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控股环境集团(00154) - 2023 - 中期业绩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12.2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65亿港元增加约5%[1] - 期内息税折旧摊销前溢利为4.0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65亿港元增加约12%[2]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1.5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9亿港元增加约8%[3] - 每股基本盈利为10港仙[4] - 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每股净资产为2.50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8.35205亿港元,去年同期为8.3603亿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3.89905亿港元,去年同期为3.29024亿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计80.23671亿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80.53041亿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计36.58847亿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41.14185亿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为75.73571亿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80.5743亿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122511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65054千港元,同比增长5.16%[18][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1573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1444千港元,同比增长11.27%[18][1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1168251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167226千港元,同比下降3.98%[18][1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757357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057430千港元,同比下降6.00%[18][1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36,63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7,125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溢利为48,4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772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92,9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7,651千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32,2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108千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149,541,000港元计算,2022年同期为138,827,000港元[2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为20.43亿港元,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5.8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00.67亿港元和106.39亿港元[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12.2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2%,毛利3.9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5%,整体毛利率由28.2%升至31.8%[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费用增加12.6%或1249万港元至1.12亿港元[44] - 2023年上半年其他经营费用净额384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194万港元增加2649万港元[45]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增加18.7%或1478万港元至9397万港元[46]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减少8.1%或286万港元至3225万港元,实际税率为17.0% [47] - 2023年上半年息税折旧摊销前溢利为4071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5%或4212万港元;期内溢利为1573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3%或1595万港元[4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及总负债分别为116.83亿港元及75.74亿港元,分别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4.85亿港元及4.84亿港元[50] - 期内,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减少3.95亿港元至6.07亿港元[51] - 集团特许经营权账面净值增加3.79亿港元至35.05亿港元[54] - 集团合约资产增加7600万港元至3.86亿港元[57] - 集团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由去年底增加1.51亿港元至8.11亿港元[59]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由4300万港元增至5.9亿港元[60] - 期内新增银行及其他借贷人民币1.07亿元,偿还5.5亿元,2023年6月30日借贷总额为57.21亿港元,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3.7%[61] - 递延收入自去年底减少200万港元至1.73亿港元[62] - 应付贸易账款由去年底1.98亿港元增至9.38亿港元,其中25%(2.39亿港元)尚未发单[63]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为19.59亿港元(约90%以人民币计值),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57.21亿港元,流动资产36.59亿港元,流动负债16.16亿港元[65]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31.8%,经营利润率23.1%,纯利率12.8%,平均股本回报率4.0%[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总额为2.94亿港元,服务特许权安排的资本承担为4.97亿港元[67] - 2023年上半年结算或换算货币项目亏损900万港元,换算海外业务全面亏损1.42亿港元[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雇员1308名,员工成本总额1.5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49亿港元增加3%[7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超90%的外界客户收入来自中国内地,超90%的非流动资产(金融资产除外)位于中国内地[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源自对固体废弃物处理分部的一名外界客户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10%或以上,金额为13372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24722000港元[21] - 2023年上半年生活垃圾处理服务收入1519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5142千港元,同比下降7.99%[21] - 2023年上半年电力销售794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4809千港元,同比增长44.89%[21] - 2023年期内服务特许权安排项下的推算利息收入6168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64824000港元,同比下降4.84%[2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在中国内地运营管理10个固体废物处理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规模提升至每日12400吨[35] - 期内生活垃圾进厂量205万吨(日均11351吨,按年增长8.8%),协同处置污泥进厂量17.6万吨(按年增长113%),发电量7.84亿千瓦时(按年增长14%),售电量6.62亿千瓦时(按年增长15%)[37] - 生产经营业务期内收入6.3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5%,毛利2.8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6%[37] - 工程建设业务期内工程收入4.3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3%,毛利80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9%[38] - 上半年成功中标十堰市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首期处理规模600吨/日,争取2024年底投产[39] - 生态建设服务板块上半年中标28个项目,已基本转亏为盈,收入1.5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00万港元,毛利21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700万港元[40] - 十堰项目预计总投资约为5亿港元[48] 资产抵押与减值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若干固废处理特许权及服务特许权安排项下应收款项总账面价值3,226,323,000港元用作银行贷款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2,671,988,000港元[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因废水处理及排放许可到期,服务特许权安排相关应收款项确认减值23,225,000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若干固废处理特许权账面净值32.26亿港元已作为银行贷款抵押[68] 应收应付账款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已发单为451,004千港元,未发单为811,31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已发单为365,517千港元,未发单为660,683千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已发单为698,285千港元,未发单为937,50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已发单为474,364千港元,未发单为739,337千港元[31] 股息与报告相关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34]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在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及公司网站(www.beegl.com.hk)刊登[80] 公司董事会情况 - 公司董事会由5名执行董事和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