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春立医疗(01858)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22:48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至12.02亿元人民币[6] - 营业利润下降10.5%至3.29亿元人民币[6] - 归母净利润增长25.1%至11.37亿元人民币[5]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3.0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7] - 公司2022年利润总额为3.36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3.674亿元下降8.3%[7] - 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为3.07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3.224亿元人民币下降4.5%[26] - 净利润下降4.54%至人民币307.72百万元[51] - 公司营业收入从人民币1108.14百万元增长8.43%至人民币1201.61百万元[43] - 营业收入增长8.3%,从2021年的人民币11.07亿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11.99亿元[20] 成本和费用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54.9%至1.62亿元人民币[6] - 公司2022年所得税费用为2916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4502万元下降35.2%[7] - 销售成本增长13.4%,从2021年的人民币2.536亿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2.876亿元[20] - 研发费用增长54.84%至人民币162.34百万元,占收入比例13.51%[48] - 销售费用增长至人民币391.47百万元[46] 业务线收入表现 - 关节假体产品收入增长1.05%至人民币1046.39百万元[44] - 脊柱类产品收入大幅增长70.14%至人民币115.87百万元[44] - 运动医学产品收入激增927.01%至人民币36.77百万元[44] 地区收入表现 - 中国地区收入增长3.2%,从2021年的人民币10.56亿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10.90亿元[21] - 海外收入大幅增长109.7%,从2021年的人民币5198万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1.090亿元[21] 资产和现金流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44.9%至9.57亿元人民币[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7.68亿元人民币[2] - 应收账款减少30.4%至2.79亿元人民币[2] - 总资产增长13.7%至34.10亿元人民币[2] - 股东权益增长10.2%至27.20亿元人民币[5] - 公司2022年末应收账款净额为4.88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4.002亿元增长22.1%[14] - 公司2022年末应收账款总额为5.407亿元人民币,坏账拨备率为9.61%[14] - 公司1年以内账龄应收账款占比82.63%,金额为4.468亿元人民币[14] - 公司1-2年账龄应收账款金额为7123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2629万元增长171.0%[14] - 公司3年以上账龄应收账款金额为1515万元人民币,全部计提坏账准备[14] - 公司应收账款坏账拨备总额为5195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3920万元增长32.5%[14] - 应付账款增长67.0%至2.38亿元人民币[3] - 应付账款总额同比增长67.0%,从2021年的人民币1.424亿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2.378亿元[15] - 材料采购应付账款大幅增长114.2%,从2021年的人民币7766万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1.664亿元[15] - 机器设备采购应付账款增长10.3%,从2021年的人民币6475万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7143万元[15] - 一年内应付账款占比98.0%(2022年人民币2.331亿元),较2021年的96.3%(人民币1.371亿元)有所提升[15] - 公司存货从2021年的1.6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的2.60亿元人民币,增幅达62.7%[57] - 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从2021年的3.9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的4.63亿元人民币,增幅17.9%[58]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4101万元人民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7.63亿元人民币,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5904万元人民币[59]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1年的20.0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的21.83亿元人民币,增幅8.72%[5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去年底减少7.79亿元人民币[59] - 流动资金下降44.88%至人民币957.19百万元[52] 产品注册与研发 - 公司持有68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备案凭证,其中III类25项、II类11项、I类32项[31] - 2022年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16个产品注册证[31] - 公司为中国关节假体产品领域注册证最齐备的本土企业之一[31] - 公司获得骨小梁髋臼垫块注册证,为首张3D打印骨小梁注册证[32] - 公司获得膝关节假体注册证及髋关节髋臼组件注册证,采用维生素E高交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32] - 公司获得PEEK材料带线锚钉、一次性刨削刀头、界面螺钉三个运动医学注册证[33] - 公司获得正畸托槽、正畸颊面管、颌面接骨板系统三个口腔领域注册证,正式进入口腔领域[33] - 公司获得医用离心机注册证,跻身血液制品设备领域[33] - 2022年公司取得乌克兰、韩国、秘鲁等八个国家的国际注册证[34] - 公司髋、膝、脊柱产品通过CE年度体系审核和监督审核[34] - 公司研发项目覆盖中国31个省300余家医院,为国内首个大规模假体关节临床随访项目[36] - 