完成,2023年3月13日挂牌,集资净额6.24亿元,公司继续持有67.5%股权[55] - 公司于年内出售70%汽车业务,继续持有30%股权[55] - 2023年3月29日公司与独立第三方签订协议,出售全部智能电器外壳业务[55] - 分拆家居及体育用品业务于深交所主板上市,集资净额为6.24亿元人民币,公司继续持有67.5%股权[65] - 公司正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探讨高毛利非电子类消费品客户开发并已取得初步成果[58] - 公司与不同国际品牌研发AR/VR硬件配套方案,参与相关产品零部件供应[64]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12.1亿支,按年下降11.3%;国产手机出货量约2.3亿支,同比下降24.7%[62] - 2023年3月13日完成家居及体育用品业务分拆上市,获624.0百万元集资净额 [149] - 2022年底集团长期雇员约18,000名,较2021年底的约26,000名减少[162] - 2022年12月28日,公司附属出售Tongda Oversea Company Limited 70%股权,代价3.85亿港元[166] - 2023年预计出售附属Stedfast Investments Holdings Limited,其为集团内唯一从事智能电器外壳业务实体[167] - 2022年1月25日公司出售通达(上海)电器装饰件有限公司10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6000万元,于11月3日完成出售[183] 公司未来规划 - 市场预计来年元宇宙相关产品出货量将提升,公司将聚焦技术创新,提高新产品参与度及扩阔产品线[53] - 公司预计来年高毛利国际客户销售贡献将持续提升,运营管理提升带来成本竞争优势[58] - 公司未来将专注高毛利及高发展潜力业务,优化业务组合和调节营运架构[130] - 三防及精密零部件业务将加强与海外客户合作,争取更多订单[130] - 手机外壳业务已为国际知名科技品牌新型号手机量产外壳,预计未来提供更多零部件[132] - 公司将利用现有产能技术探索新行业、产品、材料和领域,提升毛利率和现金流 [150] 公司股权及治理 - 公司法定普通股为20000000000股,已发行及缴足9719257645股,2021 - 2022年无变化[120] - 2021年公司供股发行3239752548股股份,总现金代价(扣除开支前)751623000港元[121][125]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用于资本开支1.68亿港元、研发开支2900万港元[170] - 年内6450万股奖励股份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予14名经甄选雇员,奖励股份自授予日起48个月内分三批归属[192]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在任超9年,公司于2022年4月21日刊补充公布披露其任期时长[193]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王亚南先生同时兼任,董事会认为此架构不会损害权力平衡[195] - 审核委员会由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组成,职权范围与相关指引及守则条文相符[197]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任期将届满,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提呈决议案重新委任其为核数师[200] 其他事项 - 公司于2023年5月23日至2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67] - 通达精密科技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缴税,余下按16.5%缴税,集团其他业务按当地适用税率计算[9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已发行的潜在摊薄普通股[98] - 2021年12月31日,通达上海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净值为57446千港元[101] - 电器出售预期2023年完成,电器业务视为已终止经营[102] - 2022年12月31日,若干客户应收贸易账款28.6077亿港元、应收票据294.9万港元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计量[107] - 报告期末,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中21.7%(2021年:13.5%)及43.7%(2021年:45.7%)分别自集团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收取[107] - 通达上海出售事项于2022年11月3日完成,出售代价为7352.9万港元[110][111] - 2021年12月31日,分类为持作出售之资产净值为680000千港元[118] - 2022年分类为持作出售之资产为991688千港元,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等多项资产[122]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权[189]
通达集团(00698)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