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耀星科技集团(08446) - 2024 Q1 - 季度业绩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录得未经审核收益约625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42.6%[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未经审核亏损约为78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430万港元[11] - 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为2454.2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300.5万港元,变动幅度为916.7%[10] - 2023年前三季度每股亏损0.53港仙,较2022年同期减少14.5%[10] - 2023年第三季度收益为275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65.8万港元[14] - 2023年第三季度收益成本为1620.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15.4万港元[14] - 2023年第三季度毛利为1139.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50.4万港元[14] - 2023年第三季度行政开支为132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37万港元[14] - 2023年第三季度经营亏损为172.4万港元,2022年同期经营收益为964.3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所得税前亏损181.7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946.3万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所得税前亏损778.2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88.1万港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亏损181.7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946.3万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亏损778.2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31.3万港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全面开支409.7万港元,2022年同期收益554.7万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全面开支1839.1万港元,2022年同期开支821.6万港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0.10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溢利1.09港仙;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0.53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亏损0.62港仙[15] - 2023年1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股份发行使股本增加13.2万港元,股份溢价增加1.0043亿港元[16] - 2023年1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收购附属公司使非控股权益增加4.8万港元;2022年同期增加1.72165亿港元[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0294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25323亿港元[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625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580万港元增加约142.6%[4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毛利约为2450万港元,毛利率约为39.3%,2022年同期为毛损约300万港元,毛损率约为11.7%[5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亏损约为78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1610万港元(不考虑议价收购收益)[6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266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2070万港元[6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2.41,资产负债率约为5.6%,2022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2.14和23.5%[6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最大限额银行融资为1300万港元,银行借款年利率为3.5%至7.7%(2022年12月31日为3.4%至6.6%)[6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本架构中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1.446亿港元[70]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每股基本亏损0.53港仙,2022年同期为0.62港仙;2023年第三季度每股基本亏损0.10港仙,2022年同期为1.09港仙[40]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股息[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无实际所得税,董事不建议派付股息[37][3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股息[80] 公司基本信息及变更 - 公司于2016年11月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6月14日于联交所GEM上市[17][19] - 2023年6月20日,公司股东通过决议更改英文名及双重外语中文名,6月27日获开曼群岛公司注册处证明,7月21日获香港公司注册处确认[20][22] 财务报表编制情况 - 公司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列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财务资料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编制[24][2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视像显示解决方案服务收益26,18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836千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收益57,65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614千港元[33]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资讯科技咨询服务收益3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623千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收益2,46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623千港元[33]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酒店预订及会议规划服务收益1,315千港元,2022年同期无收益;2023年前三季度收益2,144千港元,2022年同期无收益[33]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设备租赁收入6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9千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23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23千港元[33] - 视像显示解决方案收益为5765.7万港元,占总收益92.3%(2022年同期:约72.3%)[48] - 资讯科技咨询服务收益约为250万港元,占总收益3.9%(2022年同期:25.7%)[45][48] - 酒店预订及会议规划服务收益约为210万港元,占总收益3.4%(2022年同期:无)[46][48] - 设备租赁收益为23.3万港元,占总收益0.4%(2022年同期:2.0%)[4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获聘为361场流行音乐会提供服务,2022年同期为84场[4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约83.8%总收益来自流行音乐会,2022年同期为37.0%[43] - 流行音乐演唱会收益增加,演出数量从2022年的105场增至2023年的361场,平均每场收益从约9.1万港元增至约14.5万港元[50] - 其他现场活动收益减少,演出数量从2022年的837场减至2023年的306场,平均每场收益从约1.1万港元增至1.7万港元[52] - 2023年香港地区流行音乐演唱会收益2288万港元,占比43.7%,平均每场收益14万港元[53] - 2023年中国内地流行音乐演唱会收益1360.5万港元,占比26.0%,平均每场收益13万港元[53] - 2023年澳门地区流行音乐演唱会收益1109.5万港元,占比21.2%,平均每场收益18.8万港元[5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现场活动收益总额为529200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072000千港元有所下降[5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资讯科技咨询服务收益约为250万港元,占总收益的3.9%,2022年同期为25.7%[5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酒店预订及会议规划服务收益约为210万港元,占总收益的3.4%,2022年同期无此项收益[55] 税务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计算,剩余按16.5%税率计算,但未计提香港利得税[34]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中国附属公司按25.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澳门附属公司估计应课税收入超600,000澳门元部分按12.0%税率缴纳所得补充税[35][3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所有中国附属公司按25.0%税率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5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香港利得税项下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计算,其余按16.5%计算,但无估计应课税溢利[59][6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澳门附属公司估计应课税收入超600000澳门元部分按12.0%税率缴纳澳门所得补充税[61] 公司收购事项 - 2023年5月23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有条件同意以5000万元现金收购深圳市进化方程科技有限公司10%注册资本[76][77] 集团其他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事项或重大或有负债[7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无已抵押短期银行存款作为银行融资抵押[8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共聘用126名雇员(2022年9月30日为80名),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为265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600万港元)[82] 报告相关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不知悉2023年9月30日后有需披露的重大事件[8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本报告、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以及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85] 证券交易及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8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董事不知悉董事、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有竞争业务和利益冲突[88]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董事均遵守规定[89][90] 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马烈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375,097,894股,占比46.12%[9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杨浩廷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56,000,000股,占比6.89%[9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姜玉娥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2,994,000股,占比0.37%[9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崔海滨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1,000,000股,占比0.12%[9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张艳玲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1,988,000股,占比0.24%[9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马烈为ST Ma Ltd实益拥有人,持有50,000,000股,占比100%[9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ST Ma Lt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375,097,894股,占比46.12%[9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Next Vision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56,000,000股,占比6.89%[97] 企业管治及信息披露情况 - 公司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01] - 公司秉持向股东及公众投资者公开及时披露企业资讯的政策[102] - 公司通过季度、中期及年度报告向股东更新业务和财务情况,通过股东大会与股东沟通[102] - 公司按GEM上市规则规定定期发布报告、公告、通函及股东大会通告[102] - 公司网站为公众及股东提供有效沟通平台[104] 业务发展规划 - 集团将按业务规划和实际运营情况稳步推进业务发展[105] - 集团未来将积极探索视像显示技术及相关信息技术投资机遇[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