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原银行(01216) - 2023 - 中期业绩
中原银行中原银行(HK:01216)2023-08-30 16:30

财务表现 - 利息净收入为108.9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0%[8]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0.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8] - 营业收入为135.5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2%[8] - 营业费用为44.0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6%[8] - 资产减值损失为70.1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3%[8] - 税前利润为22.1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8] - 净利润为20.6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8] - 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为20.0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8] - 每股收益为0.05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4%[8] -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31%,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8] - 营业收入为135.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1.44亿元人民币,增幅30.2%[13][14] - 净利润为20.62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为2.19%,拨备覆盖率为150.51%[13] - 利息净收入为108.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5.16亿元人民币,增幅30.0%[16] -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3.92%,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为2.37%[17] - 净利差为1.55%,净利息收益率为1.70%[17] - 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为8.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26亿元人民币,增幅102.4%[15] - 其他营业收入为2.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43亿元人民币,增幅235.3%[1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人民币251.14亿元,同比增长46.6%,主要由于发放贷款及垫款规模增加[22] - 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为人民币167.00亿元,同比增长52.8%,主要由于平均余额增加[23] -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人民币47.53亿元,同比增长27.7%,主要由于平均余额增加[25] - 应收租赁款利息收入为人民币20.29亿元,同比增长54.3%,主要由于平均余额增加[26]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为人民币98.84亿元,同比增长77.4%,主要由于平均余额上升[32] - 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为人民币19.68亿元,同比增长29.7%,主要由于发行债券平均余额增加[34] - 拆入资金利息支出为人民币8.63亿元,同比增长74.9%,主要由于平均余额增加[35] - 净利差由上年同期的1.88%下降至本期的1.55%,净利息收益率由上年同期的2.03%下降至本期的1.70%,主要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及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影响[3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人民币10.13亿元,同比增长1.9%,主要由于支付结算业务手续费收入增长[37] - 支付结算业务手续费收入为人民币3.816亿元,同比增长156.1%[38] - 交易净收益为人民币5.98亿元,同比增长7.1%,主要由于交易性债券及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39] - 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为人民币8.43亿元,同比增长102.4%,主要由于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增加[40] - 营业费用为人民币44.07亿元,同比增长32.6%,主要由于员工费用及折旧与摊销费用增加[41] - 员工费用为人民币25.844亿元,同比增长35.1%,其中工资、奖金及津贴增长35.0%[42] - 减值损失为人民币70.132亿元,同比增长38.3%,主要由于拨备计提力度加大[43] - 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1.512亿元,同比增长950.0%,主要由于本期所得税大幅增加[46] - 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为839.9亿元人民币,占总营业收入的62.0%,较去年同期增长45.5%[85] - 公司未派发2022年度末期股息及2023年中期股息[184] 资本与资产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7.98%上升至8.06%,增加0.08个百分点[9] - 一级资本充足率从9.47%上升至10.36%,增加0.89个百分点[9] - 资本充足率从11.83%上升至12.67%,增加0.84个百分点[9] - 不良贷款率从1.93%上升至2.19%,增加0.26个百分点[9] - 拨备覆盖率从157.08%下降至150.51%,减少6.57个百分点[9] - 贷款拨备率从3.03%上升至3.30%,增加0.27个百分点[9] - 资产总额从1,326,736.4百万元增长至1,362,496.0百万元,增长2.7%[9] - 发放贷款净额从666,892.4百万元增长至703,711.9百万元,增长5.5%[9] - 吸收存款从845,257.2百万元增长至896,088.5百万元,增长6.0%[9] - 归属于本行股东权益从89,228.4百万元增长至91,502.5百万元,增长2.5%[9] - 公司总资产达到13,624.9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357.60亿元人民币,增幅2.7%[13] - 贷款总额为7,235.9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395.15亿元人民币,增幅5.8%[13] - 存款余额为8,769.1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495.92亿元人民币,增幅6.0%[13] - 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3,624.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主要组成部分为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和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人民币7,235.