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东方集团(00581) - 2023 - 年度业绩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3年11月3日在百慕达注册成立,2004年3月2日股份在联交所上市[10] 会计准则相关 - 若干新订或修订准则于2023年1月1日起生效,对集团财务状况或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12][13] - 多项香港会计准则修订于2024年1月1日生效,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于2025年1月1日生效,投资者与其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之间的资产出售或投入修订生效时间待定[15] - 2023年7月香港会计师公会刊发指引,会计政策变动未对集团造成重大影响[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793万元,较2022年的740万元增长7.2%[2] - 2023年毛利462.6亿元,较2022年的486.2亿元下降4.9%[2] - 2023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溢利12.79亿元,较2022年的23.57亿元下降45.7%[3] - 2023年息税前亏损1.14亿元,较2022年的溢利10.79亿元下降110.6%[3] - 2023年年度亏损1.96亿元,较2022年的溢利8.11亿元下降124.2%[3]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0.04元,较2022年的每股收益0.22元下降118.2%[3] - 2023年每股特别股息0.05港元,较2022年的0.03港元增长66.7%[3] - 2023年总资产500.3亿元,较2022年的480.2亿元增长4.2%[3] - 年度综合亏损为190,714千元,上一年度综合收益为834,134千元[7] - 2023年末总资产为50,030,172千元,2022年末为48,023,590千元[8] - 2023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22,081,455千元,2022年末为22,711,233千元[8] - 2023年末流动资产合计27,948,717千元,2022年末为25,312,357千元[8] - 2023年末权益合计24,977,785千元,2022年末为25,284,647千元[9] - 2023年末总负债为25,052,387千元,2022年末为22,738,943千元[9] - 2023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2,505,618千元,2022年末为1,584,950千元[9] - 2023年末流动负债合计22,546,769千元,2022年末为21,153,993千元[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额为46,259,738千元,2022年为48,620,332千元,同比下降4.86%[18] - 2023年年度亏损为196,212千元,2022年年度溢利为811,355千元[20][21] - 2023年和2022年开支合计分别为47,003,139千元和48,603,216千元,其中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1,354,273千元和1,318,419千元[28] - 2023年和2022年其他收入合计分别为245,233千元和237,711千元,其中应收贷款之利息收入分别为27,390千元和93,349千元[29] - 2023年和2022年衍生金融工具亏损合计分别为62,896千元和40,502千元,其中外币远期合约投资亏损分别为23,067千元和52,654千元[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币远期合约已确认约1800万元已变现亏损及约500万元未变现亏损,2022年为约6500万元已变现收益及约1200万元未变现亏损[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铁矿石、热轧钢卷、螺纹钢及其他产品期货合约已确认约2500万元已变现亏损及约1700万元未变现亏损,2022年为约5500万元已变现亏损及约3600万元未变现亏损[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铁矿石及螺纹钢期货期权合约已确认约200万元已变现收益,2022年为约100万元已变现亏损[32] - 2023年其他收益总额净额为44.86亿元,2022年为86.15亿元[33] - 2023年财务成本净额为20.07亿元,2022年为32.31亿元[34] - 2023年所得税费用为 -1.18亿元,2022年为 -0.56亿元[35] - 2023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7.05亿元,2022年为17.81亿元[35] - 2023年新加坡利得税为0.34亿元,2022年为1.75亿元[35] - 2023年和2022年合并实体各自溢利加权平均适用税率分别为33.29%和18.63% [39]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3.15亿元,2022年溢利7.56亿元[40] - 2023年本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亏损1.60亿元,2022年溢利8.08亿元[41]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0.04元,2022年每股基本收益0.22元[41] - 2023年无中期已付股息,2022年中期已付股息2.36亿元;2023年建议末期股息1.69亿元,2022年末期已付股息1.02亿元[43][44]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年初账面价值145.44亿元,年末账面价值143.97亿元[45] - 2023年非流动购买长期资产的预付款项净额4.36亿元,2022年为9.22亿元[46] - 2023年流动购买存货的预付款项18.43亿元,2022年为15.95亿元[46] - 2023年非流与租赁相关的其他应收款净额8.70亿元,2022年为11.37亿元[46] - 2023年流与租赁相关的其他应收款净额7.92亿元,2022年为5.83亿元[46] - 