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额增加7.6%,从2022年的1.50818亿元增至2023年的约1.62278亿元[5] - 毛利增加18.2%,从2022年的5529万元增至2023年的约6536.3万元[5] - 毛利率从2022年的36.7%提升至2023年的约40.3%[5] - 除税前溢利增加63.9%,从2022年的161万元增至2023年的约263.8万元[5]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62.2%,从2022年的142万元增至2023年的约230.3万元[5] - 每股基本盈利增加50.0%,从2022年的0.04元增至2023年的约0.06元[5] - 2023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31631817亿元,2022年为1.18817267亿元[7] - 2023年末公司流动资产为1.61217563亿元,2022年为1.59335192亿元[7] - 2023年末公司负债总额为1.75419693亿元,2022年为1.63025448亿元[8]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62,277,897元,2022年为150,817,540元[67] - 2023年其他收入为2,500,087元,2022年为349,661元[69] - 2023年其他收益净额为78,734元,2022年为725,698元[71] - 2023年按性质分类费用总额为155,684,169元,2022年为143,834,528元[72] - 2023年财务成本净额为 - 6,535,024元,2022年为 - 6,448,244元[74]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 - 334,849元,2022年为 - 189,920元[76]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2,637,525元,2022年为1,610,127元[77] - 2023年本公司股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302,676元,2022年为1,420,207元[79]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元,2022年为0.04元[79]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存货成本分别为94,900,017元和93,720,848元,存货净额分别为65,889,150元和60,820,690元[81] - 2023年和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71,469,009元和64,611,918元,净额分别为65,023,210元和60,279,241元[82] - 2023年和2022年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959,772元和2,025,191元,净额分别为855,075元和1,689,537元[82] - 2023年和2022年预付款项分别为6,386,017元和7,158,479元[82] - 2023年和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4,888,159元和19,355,608元,分别按固定年利率0.20%和0.25%赚取利息[89][90] - 2023年和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58,851,610元和40,158,141元[91] - 2023年和2022年应付票据分别为39,371,472元和24,664,261元[91] - 2023年和2022年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12,184,777元和8,901,509元[91] - 2023年和2022年应付员工薪金及福利分别为6,051,355元和3,564,067元[91] -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158.6万元,较2022年增加97.3万元或9.2%,主要因与吉林石化设计院新的环保领域研发项目工作增加[99][114] - 2023年公司总收入约1.62278亿元,较2022年的约1.50818亿元增加7.6%,主要因有机膨润土销量增加[102][103] - 2023年公司销售成本约9691.5万元,较2022年的约9552.7万元增加1.5%,主要因生产量增加及CPAM平均成本单价增加[105] - 2023年公司毛利约6536.3万元,较2022年的约5529万元增加18.2%,毛利率为40.3%,较2022年的36.7%上升3.6个百分点,主要因销售结构转变及原材料和消耗品单价成本减少[109] - 2023年公司分销成本约2424.9万元,较2022年的约2030.5万元增加19.4%,主要因运输费用增加[110] - 2023年公司行政费用约2095.3万元,较2022年的约1681.3万元增加24.6%,主要因专业服务费及员工成本增加[111] - 2023年公司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198.2万元,较2022年的约57.6万元增加244.1%[112] - 2023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257.9万元,较2022年的约107.5万元增加,主要因政府补助由约35万元增加至约250万元[115] - 财务费用净额从2022年的约644.8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约653.5万元,增加约8.7万元或1.3%[116]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的约19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约33.5万元,增加约14.5万元或76.3%,2023年及2022年实际税率分别为8.6%及11.8%[117]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从2022年的约142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约230.3万元,增加约88.3万元或62.2%[118] - 2023年末存货为6588.9万元,2022年末为6082.1万元,存货减值拨备两年均为约69.7万元,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229天增至2023年的239天[120][121][122]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预付款项净额从2022年的6912.7万元增至2023年的7226.4万元[124]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的约6461.2万元增加约685.7万元或10.6%至2023年的约7146.9万元,账龄逾18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增加约670万元或38.6%[127]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157天减至2023年的153天[128]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的4015.8万元增至2023年的5885.1万元[131]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的约2466.4万元增加约1470.7万元或59.6%至2023年的约3937.1万元[131] - 