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技集团(03302) - 2023 - 中期业绩
精技集团精技集团(HK:03302)2023-08-18 20: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44,336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的71,410千新加坡元减少27,074千新加坡元,降幅37.9%[2] - 该期间公司亏损1,513千新加坡元,而2022年同期利润为2,696千新加坡元,变动额为 - 4,209千新加坡元,变动百分比 - 156.1%[2] - 2023年上半年EBITDA为2,182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的5,721千新加坡元减少3,539千新加坡元,降幅61.9%[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3,512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2,165千新加坡元[4] - 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0.20新加坡分,2022年同期每股盈利0.28新加坡分[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65,173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7,419千新加坡元有所减少[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85,987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1,495千新加坡元有所减少[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32,464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6,591千新加坡元有所减少[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109,291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2,302千新加坡元有所减少[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44,336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71,410千新加坡元[19]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3,520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033千新加坡元[21] - 2022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投资证券公平值亏损净额为840千新加坡元,2023年无此项亏损[22] - 2023年除税前相关成本中存货成本为27,939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47,419千新加坡元[22]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1,115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562千新加坡元[23] - 2023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837千新加坡元,2022年盈利2,617千新加坡元[25] - 2023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0.20新加坡分,2022年每股盈利0.28新加坡分[25] - 2022年末期普通股股息为1,381千新加坡元,2021年为4,786千新加坡元[25] - 2023年6月30日存货总额为46,082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3,699千新加坡元有所下降[2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7,346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151千新加坡元有所增加[29]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744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098千新加坡元略有下降[2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1,057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441千新加坡元有所下降[30] - 2023年6月30日计息贷款及借款为22,418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248千新加坡元有所增加[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920,393,394,金额为91,293千新加坡元[31] - 公司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714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710万新加坡元或37.9%至2023年上半年约443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电子制造服务分部在新加坡销量减少约51.8%[48] - 销售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592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840万新加坡元或31.1%至2023年上半年约408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电子制造服务分部收益减少[49] - 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122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870万新加坡元或71.1%至2023年上半年约350万新加坡元,毛利率从17.0%降至7.9%[50][51]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10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250万新加坡元或240.8%至2023年上半年约350万新加坡元[52]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180万新加坡元减少60万新加坡元或33.9%至2023年上半年约120万新加坡元[54]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67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30万新加坡元或18.7%至2023年上半年约55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电子制造服务分部研发成本减少约70万新加坡元[55][56]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约40万新加坡元,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约33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2023年上半年收益减少[5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22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贸易及其他应收款增加约250万新加坡元等[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投资活动所得现金约580万新加坡元,主要源于销售金融工具所得款项约640万新加坡元及部分分派资金盈余80万新加坡元,部分被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30万新加坡元抵消[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为330万新加坡元,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950万新加坡元、支付普通股股息约140万新加坡元等,被银行贷款所得款项净额约1050万新加坡元抵消[68] - 集团的流动资产净值由2022年12月31日约549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60万新加坡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5330万新加坡元[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产生资本开支约130万新加坡元[70] - 于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于财务报表确认的资本及投资开支为797.2万新加坡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134.7万新加坡元,投资证券662.5万新加坡元[72] - 于2023年6月30日,集团计息贷款及借款的尚未偿还结余约为2240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约2120万新加坡元)[73] - 于2023年6月30日的净负债权益比率为2.4%(2022年12月31日:1.1%),杠杆比率为20.5%(2022年12月31日:17.4%)[75][76] - 于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有803名雇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产生雇员福利开支约1240万新加坡元[85] - 除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已於2023年6月23日支付外,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电子制造服务收益36,298千新加坡元,占比81.9%;2022年为63,425千新加坡元,占比88.8%[19] - 2023年新加坡地区收益24,490千新加坡元,占比55.2%;2022年为50,803千新加坡元,占比71.1%[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制造服务、原始设计制造及投资分部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约81.9%、15.3%及2.8%[33] - 电子制造服务分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同比下降约42.8%,主要客户库力索法收益下滑严重,净补贴可达设备成本约20%[40][41] - 原始设计制造分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同比增长约6.4%,增长来自发电半导体行业客户业务增长及测试插座业务新收益来源[43] - 投资分部六个月内基金管理费收益同比减少22.2%,纯利同比增加398.4%[45] - 光控浦燕管理的四笔基金截至2023年6月30日投资资金总额约为12.6亿元人民币(约2.35亿新加坡元)[47] 公司业务范围及股权结构 -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合约制造、自动化机器制造销售、基金管理及投资业务,经营地包括新加坡、中国、菲律宾、日本、马来西亚[9] - 公司联营公司中,Continuumm Technologies、南通智造基金、南阳基金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占所有权权益百分比分别为49%、20%、20%,Liteleaf Pte Ltd.从2022年12月31日的49%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8%[27] - 中国光大控股持有约28.58%公司已发行股份,为公司主要股东[94] - 公司拥有上海光控浦燕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约51.03%权益,中国光大控股最终及实益拥有约48.97%权益[94] - Continuumm Technologies在报告期内为联营公司,公告日期成为集团全资附属公司[9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88]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及有关雇工证券交易行为守则[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有董事确认遵守标准守则规定标准[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1] - 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92] 公司股权交易 - 2022年公司按现金代价211.3725万新加坡元认购Continuumm Technologies约49.0%股权,2023年按购买代价1.5万新加坡元购买其余全部股份,使其成为全资附属公司[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