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372,310千港元,2022年为408,57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9%[1]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25,676千港元,2022年溢利为12,558千港元[1]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1.28港仙,2022年每股盈利为0.63港仙[1]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40,236千港元,2022年为5,413千港元[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87,668千港元,2022年为189,170千港元[3] - 2023年流动资产总值为181,757千港元,2022年为205,897千港元[3]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53,159千港元,2022年为135,521千港元[3]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28,598千港元,2022年为70,376千港元[3]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95,032千港元,2022年为239,260千港元[4] - 2023年公司总收益为372,310千港元,较2022年的408,572千港元有所下降[22][25] - 2023年公司非流动总资产为178,814千港元,较2022年的180,203千港元略有下降[23] - 2023年计入合约负债的已确认收益金额为9,564千港元,较2022年的10,975千港元下降[25]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6061千港元,较2022年的9516千港元有所下降[28] - 2023年除税前溢利相关销售成本为209757千港元,低于2022年的235116千港元[29] - 2023年融资成本总计3164千港元,高于2022年的2203千港元[31] - 2023年所得税开支总额6026千港元,低于2022年的6218千港元[31]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2年建议末期股息为4000千港元[32]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25676000港元,2022年为溢利12558000港元[33]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44912千港元,高于2022年的42923千港元[35]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总计57323千港元,高于2022年的53572千港元[37] - 报告期集团收益较去年同期下跌8.9%至约372300000港元,维持毛利率43.7%,全年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5700000港元[45] - 公司收益从2022财年约4.086亿港元减少约3630万港元或8.9%至2023财年约3.723亿港元[56] - 销售成本从2022财年约2.351亿港元减少约2540万港元或10.8%至2023财年约2.098亿港元[57] - 毛利从2022财年约1.735亿港元减少约1090万港元或约6.3%至2023财年约1.626亿港元,毛利率从2022财年约42.5%维持至2023财年的43.7%[58]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财年约5340万港元增加约610万港元或约11.4%至2023财年约5950万港元[60] - 行政开支从2022财年约1.134亿港元增加约760万港元或约6.7%至2023财年的1.21亿港元[61] - 2023财年非金融资产减值约为81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约150万港元增加约660万港元[6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约为1.9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2.393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馀约为341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6230万港元)[6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计息银行借款约为231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2090万港元),总银行融资约为1.3亿港元,已动用约2310万港元,约1.069亿港元尚未动用[6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1.41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307亿港元),增加约1050万港元或8.0%[70]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由2022年12月31日约21.3%上升至2023年12月31日约24.7%[72] - 2023财年公司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酬金)约为1.537亿港元,2022财年约为1.567亿港元[79] - 董事会不建议公司派付2023财年的末期股息,2022财年为每股普通股0.20港仙[8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动用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690万港元[85][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350.4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动用999.2万港元[87] 各地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中国内地客户收益为128,401千港元,较2022年的137,517千港元下降[22][25] - 2023年香港客户收益为54,721千港元,较2022年的78,373千港元下降[22][25] - 2023年土耳其客户收益为19,599千港元,较2022年的7,575千港元上升[22][25] - 2023年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为72,813千港元,较2022年的80,168千港元下降[23] - 2023年孟加拉非流动资产为52,248千港元,较2022年的45,594千港元上升[23] - 2022年来自主要客户A的收益为43,501千港元,2023年该客户收益少于公司收益的10% [24] 公司收购相关情况 - 2022年5月6日公司以500万港元现金收购咭片皇有限公司100%股权[38] - 收购名片皇有限公司时,按公平值列值的可识别净资产总值为4639000港元,收购商誉361000港元,现金支付5000000港元[39] - 收购名片皇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现金代价 - 5000000港元,所收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5000港元,所收购银行透支 - 965000港元,总计 - 5890000港元[40] - 收购后,名片皇有限公司在2022年为集团赚得收益8510000港元,使综合溢利损失2330000港元[41] - 若合并于期初进行,集团年内收益及溢利将分别为411147000港元及10958000港元[42] - 集团2023年2月完成收购法国公司Primway部分股权,旗下快印公司“印100”优化业务结构[49][50] - 2023年2月24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收购Primway S.A.R.L股份,总代价为109.5万欧元[82] 公司业务及市场相关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印刷产品,2020年3月12日股份于港交所主板上市[5] - 2023年上半年美国纺织品及服饰进口大幅下降22.7%[43] - 2024年2月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为49.1点,比上年同期上升0.4点[52] - 集团在世界五大纺织品成衣出口国设厂,墨西哥和危地马拉厂房投产,土耳其厂房合作生产,孟加拉厂房搬迁后产能效率提升[47] - 报告期公司RFID产品销量显著成长,集团投入资源研发并开发解决方案[48] 公司上市及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2020年3月12日上市,股份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990万港元[84] - 建造新孟加拉厂房及购买机器占所得款项净额的98.4%,为6.88亿港元;一般营运资金占1.6%,为110万港元[87] 公司证券及购股权情况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2023财年未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任何证券[92] - 2020年9月15日公司向一名高级管理层授予200万份购股权,行使价为0.057港元,授予前股份收市价为0.059港元[96] - 授予的200万份购股权限期5年(至2025年9月14日)有效,50%须于2021年12月31日至2025年9月14日行使,另50%须于2023年12月31日至2025年9月14日行使[96] - 截至公告日,2亿股股份可根据购股计划发行,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0%(即20亿股)[96] - 2023财年无购股权获授予、行使、注销或失效[96] 公司治理及业绩审核情况 - 公司已遵守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94]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3财年末期业绩等事宜[97] - 2023财年业绩数字与综合财务报表金额经安永核对一致,但安永未作鉴证[98] 公司会议及公告相关情况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4年6月21日举行[99] - 公司将于2024年6月18日至2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00] - 2023财年年度业绩公告已在港交所及公司网站刊出,年报将适时寄发并在网站刊出[101]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地区共有1219名雇员,2022年为1164名[78] 公司董事会情况 - 截至公告日,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2] 公司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部分附属公司首笔200万港元按8.25%)税率计提,中国内地按25%,美国按21% [31]
常达控股(01433)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