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5.15亿元,增幅5.8%[49] - 公司贷款为人民币4,068.06亿元,占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的55.9%,较上年末增加342.30亿元,增幅9.2%[51] - 个人贷款为人民币2,566.19亿元,占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的35.3%,较上年末增加191.33亿元,增幅8.1%[53] - 票据贴现为人民币601.6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38.47亿元,降幅18.7%[55] -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为人民币3,865.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1.41亿元,增幅3.5%[5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530.95亿元,占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总额的13.6%,较上年末增加173.43亿元,增幅48.5%[5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901.83亿元,占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总额的23.1%,较上年末减少30.54亿元,降幅3.3%[5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2,465.00亿元,占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总额的63.3%,较上年末增加279.40亿元,增幅11.3%[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为人民币3865.79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人民币131.41亿元,增幅3.5%[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555.70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人民币96.47亿元,降幅14.8%[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拆出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51.54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人民币156.14亿元,降幅50.7%[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收租赁款余额为人民币668.91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人民币65.77亿元,增幅10.9%[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2,665.24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人民币334.22亿元,增幅2.7%[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吸收存款总额为人民币8,769.12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人民币495.92亿元,增幅6.0%[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余额为人民币140.09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人民币161.08亿元,降幅53.5%[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拆入资金余额为人民币661.12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人民币143.06亿元,增幅27.6%[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债券余额为人民币1,457.78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人民币6.20亿元,增幅0.4%[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人民币959.73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人民币23.38亿元,增幅2.5%[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为人民币158.7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7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19%,较上年末上升0.26个百分点[71] - 公司贷款不良贷款余额为人民币87.6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52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0.30个百分点至2.16%[74] - 个人不良贷款余额为人民币70.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20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0.12个百分点至2.76%[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贷款总额为人民币406,805.7百万元,占贷款总额的56.2%,不良贷款率为2.16%[73] -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良贷款率为1.34%,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73] - 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贷款率为2.87%,较上年末下降0.43个百分点[73] - 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贷款率为4.56%,较上年末上升0.08个百分点[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表外信贷承诺总额为人民币153,572.8百万元,其中承兑汇票占比最高,为人民币106,432.7百万元[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人民币95,972.5百万元,其中归属于本行股东权益为人民币91,502.5百万元,占比95.4%[69] - 制造业贷款金额为632.14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8.7%,不良贷款率为4.24%,较上年末上升0.81个百分点[76][77]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金额为1357.41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18.8%,不良贷款率为0.25%,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76] - 房地产业贷款金额为272.96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3.8%,不良贷款率为6.44%,较上年末上升0.61个百分点[76][77] - 农、林、牧、渔业贷款金额为62.08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0.9%,不良贷款率为8.21%,较上年末上升1.10个百分点[76][77] - 公司贷款总额为4068.06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56.2%,不良贷款率为2.16%,较上年末上升0.30个百分点[76] - 