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100.7亿港元,自然增长10.1%,按港元计算增长4.0%[1][6] - 毛利下降18.5%至25.27亿港元,毛利率同比下降6.9个百分点至25.1%[1][7] - 息税折旧摊销前溢利下跌42.3%至8.18亿港元,息税折旧摊销前溢利率收窄6.5个百分点至8.1%[7] - 净亏损为0.3亿港元,其中经营项目亏损5400万港元,融资项目收益5100万港元[7] - 总销售及营销费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19.3%,总行政开支费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4.8%[8] - 经营溢利下降81.8%至1.37亿港元,经营溢利率为1.4%,降幅为6.4个百分点[8] - 借贷利息开支增长119.9%至7800万港元,实际利率上升1.0个百分点至3.2%[8] - 净负债比率为43.1%,净利润下降81.1%至1.21亿港元,净利润率缩减5.4个百分点至1.2%[8] - 每股基本盈利为10港仙,董事会建议派发现金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1][8]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100.69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96.804亿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每股盈利基本和摊薄均为0.100,2022年同期为0.530[2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41.87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7.036亿港元[2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86.180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5.850亿港元[27]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值为46.380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4.618亿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68.46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8.266亿港元[2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96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9.599亿港元[3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72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 -5.621亿港元[30]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0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 -13.577亿港元[30]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613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0.402亿港元[30]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外部客户收益为7,911,383,829港元,2022年为7,526,820,217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外部客户收益为612,881,559港元,2022年为583,343,849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海外外部客户收益为1,545,345,422港元,2022年为1,570,211,394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净额为 - 67,807,683港元,2022年为 - 25,204,168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即期所得税69,821,733港元,2022年为46,409,392港元;递延所得税-51,071,608港元,2022年为93,968,894港元[4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20,646,352港元,2022年为637,715,230港元;每股基本盈利0.100港元,2022年为0.530港元[44] - 2023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0.100港元,2022年为0.530港元[45] - 2023年宣派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30港元,总计360,985,612港元已支付;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10港元,基于2023年6月30日股份计算为120,328,537港元[45]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就合资格资产资本化借贷成本4,657,008港元,2022年同期为15,090,891港元[46] - 2023年6月30日借贷总额为55.5157912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88244226亿港元[51] - 2023年6月30日长期激励计划总额为5098.737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924.7727万港元[52] - 2023年及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长期激励计划费用分别为200万港元及1000万港元[54]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现金结存为8.381183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06947407亿港元[56] - 2023年6月30日借贷中73.0%为长期借贷,2022年12月31日为74.3%[57] - 2023年6月30日净负债比率为43.1%,2022年12月31日为28.6%[58] - 2023年6月30日未使用信贷额度约为69.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2.0亿港元[58] - 董事会决宣派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0.10港元,基于12.03285373亿股流通在外已发行股份计算,合计约1203.28537万港元[6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商渠道收入占集团总收益46%,自然增长23.6%[1][6] - 2023年上半年个人护理业务收益下降0.5%至17.08亿港元,按固定汇率换算为增长3.7%,占集团总收益17% [12] - 个人护理业务中,婴儿护理收益为5.56亿港元,女性护理为4亿港元,成人护理为7.52亿港元 [12] - 个人护理分部毛利率为31.2%,其中婴儿护理为34.1%,女性护理为46.7%,成人护理为28.2% [12] - 2023年上半年生活用纸产品分部收益为8,361,343,453港元,2022年为7,963,350,222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个人护理产品分部收益为1,708,267,357港元,2022年为1,717,025,238港元[43] 公司产能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造纸设备设计年产能达139万吨 [17] 公司人员相关 - 本期共提供95417.18小时培训,参与人数为11066名 [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聘用11887名雇员 [18] - 100%的雇员已接受行为守则培训 [19] 公司供应商相关 - 2022年,公司采购量前20名的原辅料供应商(木浆供应商除外)全部获ISO 14001环境管理认证 [20] 公司门店相关 - 集团累计打造体验中心门店363家 [15] 公司产品技术相关 - 高端专业卫生品牌多康采用创新技术生产抽取式擦手纸和中心抽层卫生纸 [11] 公司注册及上市信息 - 公司于1999年8月17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07年7月10日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31][32] 财务资料审核信息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于2023年7月19日获董事会批准刊发,未经审核[34] 会计准则相关 - 多项准则及准则修订于2023年1月1日起生效,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需确认额外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37] - 多项新准则、新诠释及对准则及诠释的修订将于2024年1月1日起生效,公司正在评估影响[40] 公司税务相关 - 中国香港、马来西亚、中国台湾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分别为16.5%、24%、20%,中国内地附属公司为25%,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附属公司为15%,内地附属公司计算应课税收入时可额外扣除100%审定研发开支[44] 公司资产账面净额相关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账面净额9,903,369,300港元,无形资产为2,362,480,746港元,投资物业为1,944,607港元[46] 公司贸易账款相关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2,439,959,241港元,贸易应付账款2,160,801,128港元[48][50] - 获得信贷的客户信贷期一般为60日至90日,债权人授出信贷期一般为30日至180日[48][50] 公司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相关 - 2023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总值1,187,497,196港元,租赁负债总额167,733,754港元[47] 公司股份相关 - 公司将在2023年8月22日至8月24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62] - 本期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行为[63] 公司委员会组成相关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非执行董事,主席为徐景辉先生[66] - 公司薪酬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2名非执行董事,主席为徐景辉先生[67] - 公司提名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名执行董事和1名非执行董事,主席为李朝旺先生[69] - 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Jan Christer JOHANSSON先生[70] - 公司执行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均为执行董事,主席为李朝旺先生[71] - 公司策略发展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Jan Christer JOHANSSON先生[72] 公司董事会相关 - 董事会包括4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2名替任董事[75] 公司董事守则相关 - 公司已采纳董事证券交易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在期间内遵守相关准则[65] 公司报告审阅相关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中期报告[66] 公司公告发布相关 - 公司公告已在公司网站(www.vinda.com)及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刊载,2023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网站发布[73]
维达国际(03331)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