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亿华通(02402) - 2023 - 年度业绩
亿华通亿华通(HK:02402)2024-03-28 20: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与利润 - 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人民币80,070.19万元,同比增加8.48%[2] - 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所有者净亏损为人民币24,320.37万元,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6,673.34万元[2]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1.48元,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19元[2] - 2023年营业总收入800,701,885.77元,2022年为738,116,580.20元,同比增长8.48%[6] - 2023年营业总成本968,656,768.22元,2022年为872,234,107.76元,同比增长11.05%[6] - 2023年营业亏损306,593,892.48元,2022年为232,685,202.62元,亏损扩大31.76%[6] - 2023年利润总额亏损319,564,482.97元,2022年为236,317,113.29元,亏损扩大35.22%[6] - 2023年净利润亏损300,077,038.04元,2022年为195,128,044.54元,亏损扩大53.78%[6] - 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43,203,674.62元,2022年为166,733,395.20元,亏损扩大45.86%[6] - 2023年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18,708,500.00元,2022年为2,210,000.00元,同比增长746.54%[7]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亏损281,368,538.04元,2022年为192,918,044.54元,亏损扩大45.84%[7]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1.48元,2022年为 -1.19元,亏损扩大24.37%[7] - 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为799,191,040.48元,2022年为737,618,700.84元;2023年主营业务成本为540,071,210.95元,2022年为454,551,186.82元[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亏损)为(1.48)元/股,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合并净利润(亏损)为(243,203,674.62)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亏损)为(1.19)元/股,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合并净利润(亏损)为(166,733,395.20)元[25] -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0,070.19万元,同比增加8.48%[28] - 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24,320.37万元,同比亏损增加7,647.03万元[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3,341,036,086.57元,2022年为2,261,033,759.84元[3]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604,684,689.67元,2022年为1,522,922,547.41元[3]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计4,945,720,776.24元,2022年为3,783,956,307.25元[3]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216,465,679.30元,2022年为211,060,369.94元[4] - 2023年12月31日负债合计1,538,577,927.24元,2022年为1,040,039,059.76元[4] - 2023年12月31日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合计3,044,850,299.91元,2022年为2,342,103,146.24元[4] - 2023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合计3,407,142,849.00元,2022年为2,743,917,247.49元[4] - 2022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变更前为130,545,747.97元,累计影响金额为4,979,743.48元,变更后为135,525,491.45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变更前为24,631,301.24元,累计影响金额为5,617,592.73元,变更后为30,248,893.97元[14]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2,075,750,677.89元,坏账准备为453,785,205.36元,应收账款净额为1,621,965,472.53元;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1,449,557,628.00元,坏账准备为366,523,698.54元,应收账款净额为1,083,033,929.46元[18] - 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为572,538,653.10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9,794,860.24元[19] - 报告期末总资产494,572.08万元,较上年末增加116,176.45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304,485.03万元,较上年末增加70,274.72万元[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财务指标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信用减值损失合计为(99,482,634.25)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30,797,642.94)元[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产减值损失为(62,921,351.69)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90,370,779.71)元[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得税费用为(19,487,444.93)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41,189,068.75)元[23]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56,063.82万元,同比增加22,852.64万元[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燃料电池业务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收入主要来自燃料电池系统销售、燃料电池部件销售及提供技术服务[8] - 2023年全国新增燃料电池车辆7,654辆,搭载公司产品的车辆1,548台,占比20.22%[30] - 截至2023年底,全国发布1,006款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公告,搭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整车公告152款[30] 公司发展与荣誉 - 2023年公司获评“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9] - 2023年公司入选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第一批“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燃料电池赛道的牵头单位名单[30]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扩充上海生产基地燃料电池电堆产能,优化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34] - 公司打算维持和扩大客户基础,增加市场份额,拓宽燃料电池系统应用场景[35] - 公司已与多个知名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业务关系,有意深化合作、识别替代供应商及纵向整合供应链[36] - 公司计划通过多渠道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推广燃料电池系统应用[37] 公司股权与上市相关 - 2023年7月公司通过资本公积资本化方式,每十股现有股份发行四股新股,总股本增加47,275,935股[42] - 利润分配及资本储备资本化完成后,公司注册股本增至165,465,772股,其中A股139,847,942股,H股25,617,830股[42] - 公司H股于2023年1月12日上市,上市后除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兼任外,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40] - 公司以每股60港元发行普通股,在香港发售17,628,000股H股,并超额配售670,450股H股[43] - H股分别于2023年1月12日和2023年2月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43]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22亿港元[43] - 2023年获股权募集资金10.22亿港元[2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报告期内公司采纳不低于上市规则规定的标准守则,董事及监事已遵守有关证券交易标准[41] - 报告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43] 股息分配 - 截至公告日,公司尚未宣布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22年度:无)[27]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未宣布2023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度:无)[44] - 公司预计2024年4月举行董事会会议考虑2023年度末期股息建议[44] 公司其他事项 - 2023年公司成立多家附属公司,10月8日注销湖北国创氢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38] - 公司尚未取得年度审计报告,但公告所载财务数据已与核数师协定同意[39] - 截至公告日期,集团无重大期后事项[45] - 全年业绩公告刊载于公司网页及联交所网页,年报将适时刊载[45] - 公告所载全年业绩财务资料未经核数师审计[45] - 公告日期公司有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6] 行业前景预测 - 预计至2035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超100万辆[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