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食民安(08283) - 2023 - 中期业绩
中食民安中食民安(HK:08283)2023-08-14 22:2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中食民安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8283[1] - 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 - 执行董事为王雷、冯为、蔡文豪、吴丽丽;非执行董事为王兵、赵延娇;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回春、赵为、高岩[1] - 合规主任为蔡文豪[10] - 公司秘书为卢锦泰[10] - 核数师为中正天恒会计师有限公司[10] - 主要往来银行有星展银行有限公司、大华银行有限公司、招商银行[10]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0] - 新加坡主要营业地点及总部为176 Sin Ming Drive 01 - 15 Sin Ming Autocare Singapore 575721[10] - 开曼群岛注册办事处为Windward 3, Regatta Office Park P.O. Box 1350 Grand Cayman KY1 - 1108 Cayman Islands[11] - 公司法定股本为38万港元,分为3800万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已发行及缴足20亿股普通股,价值90万新加坡元[43][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5183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5584千新加坡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11851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1103千新加坡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溢利为539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亏损542千新加坡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1139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亏损212千新加坡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总值为6375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6725千新加坡元;流动资总值为14066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013千新加坡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0032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9803千新加坡元;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747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59千新加坡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8662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7576千新加坡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887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765千新加坡元;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 - 32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 - 18千新加坡元[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 - 426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 - 874千新加坡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29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减少127千新加坡元[16] - 2023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17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4004千新加坡元[16]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溢利: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为0.03新加坡分,2022年同期亏损0.02新加坡分;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0.06新加坡分,2022年同期亏损0.01新加坡分[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客户合约收益为5183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5584千新加坡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益为11851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1103千新加坡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04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57千新加坡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212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729千新加坡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即期所得税为24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8千新加坡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24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53千新加坡元[3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2000000000股已发行普通股,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溢利为0.06新加坡分,2022年同期为 - 0.01新加坡分[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了0.03百万新加坡元的厂房及设备,2022年同期为0.01百万新加坡元[3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面总值为1347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52千新加坡元;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229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34千新加坡元[3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中少于30天的为1107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50千新加坡元[3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为118千新加坡元,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32][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面总值为134.7万新加坡元,预期信贷亏损为11.8万新加坡元[35] - 2023年6月30日与2022年12月31日相比,预付款项从85.5万新加坡元降至55.6万新加坡元,其他应收款项从63.3万新加坡元增至165.9万新加坡元[36] - 2023年6月30日应收第三方贷款账面总值为239.4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7.1万新加坡元有所增加[3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24.5万新加坡元,其他应付款项为246.2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有变化[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计20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3.1万新加坡元减少[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从约111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75万新加坡元或6.7%至约1185万新加坡元[46][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溢利约112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27万新加坡元[47][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材料成本减少约58万新加坡元或9.0%,毛利率从41.5%大幅增加约8.6%至约50.1%[57]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约29万新加坡元增加约68万新加坡元或235.6%至约97万新加坡元[58] - 雇员福利开支从约29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56万新加坡元或19.3%至约346万新加坡元[5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约73万新加坡元减少约52万新加坡元或70.9%至约21万新加坡元[60] - 其他开支从约97万新加坡元增加约69万新加坡元或71.3%至约166万新加坡元[6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0.2倍(2022年12月31日:0.3倍)[6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从事乘用车保养及维修、改装调试美容及零部件买卖、销售综合服务平台、乘用车买卖、智慧厨电开发制造咨询及销售业务[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乘用车保养及维修服务、改装等服务分别约占总收益约89%或1050万新加坡元(2022年6月30日:97%或1080万新加坡元)[48] 税务信息 - 新加坡附属公司须就新加坡产生的估计溢利按17%的税率缴税,中国附属公司须就中国产生的估计溢利按25%的税率缴税[28][30]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无)[3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股息(2022年:无)[90] 股权结构 - 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0亿股[70][73] - 王雷先生和李丽丹女士分别以实益权益和配偶权益持有2.9087亿股,占公司权益约14.54%[70] - 陈回春先生和WANG Chongyu女士分别以实益权益和配偶权益持有70万股,占公司权益约0.04%[70] - 李杰先生和韩梅女士分别以实益拥有人和配偶权益持有5.8602亿股,占公司股权约29.3%[73] - 李丽丹女士以配偶权益持有1.2081亿股,占公司股权约14.54%[73] 关联交易与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关联方交易[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抵押资产[78] 证券交易与购股计划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报告日期,购股计划下无购股权失效、授出、行使或注销[81] 管理层职务安排 - 王雷先生为集团联席主席兼行政总裁,董事会将适时考虑分开两职务[84] 业绩审核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未经审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相关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86] 重大投资与收购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的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87] 重要事件情况 - 报告期末后至报告日期,无与公司业务或财务表现有关的重要事件[88] 行业相关数据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新加坡机动车保有量为995,746辆,其中汽车和私人租车650,667辆[51] - 新加坡计划到2030年安装60,000个电动汽车充电点,包括40,000个公共停车位和20,000个私人场所充电点,2025年前为组屋市镇约2,000个停车位配备充电点[52] 公司业务模式 - 2022年公司进军中国内地新智慧厨房细分领域,采用多种业务并行发展模式[50]