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整体表现 - 公司年内总收入约6521.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972.1百万港元减少约18.2%[5] - 公司毛利由去年同期约1229.8百万港元减少约71.9%至年内约345.8百万港元,年内毛利率约5.3%,较去年同期约15.4%下跌约10.1个百分点[6] - 2023年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销售予外部客户收入为5,636,475千港元,2022年为6,878,853千港元;家居及体育用品2023年为885,453千港元,2022年为1,093,210千港元[24] - 2023年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分类业绩为 - 1,137,890千港元,2022年为216,375千港元;家居及体育用品2023年为101,554千港元,2022年为137,019千港元[24]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153,144千港元,2022年溢利为219,003千港元;本年度亏损为1,204,913千港元,2022年溢利为151,701千港元[24] - 2023年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分类资产为7,942,454千港元,2022年为10,407,982千港元;家居及体育用品2023年为1,255,076千港元[25]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13,302,730千港元,2022年为14,228,885千港元;总负债2023年为6,299,234千港元,2022年为6,598,049千港元[25] - 2023年客户A收入为1,046,652千港元,2022年为1,350,676千港元;客户B 2023年为987,652千港元,2022年为1,119,216千港元[29] - 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为6176145千港元,低于2022年的6742321千港元[32] - 2023年研究及开发成本为627818千港元,高于2022年的530386千港元[32] - 2023年收入为6521928千港元,较2022年的7972063千港元下降18.2%[34] - 2023年毛利为345783千港元,较2022年的1229742千港元下降71.9%[34] - 2023年毛利率为5.3%,较2022年的15.4%下降10.1个百分点[34]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1229656千港元,而2022年为纯利137287千港元,变动幅度为995.7%[34] - 2023年基本每股亏损为12.64港仙,2022年为每股盈利1.41港仙,变动幅度为996.5%[34] - 集团收入从去年同期约79.721亿港元下降约18.2%至年内约65.219亿港元,毛利从约12.298亿港元减少至约3.458亿港元,下降约71.9%[71] - 2023年12月31日,若干客户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为4.67251亿港元(2022年:2.68077亿港元),应收票据1.29268亿港元(2022年:294.9万港元)[62] - 2023年应付贸易账款为10.57139亿港元,应付票据为7.79627亿港元;2022年应付贸易账款为12.247亿港元,应付票据为13.0616亿港元[68] - 法定股本为200,000千港元,2023年已发行及缴足97,356千港元(973,560.7645万股),2022年为97,193千港元(971,925.7645万股)[68] - 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86.206亿港元,2022年为244.5725亿港元[86] - 2023年溢利/(亏损)为 - 1229656千港元,2022年为137287千港元;有关每股基本及摊薄溢利/(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3年为9729919千股,2022年为9719258千股[89] - 2023年12月31日,2.1096亿港元模具计入制成品,2022年为5.83944亿港元[90]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为1726098千港元,减值拨备为 - 52687千港元等;报告期末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结欠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分别占比17.1%(2022年:21.7%)及45.0%(2022年:43.7%)[91][92] - 2022年分类为持作出售之资产净值为680000千港元[9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原料、在制品、制成品存货总值为1267254千港元,2022年为2351255千港元[11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质押银行存款194.6百万港元,2022年为323.2百万港元[12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将香港租赁楼宇及相关使用权资产按揭,总账面价值47.9百万港元,2022年为50.2百万港元[12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聘用约15000名长期雇员,2022年为约18000名[123] - 2023年公司销售收入下降18.2%至652.19亿港元[132] - 家居及体育用品业务营业额较去年下跌约18.1%至563.64亿港元,占集团总销售收入约86.4%[13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为7.72318亿港元[139]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由去年约1.127亿港元增加约21.6%至约1.37亿港元[146]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去年约6590万港元增加24.1%至约8180万港元,占收益比例从0.8%增至1.3%[148] - 一般及行政开支由去年约11.67亿港元增加3.8%至约12.11亿港元,占收益比例从14.6%升至18.6%[149] - 其他经营开支净额由去年约9720万港元增加51.5%至约1.473亿港元[150] - 