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基本信息 - 公司披露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计业绩[1]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5] - 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应到董事18名,现场出席6名,电话或视频连线出席12名,8名监事列席[2] 公司战略规划 - 2021 - 2025年战略期分两阶段,2021 - 2022年为基础夯实期,2023 - 2025年为持续增长期[6] - 2023年是公司《五年发展规划(2021 - 2025)》进入第二阶段「持续增长期」的承前启后之年[8] - 公司坚持「12345」经营发展策略,包括一条主线、两大突破、三驾马车、四轮驱动、五位一体[8][9] - 一条主线是坚持三大战略定位,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实现「高质量收入提升」经营主线[8] - 两大突破是在优质资产投放、负债质量提高两方面实现突破[8] - 三驾马车是强化零售增量提效、对公综合开发、金融市场专业化经营助力收入提升[8] - 四轮驱动是通过重点客群深度经营、重点业务前瞻布局、风险合规前移赋能、数字生态敏捷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8] - 五位一体是构建资源配置、流程优化、考核激励、协同文化、督导检视的支持保障体系[9] - 公司战略落地释放新效能,落实新发展理念,贯彻五年发展规划[10] - 公司模式转型打造新动力,提升多领域服务能力,深化客群经营,强化风险管控[10] - 公司管理效率实现新提升,统筹改革工作,重塑客户旅程,优化经营管理体制机制[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2] - 2023年1-6月营业收入698.68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3.94%[15] - 2023年1-6月利息净收入513.34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6.36%[15] - 2023年1-6月非利息净收入185.34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3.47%[15] - 2023年1-6月税前利润247.47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6.68%[15] - 2023年1-6月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237.77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3.49%[15] - 2023年1-6月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1086.3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32.60%[15] - 2023年1-6月基本每股收益0.46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6.12%[15] - 2023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年化)0.64%,较2022年变动-0.06个百分点[15]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7.88%,较2022年变动-0.78个百分点[15] - 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率15.51%,较2022年增加1.95个百分点[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7641.45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32%[16]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4390.94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03%,其中公司贷款和垫款增长9.87%,个人贷款和垫款增长0.75%[16] - 负债总额为7014.7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60%;吸收存款总额为4241.46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21%,其中个人存款增长16.56%[16] - 不良贷款率为1.57%,较上年度末下降0.1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46.85%,较上年度末上升4.36个百分点[16] -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519.54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6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0%,较上年度末下降0.27个百分点[1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性比例(本外币)为47.22%,流动性比例(人民币)为42.88%,流动性比例(外币)为153.99%[18] - 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为2.12%,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为10.23%[18] -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为1.66%,较2022年末的2.22%有所下降[19] -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为85.31%,较2022年末的65.39%有所上升[19] -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为72.69%,较2022年末的52.14%有所上升[19]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76414.5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857.78亿元,增幅5.32%[20]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43909.4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97.98亿元,增幅6.03%,在资产总额中占比57.46%,比上年末提升0.39个百分点[20] - 重点区域贷款占比达62.02%,比上年末提升1.76个百分点[20] - 集团负债总额70147.6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719.01亿元,增幅5.60%[20] - 吸收存款总额42414.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79.34亿元,增幅6.21%,在负债总额中占比60.46%,比上年末提升0.34个百分点[20] - 个人存款在吸收存款总额中占比28.05%,比上年末提升2.50个百分点[20] - 集团不良贷款总额690.03亿元,比上年末减少3.84亿元;不良贷款率1.57%,比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21] - 拨备覆盖率146.85%,比上年末上升4.36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31%,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21] - 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98.68亿元,同比下降28.68亿元,降幅3.94%[22] - 集团实现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37.77亿元,同比减少8.61亿元,降幅3.49%[22][2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8.68亿元,同比减少28.68亿元,降幅3.94%[26] - 利息净收入513.34亿元,同比减少34.89亿元,降幅6.36%,净息差为1.48%[27] - 利息收入1330.80亿元,同比增加13.52亿元,增幅1.03%[30] -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923.99亿元,同比减少16.22亿元,降幅1.73%[30] - 金融投资利息收入297.91亿元,同比增加19.47亿元,增幅6.99%[26] - 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利息收入37.17亿元,同比增加9.07亿元,增幅32.28%[26] - 利息支出817.46亿元,同比增加48.41亿元,增幅6.29%[26] - 