个人贷款总额为2566.19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35.5%,不良贷款率为2.76%,较上年末上升0.12个百分点[76] - 保证贷款金额为1901.62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26.3%,不良贷款率为2.65%,较上年末上升0.33个百分点[78][80] - 抵押贷款金额为2759.47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38.1%,不良贷款率为2.74%,较上年末上升0.24个百分点[78] - 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为85.62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的1.2%[82] - 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为414.97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的5.6%[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贷款总额为7235.9亿元人民币,其中逾期贷款总额为260.16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比例为3.60%,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83][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0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36%,资本充足率为12.67%,较上年末分别增加0.08、0.89、0.84个百分点[86][87] - 公司对公存款余额为3521.91亿元人民币,市场份额全省排名第一[88] - 公司对公贷款余额为4068.0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末增长342.30亿元人民币,余额全省排名第二[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对公客户数为42.01万户,报告期内新开户5.20万户,其中首开达标户1.64万户,占比31.54%[90] - 公司总行级战略客户授信资产余额较2022年末增长191.86亿元人民币,对公存款日均余额较2022年末增长26.92亿元人民币[91] - 报告期内,全省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新注册实体企业在公司新开1657户,开户覆盖度为7.27%[92] - 公司成功举办2023年全省专项债交流会,300余名专项债业务负责人参会,进一步扩大专项债服务品牌影响力[93] - 公司被河南省财政厅评为2022年度省级政府非税收入代收“综合考评先进单位”[93] - 公司与20余个省级政府厅局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开创厅局对接新局面[93] - 公司成为首批三家全省社保参保数据对接银行之一,首批接入河南省人社厅社会保险中心社银数据共享系统[93] - 科创和双碳客群贷款余额达人民币845.40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22.42%,其中绿色信贷余额达人民币334.80亿元,增长23.40%[94] - 公司与省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合作覆盖率达87.00%,医共体合作覆盖率达60.50%,医疗、医药、养老三个板块存款余额达人民币126.90亿元[95] - 公司文旅类贷款投放金额达人民币213.35亿元,文旅文创类信贷资产投放金额在全省各家商业银行中位居前列[95] - 公司供应链金融平台已入驻核心企业客户50户,累计为1,157户供应商提供供应链融资人民币51.00亿元[97] - 公司成功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2只,规模合计人民币65.50亿元[100] - 公司牵头及筹组银团总规模超人民币200亿元,支持河南省内重大项目建设[100] - 公司财资管理账户数22,281户,较2022年末增加5,145户,存款日均余额人民币749.69亿元[101] - 公司累计为2,039个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人民币364.30亿元,同比增长27.00%[102] - 公司国际业务实现跨境收付汇量21.34亿美元,同比增长14.50%,市场份额提升至6.77%[103] - 公司国际融资量实现人民币594.00亿元,同比增长84.00%[103] - 公司个人存款余额人民币5,247.20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人民币606.67亿元,增幅13.07%[104] - 公司AUM余额人民币6,006.43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人民币323.19亿元,增幅5.69%[104] - 个人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566.19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91.33亿元,增幅8.06%[105] - 个人客户数为3,293.99万户,较2022年末增长102.41万户,增幅3.21%[106] - 大众客群管理资产规模为人民币4,449.18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246.28亿元[107] - 财私客群管理资产规模为人民币1,549.84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69.50亿元,增幅4.69%[108] - 线上活动累计触达人次1,400余万次,累计触达人数550余万人[109] - 缴费及商城业务累计注册用户1,113.57万户,较2022年末增长40.08万户[109] - 代销信托、资管计划等高净值专属产品销售金额为人民币115.13亿元[110] - 信用卡累计发卡390.94万张,较2022年末增加27.46万张[111] -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人民币1,168.91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68.86亿元[112] - 汽车金融贷款累计投放人民币235.00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26万户[113] - 汽车供应链金融累计交易发生额人民币482.00亿元[113] - 累计向省内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人民币2.42万亿元[114] - CFETS同业存款累计成交人民币377.80亿元,同比增长17.15%[115] - 累计办理贴现业务人民币365.06亿元,位居河南省金融机构第一[116] - 累计办理票据交易业务人民币6,645.30亿元,交易量位居全国金融机构前列[116] - 理财产品规模余额人民币658.14亿元,均为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品[117] - 累计为小微客户提供普惠小微贷款人民币365.77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27%[118]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人民币838.58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人民币76.61亿元,增幅10.05%[118] - 普惠小微信贷客户数15.08万户,较2022年末增长2.21万户[118] - 公司小微贷款产品“商易贷(个人版)”整体通过率提升至33%,最优质客户通过率提升至62%,续贷通过率提升至72%[119] - 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获取优质客户3.80万户,带动业务增长64.55亿元人民币[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