2023年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总额45.84亿元,2022年为44.06亿元[4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确认应收迁西县相关管治部门款项8.52亿元,为租赁土地及土地使用权准备交易的可退还按金[4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发展中物业的土地使用权为202496千元、建筑成本为120586千元,减值拨备229435千元,净值93647千元;已完成持作出售物业为320937千元,减值拨备103934千元,净值217003千元[48][4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净额为5962303千元,其中原材料及在途材料4248490千元、在制品388567千元、制成品1377429千元,减值拨备52183千元;2023年存货成本确认为销售成本约453.12亿元,2022年约466.75亿元[5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净额为3928843千元,其中应收贸易账款3125292千元,减值拨备254014千元;合约资产1124935千元,减值拨备67370千元[5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3个月内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为2477729千元、4至6个月为747930千元、7至12个月为234523千元、1年以上为790045千元,总额4250227千元;约4.63亿元应收贸易账款由第三方客户信用证担保,2022年约2.21亿元[5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总额扣除拨备为1439500千元,其中非流动应收长期贷款1232502千元,减值拨备290722千元,净值941780千元;流动应收短期贷款及应收长期贷款的流动部份502395千元,减值拨备4675千元,净值497720千元[53] - 2023年12月31日约3.48亿元应收长期贷款以借款人产能抵押,免息、5年还款期,2025年全额偿还;约9100万元应收长期贷款以香港物业抵押,年利率10%,2年内偿还本金;约7.93亿元应收长期贷款因违约或延期重新分类,预计1年后收回[53][54] - 2023年12月31日约7000万元应收短期贷款由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董事长安京先生所借,以其上市股权抵押,年利率10%;2.54亿元应收长期贷款的流动部份由汇金通股东刘锋先生及刘艳华女士所借,以其上市股权抵押,免息,2024年1月10日偿还本金[54] - 2023年12月31日约1.78亿元应收短期贷款由湖州风林火山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所借,以其江苏神通上市股权抵押,年利率8%;因借款人清盘注销约4500万元拨备,按预期信贷损失确认约2.95亿元拨备,2022年约2.81亿元[54][55] - 2023年划分为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之金融资产的应收票据为346,957千元,2022年为672,516千元,同比下降48.41%[56] - 2023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表之金融资产合计4,459,954千元,2022年为4,828,414千元,同比下降7.63%[58] - 2023年结构性银行存款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表之金融资产为127,543千元,2022年为103,748千元,同比增长22.93%[59] - 2023年借款总额为15,473,895千元,2022年为13,438,725千元,同比增长15.14%[60] - 2023年应付贸易账款为4,385,823千元,2022年为3,667,664千元,同比增长19.58%[63] - 2023年为工程及贸易提供担保金额为30,267千元,2022年为88,219千元,同比下降65.69%[65] - 2023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为786,490千元,2022年为1,060,190千元,同比下降25.82%[66] - 2023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已授权但未订约为55,094千元,2022年为368,817千元,同比下降85.06%[66] - 2023年购买发展中物业为377,590千元,2022年为495,554千元,同比下降23.79%[67] - 2023年约2300万元应收票据为集团银行借款作抵押,2022年约为1400万元[56] - 2023年投资物业租赁最低应收租赁付款为2.6747亿人民币,2022年为4.3737亿人民币[68] - 2023年度公司收入约462.6亿元,较去年减少约4.9%[71] - 与2022年相比,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平均销售单价下跌10.5%至每吨约3557元,毛利减少约67.4%至约3.87亿元[71] - 公司2023年整体净亏损约1.96亿元,较去年8.11亿元净溢利减少约124.2%,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溢利从去年约23.60亿元减少至约12.80亿元,每股基本亏损0.04元(2022年:每股基本收益0.22元)[71] - 2023年公司钢铁产品收入275.08亿元,较2022年减少2.5%,出口收入7.64亿元,占比2.8%[77] - 2023年公司钢铁产品平均销售单价3557元/吨,较2022年减少10.5%[78] - 2023年公司合并毛利3.87亿元,较2022年减少67.4%[79] - 2023年公司钢铁产品每吨毛利50元,较2022年减少70.1%,毛利率降至1.4%[80] - 2023年年度亏损1.96212亿元,2022年溢利8.11355亿元;经调整后2023年溢利443.9万元,2022年溢利5.12559亿元[87] - 2023年末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约139亿元,2022年约136亿元;流动比率1.2倍与2022年持平;资产负债率50.1%,2022年为47.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6.18亿元,2022年约21.25亿元[89] - 2023年末约131.85亿元借款按0.49% - 6.57%固定利率计息,约22.89亿元借款按2.70% - 5.60%浮动利率计息;债项与资本比率63.0%,2022年为56.7%;2023年合并利息支出及资本化利息约4.66亿元,2022年约5.15亿元;利息盈利倍数 - 0.2倍,2022年为2.1倍[90] - 2023年末总承担约12.19亿元,2022年约19.25亿元;或然负债约3000万元,2022年约8800万元[91] - 2023年末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表之金融资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