财务费用由去年约1.652亿港元增加19.1%至约1.968亿港元[151]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701.3万港元,2022年为7.43435亿港元[153]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3.75441亿港元,2022年为3.48887亿港元[153] - 2023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6.74789亿港元,2022年为-3.14012亿港元[153]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18.1%,2022年为19.1%[154] - 2023年资本开支为1.972亿港元,2022年为5.941亿港元[156] - 2023年公司收入为6521928千港元,2022年为7972063千港元[176] - 2023年公司毛利为345783千港元,2022年为1229742千港元[176]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153144千港元,2022年溢利为219003千港元[176] - 2023年公司本年度亏损为1204913千港元,2022年溢利为151701千港元[176][177] - 2023年公司本年度其他全面开支税后净额为133554千港元,2022年为745993千港元[177] - 2023年公司本年度全面开支总额为1338467千港元,2022年为594292千港元[177] - 2023年公司权益总额为7003496千港元,2022年为7630836千港元[179] 业务结构调整 - 公司将手机外壳及精密零部件、智能电器外壳与网通设备及其他分部合并,目前有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和家居及体育用品两个可报告分部[5] - 因智能电器外壳和网通设备及其他分类对总收入贡献减少,管理层将手机外壳及精密零部件、智能电器外壳、网通设备及其他分类合并列示[47] - 2023年业务分部合并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和家居及体育用品两个分部[102] 业务经营情况 - IDC预估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12亿部,同比增长2.8%,公司手机外壳业务订单近月有回升迹象[1] - 公司智能电器外壳业务技术有竞争优势,将拓展规模及改善盈利能力[2] - 公司家居及体育用品业务新增巨型消费品牌客户订单放量,新厂房全部投产[3] - 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业务销售收入下降,手机外壳业务近月订单回升,期望为新型智能手机提供更多外壳及配件[72] - 公司预计Wi-Fi 7路由器应用将普及,巴黎奥运会将带动网通产品需求[104] - 公司预计第七代无线网络(Wi-Fi 7)路由器应用将普及,带动网通产品需求[159]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按年减少约3.2%至约11.7亿部,2023年第四季出货量按年成长约8.5%至约3.3亿部[133] 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将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探索高毛利非电子类消费品客户开发,已获初步成果[1] - 公司将通过不同渠道开拓潜在市场,目标是增加产能利用率及高毛利客户[1] - 公司将积极扩展余下业务,探索新兴产品、材料和领域可能性[106] - 公司将投放更多精力拓展智能电器外壳业务规模及改善盈利能力[117] - 集团将适时审视战略规划,优化业务组合及调节营运架构[136] 资产交易情况 - 公司于2022年末出售一家附属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70%,相关业务收入不再合并入年内综合财务报表[5]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通达精密科技拟以20.15亿港元出售精密业务,预计2024年上半年完成交易[66] - 精密零部件业务作价20.15亿港元出售,可削减融资成本,改善资金流动性和资产负债比率[73] - 公司作价20.15亿港元出售精密零部件业务,预计2024年上半年完成[127] - 公司作价6000万港元收购Credence Technology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份,收购已完成[129] - 公司分拆业务在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筹集所得款项净额为人民币6.24亿元,分拆后集团持有该业务67.5%股权[135] - 家居及体育用品业务与多个巨型消费品牌建立新业务关系,新工厂已投入运营,该业务于深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筹得款项净额6.24亿元人民币,集团持有67.5%股权[74] 会计准则影响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报表无影响[20] - 香港会计准则等多项准则修订对集团财务报表中项目的计量、确认或呈列无影响,且集团不在支柱二立法模板范围内[44][46] - 公司已在本年度财务报表内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84]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通达精密科技首200万港元应评税溢利按8.25%缴税,余下按16.5%缴税[58] 其他事项 - 履约责任待交付商品后达成,付款一般于交付后一至三个月内到期,新客户一般需预先付款[29] - 计入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的金额4088.5万港元为应收独立第三方款项,按固定年利率10%计息[56] - 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7352千港元,2022年为16837千港元;来自一间共同控制实体的利息收入2023年为2733千港元,2022年为2864千港元等多项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有相应数据变化[84]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2022年亦为零[88] - 应付贸易账款不附息,一般60至90日结清,2023年12月31日有相应账龄分析[99] - 因终止电器业务买卖协议,公司须支付终止费用1.2亿港元[115] - 公司停运过往数年持续亏损的若干厂房,产生一次性支出[145] - 家居及体育用品分类包括家庭耐用品、家用工具及体育用品[190] - 公司已就开展研究活动取得多项政府补助[200]
通达集团(00698)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