公司产品涵盖髋、膝、肩、肘四大关节及脊柱固定/融合系统全系列组合[35] - 公司运动医学产品包含不可吸收带线锚钉、半月板修复系统等多样化解决方案[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实验室共获得21项检测资质[37] - 2022年公司牵头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人员两名[38] - 2022年博士后工作站获批3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资助项目[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获得境内知识产权455项(发明专利86项/实用新型358项/外观设计3项/软件著作权8项)[39] - 公司提交PCT专利申请11项[39] - 公司《新轴心式膝关节假体》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39] - 公司于2015年4月成为中国首家获得BIOLOX®delta第四代陶瓷关节假体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企业[40] - 2020年5月公司成为国内首家拥有BIOLOX®OPTION带锥套陶瓷头注册证的企业[40] - 2022年获得7项北京市新产品新技术证书,累计达12项[41] - 公司正开发先进定制个体化关节假体产品,旨在提升利润率并扩大适用范围[63] - 公司计划在大兴新生产基地设立产品研发中心,包括多个专项项目部和研究中心[64] - 研发方向涵盖标准关节假体、脊柱产品及运动医学产品等多领域[64] - 公司将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强研发人才培养[64] 市场与战略 - 中国骨科医疗器械市场受老龄化、人均收入增长及医保范围扩大等因素驱动[62] - 公司目标成为拥有全套骨科产品的市场领先企业及全球知名生产商[62]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外科植入物、仪器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及买卖[27] - 骨科植入物市场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和关节类三个主要细分市场[30] 融资与投资活动 - 公司科创板A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1.46亿元人民币,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10.67亿元人民币[5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实际A股募集资金支出总额为1.73亿元人民币,剩余未动用款项1335万元人民币[54] - 骨科植入物综合建设项目已支出4.53亿元人民币,剩余未动用资金717.8万元人民币[56]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已支出3.60亿元人民币,剩余未动用资金31.5万元人民币[56]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获得利息收入54万元人民币,当前余额8054万元人民币[56] - 公司认购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总额达人民币18.68亿元,涉及北京银行和建设银行多家支行[61] - 结构性存款年化收益率范围在2.888%至3.2%之间,最高收益率为3.2%[61] - 部分理财产品已全部赎回,如建设银行大兴支行25,000万元产品产生收益249.86万元[61] - 报告期末仍有部分产品未到期或暂未赎回,如北京银行大兴支行30,000万元产品预计收益313.27万元[61] - 2021年A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11.455亿元,净额人民币10.671亿元[73] - A股发行价格为每股人民币29.81元,发行数量38,428,000股[73] - 战略配售A股数量不超过3,842,800股[73] - 战略配售股票限售期于2022年12月30日届满[74] 股东与公司治理 - 公司总股本保持稳定,为人民币3.843亿元,包括2884万股A股和958.5万股H股[16] - 2022年回购71.15万股H股,总代价港币813.7万元(相当于人民币714万元)[16]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80元,较2021年0.93元下降14.0%[10]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80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0.93元人民币下降14.0%[26] - 2022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80元人民币,与基本每股收益相同[26] - 2022年末股份数目为3.843亿股,与2021年末持平[26] - 2022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843亿股,较2021年的3.459亿股增长11.1%[26] - 2022年于联交所回购711,500股H股,总代价约港币814万元[68] - 建议2022年末期股息为每10股派发人民币3.13元(2021年:每10股人民币1.30元)[69]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6月28日举行[70] - 末期股息预计于2023年7月31日前派付[69] - 公司全体董事及监事确认在2022年度内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的标准守则[76] -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已审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合并财务报表[77]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已审阅2022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包括采用的会计原则及常规[77] - 2022年年报将寄发股东并刊载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披露易网站[78] - 业绩公告发布于公司网站www.clzd.com及联交所披露易网站www.hkexnews.hk[78] - 公司执行董事为史春宝先生、岳术俊女士、史文玲女士及解凤宝先生[78]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王鑫先生[78]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葛长银先生、翁杰先生及黄德盛先生[78] - 财务报表审计机构为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77]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3年3月30日[78] 人力资源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总数为1303名[67] - 2022年度雇员总薪金及相关成本为人民币1.9341亿元[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