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88天增至2023年的121天[133] - 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88天增加至2023年的121天[134]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从2022年约8446.5万元增加约641万元或7.6%至2023年约9087.1万元[135] - 2023年全部借贷约1.11401亿元(2022年约1.20016亿元)[136] - 2023年资本负债比率约为82.2%(2022年为87.4%)[137] - 2023年资产抵押约1496.7万元(2022年约1570.7万元)[138] - 2023年和2022年资本支出分别约为2754.3万元与2363.6万元[140]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88.9万元(2022年约1935.6万元)[141] - 2023年资本承担约为467.7万元(2022年约7.6万元)[143] - 2023年员工合计165名,总员工成本为2851.9万元(2022年为2124.8万元)[15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亦未派发[5] - 董事会决议不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任何末期股息(2022年:零)[94] - 董事会决议不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2022年:零)[152]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首次采纳多项修订本或年度改进[17] - 多项新准则及修订本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等修订本[18] 资产计量及核算方法 - 物业、厂房及设备(在建工程除外)按历史成本扣除折旧列账,折旧采用直线法计算[23] - 楼宇、装置及设施估计可使用年期为五至四十年,估计残值率为5%[23] - 机器及设备估计可使用年期为四至十年,估计残值率为5%[23] - 车辆估计可使用年期为四至十年,估计残值率为5%[23] - 电子及办公设备估计可使用年期为三至五年,估计残值率为5%[23] - 租赁改良及其他非流动资产按成本列账,在预期效益期或租赁期(以较短者为准)按直线基准经扣除减值亏损后摊销[25] - 无形资产若无明确可用期限,每年须就减值进行测试,其他资产在特定情况进行减值测试[27] - 集团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不同类别,分类取决于业务模式及合约现金流量特征[28] - 债券投资仅在业务模式变化时重分类[29] - 金融资产按公平值加交易成本计量,交易成本损益支销[29]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较低者列账,成本用加权平均法[31]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一年或以内收回为流动资产,否则为非流动资产[3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手头现金、通知存款和短期高流动性投资[33] - 受限制现金为保证金,结清贸易融资或贷款时解除[3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未付款责任,按公平值确认后按摊销成本计量[36] - 借款按公平值减交易成本确认,按摊销成本计量[37] - 直接归属资产的借款成本资本化,其他借款成本产生期支销[38][39] - 当期所得税按适用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用负债法[40][43] 员工福利相关 - 公司中国全职雇员参与政府资助定额供款退休金计划,每月向计划供款[46] - 公司向国家规定的住房公积金供款,有关成本在损益表扣减[46] 收入及成本确认原则 - 销售货物在产品控制权转移时确认收入,应收款项于货品交付时确认[50] - 若能合理保证收到补贴且符合附带条件,政府补助按公平值确认[51] - 研究开支于产生时确认为开支,符合条件的开发成本确认为无形资产[52] - 租赁确认为使用权资产并确认相应负债,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确认为开支[54] - 金融资产利息收入按实际利率法计算,信贷减值资产按账面净值计算[55] - 业务合并以收购会计法入账,收购相关成本于产生时支销[57][58] - 附属公司投资按成本扣除减值列账,业绩按已收及应收股息基准入账[62] - 普通股分类为权益,发行新股或期权的新增成本在权益中列示为所得款项扣减项[64] 税率优惠情况 - 公司及附属公司仁恒精细黏土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分别享受15%税率优惠至2026年12月7日和2024年11月30日,其他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所得税[76]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张有连持有公司19,220,6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50.05%;张金花持有398,400股,占比1.04%;徐勤思通过配偶持有100,000股,占比0.26%[1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余骅女士持有公司3,576,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9.31%[160] 公司治理相关 - 回顾年度内,公司未为董事及行政人员购买因法律诉讼引起责任的保险,因董事会需时间考虑不同包销商提案[163] - 公司审核委员会有三名成员,回顾年度内举行了四次会议,全体委员均出席[164][165] - 公司已采纳创业板上市规则所载标准守则监管董事证券交易,全体董事回顾期内全面遵守规定[167] - 回顾年度至公告日期,公司最少25%的已发行股本由公众股东持有[16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169] - 公告日期,无重大本报告期后事项[170]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寄发股东,并刊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71]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张有连、佘文杰及范芳;非执行董事为张金花;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唐靖炎、陈建平及章磊[172] 公司业务成果 - 2023年公司承担2项省级新产品开发工作,建成年产20万吨特种砂浆腻子生产线[99] - 2023
长安仁恒(08139)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