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纪建业(00079) - 2023 - 年度业绩
世纪建业世纪建业(HK:00079)2024-03-27 22: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53,037,000港元,较2022年的36,381,000港元增长45.8%[1] - 2023年毛利为21,711,000港元,较2022年的17,461,000港元增长24.3%[1]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3,129,000港元,较2022年的27,243,000港元扩大21.6%[1] - 2023年本年度亏损为28,900,000港元,较2022年的27,333,000港元扩大5.7%[1]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8.81港仙,2022年为8.36港仙[3]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345,138,000港元,较2022年的362,290,000港元减少4.7%[5] - 2023年流动负债净额为80,842,000港元,较2022年的61,499,000港元增加31.4%[5] - 2023年资产净额为252,474,000港元,较2022年的280,928,000港元减少10.1%[6]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52,358,000港元,较2022年的280,648,000港元减少10.1%[6] - 2023年主营收益为53,037千港元,2022年为36,381千港元[17] - 2023年其他收入为4,491千港元,2022年为13,438千港元[17]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3,129千港元,2022年为27,243千港元[21] - 2023年合并资产总额为417,747千港元,较2022年的530,725千港元下降21.29%[23] - 2023年合并负债总额为165,273千港元,较2022年的249,797千港元下降33.83%[23] - 2023年利息收入总计2,512千港元,较2022年的1,987千港元增长26.42%[24] - 2023年融资成本总计10,814千港元,较2022年的5,570千港元增长94.15%[24] - 2023年指定非流动资账面价值为343,609千港元,较2022年的356,834千港元下降3.71%[28]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53,037千港元,较2022年的36,381千港元增长45.78%[28] - 2023年银行贷款利息开支为9,896千港元,较2022年的5,193千港元增长90.56%[33] - 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4,229千港元,2022年为开支90千港元[33] - 公司2023年净亏损增加6%至约2890万港元,收入增加约46%至5303.7万港元,毛利增加约24%至2171.1万港元[45] - 2023年其他收入减少67%至4491万港元,融资成本增加5244万港元,行政开支减少6520万港元至2984.9万港元[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约为2.52474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约为0.77港元,总资产及总负债分别约为4.17747亿港元及1.65273亿港元[46] - 2023年持作买卖之上市股本投资按公平值为5.1098亿港元,较2022年的5.894亿港元有所下降[41] - 2023年其他应收账款、按金及预付款项总计9728万港元,较2022年的7999万港元有所增加[42] - 2023年营业应付账款80万港元,较2022年的328万港元有所减少[43] - 2023年香港及澳门投资物业租金收入总额为2796万港元,较前一年减少约27%,投资物业估值亏损为470万港元[50] - 香港物业租金收入减少约13%至1200万港元,投资收益率约为5%;澳门物业租金收入减少约35%至1596万港元,平均收益率约为3%[52] - 2023年公司透过出售一间附属公司录得物业出售亏损90万港元,2022年录得出售物业收益746.2万港元[4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约为5109.8万港元,较2022年的5894万港元有所下降,证券投资股息收入为293.5万港元[6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169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8084.2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0.47倍,低于2022年的0.73倍[7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为2.52474亿港元,定息负债、浮息负债、免息负债分别占总股本权益5%、51%、10%,资产负债比率约为4%,低于2022年的5%[7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以830万港元出售一间附属公司,录得出售亏损90万港元[7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约44名雇员,较2022年的45名有所减少,员工成本约为1300.5万港元,高于2022年的1171万港元[7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发型设计分部收益为15,832千港元,业绩亏损1,275千港元[21] - 2023年借贷分部收益为81千港元,业绩盈利1千港元[21] - 2023年物业投资分部收益为2,796千港元,业绩亏损10,539千港元[21]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中,发型设计服务随时间确认收益为15,277千港元,旅店及款待服务为31,393千港元[31] - 发型设计业务营业额较2022年增加约5%至1583.2万港元,服务收入营业额增加6%,产品销售下跌14%,分部净亏损从29.5万港元增加至127.5万港元[56] - 旅店及款待服务业务营业额增加117%至3139.3万港元,分部溢利为354万港元,若不计2022年疫情期间政府补贴94.36万港元,分部溢利较2022年增加27%[59] - 上环宾馆及北角旅馆营业额分别较去年增加76%及47%,平均房价分别增加73%及46%,入住率约90%,整体平均房价按年同比增加99%[59] - 2023年物业项目管理业务无收入,撇减开支后录得8000港元溢利[70] - 2023年其他业务分部放债业务营业额为8.1万港元,分部溢利为1000港元,订立三笔共256万港元无抵押个人贷款[72] 会计准则及政策影响 - 2023年公司采用多项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部分对会计政策披露有影响但对报表项目计量等无重大影响[10] - 香港会计师公会于2023年7月发布相关会计指引,应用该指引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4] - 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诠释或修订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对集团业绩及财务状况不大可能造成重大影响[16] 行业及市场环境 - 2023年全年共有3400万人次旅客到访香港,每日抵港旅客平均数反弹至疫情前水平超50%,会展旅游旅客复苏至疫情前约70%[60] - 取消降溫政策后首五日香港新房屋销售较两个月前增加十倍,二手市场中香港十大屋苑过去一个周末交易量跃升至超一年高位[54] - 2023年恒生指数下跌14%,香港联交所证券市场成交量同比下降约16%,年末证券投资公平值亏损增加1%至1156万港元[65] - 中国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设定为约5%[82] - 美联储2024年3月20日宣布将利率维持在5.25%至5.5%不变,预计今年将降息三次[84] - 香港财政司司长预计香港经济2024年将增长2.5%至3.5%[85] - 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称澳门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达约10%,相当于恢复至2019年水平约90%[85] - 香港2024年上半年将举办超八十场大型活动,未来三年将投入1亿港元推广大型活动[85] - 澳门特区政府2024年将斥资2.35亿澳门元推广澳门旅游[85] 公司荣誉 - 公司连续十六年获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颁发的「商界展关怀」[90] - 公司连续九年获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嘉许为「积金好雇主」[90] - 公司连续五段期间获雇员再培训局「人才企业嘉许计划」中嘉许为「人才企业」[90] - 公司连续五段期间获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颁发的「社会资本动力」奖[90] 公司治理及运营事项 - 许人杰先生及吴斌全先生因业务承担未出席2023年6月2日股东大会,主席因个人突发情况未出席[92] - 审核委员会与公司管理层讨论集团会计原则等事宜,审阅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末期业绩及综合账目[94] - 核数师将本公布中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核对一致[95] - 公司年内未赎回本身股份,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或出售公司股份[96]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29日至6月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97] - 欲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股份过户表格及股票须于2024年5月28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处[97]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之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回顾年度遵守规定[99] - 公布刊发日期,董事会有七名董事,三名执行董事,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36] - 董事不建议派发2023年度末期股息[79] 公司收购事项 - 2023年度集团以供股认购方式收购领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141019个单位[68] 政策法规 - 取消强积金与长期服务金抵销机制将于2025年5月1日生效[13] 政府补贴情况 - 2022年政府补贴中的911,000港元为保就业计划补贴[17] 每股亏损计算调整 - 为计算2023及2022年度每股摊薄亏损,概无作出调整,因行使未行使购股权将对每股基本亏损具反摊薄影响,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873.6万股,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2607.7万股[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