非利息净收入185.34亿元,同比增加6.21亿元,增幅3.47%[2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8.36亿元,同比增加9.71亿元,增幅9.84%[26]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平均收益率4.41%,同比下降21BP[27] - 报告期内公司金融投资利息收入297.91亿元,同比增加19.47亿元,增幅6.99%[31] - 报告期内公司利息支出817.46亿元,同比增加48.41亿元,增幅6.29%[33] - 报告期内公司非利息净收入185.34亿元,同比增加6.21亿元,增幅3.47%[36] - 报告期内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8.36亿元,同比增加9.71亿元,增幅9.84%[37]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非利息净收入76.98亿元,同比减少3.50亿元,降幅4.35%[39] - 报告期内公司营运支出221.79亿元,同比增加2.32亿元,增幅1.06%[40] - 报告期内公司信用减值损失222.10亿元,同比减少17.50亿元,降幅7.30%[41] - 报告期内公司所得税费用7.75亿元,同比减少8.60亿元,降幅52.60%[4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76414.5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857.78亿元,增幅5.32%[4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43909.4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97.98亿元,增幅6.03%[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金融资产合计2280.15亿元,其中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1488.34亿元,占比65.27%;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386.58亿元,占比16.96%;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405.23亿元,占比17.77%[46] - 公司持有的债券按发行主体划分,政府债券1190.89亿元,占比60.24%;政策性银行债券127.71亿元,占比6.46%;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239.56亿元,占比12.12%;企业债券418.69亿元,占比21.18%[47] - 面值最大的十只金融债券面值合计554.40亿元,减值准备合计9400万元[4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存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合计3131.8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90.32亿元,增幅14.24%,在资产总额中占比4.10%,比上年末上升0.32个百分点[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衍生金融工具名义金额合计,货币类衍生合约2344.91亿元,利率类衍生合约1653.12亿元,贵金属类衍生合约71.34亿元,其他1.01亿元[5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为70147.6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719.01亿元,增幅5.60%[5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吸收存款总额42414.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79.34亿元,增幅6.21%,公司存款占比71.72%,个人存款占比28.05%;活期存款占比33.34%,定期存款占比66.43%[5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拆入款项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为16643.5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11.74亿元,增幅5.13%[5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发行债券6281.99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99.08亿元,降幅3.07%[54] - 报告期末集团净稳定资金比例103.22%,流动性覆盖率131.84%,付息负债成本率2.44%,同比上升2BP[55] - 报告期末集团股东权益总额6266.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8.77亿元,增幅2.26%,归属本行股东权益总额6134.1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4.91亿元,增幅2.25%[56] - 报告期末未使用的信用卡额度5050.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5%;银行承兑汇票4804.3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12%;开出保函1244.3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41%;开出信用证962.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08%;不可撤销信用承诺434.4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0.22%;资本性支出承诺147.5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1.76%[58] - 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总额690.03亿元,比上年末减少3.84亿元,不良贷款率1.57%,比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总额1174.95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2.25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2.68%,比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59] - 正常贷款金额43219.39亿元,占比98.43%,较上年末增长6.14%;关注类贷款金额1174.95亿元,占比2.68%,较上年末下降1.86%;不良贷款金额690.03亿元,占比1.57%,较上年末下降0.55%[60] - 储备较上年末增长1.35%,一般风险准备较上年末增长0.20%,其他储备由负转正,未分配利润较上年末增长4.17%,非控制性权益较上年末增长3.00%[57] - 报告期末集团公司类贷款(含票据贴现)总额26359.7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67.03亿元,占比60.03%,比上年末上升2.09个百分点;个人类贷款总额17549.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0.95亿元,占比39.97%,比上年末下降2.09个百分点[61] - 报告期末集团公司类不良贷款(含票据贴现)总额442.0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30亿元,不良贷款率1.68%,比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个人类不良贷款总额247.9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3.14亿元,不良贷款率1.41%,比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61] - 公司贷款和垫款不良贷款率1.68%,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和垫款不良贷款率1.41%,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62] - 票据贴现不良贷款率0.2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小微贷款不良贷款率1.17%,较上年末下降0.44个百分点;住房贷款不良贷款率0.57%,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率2.90%,较上年末上升0.23个百分点;其他不良贷款率0.95%,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6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类贷款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房地产业,贷款总额分别为5666.33亿元、4569.68亿元、3818.21亿元,较
民生银行(01988)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